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現如今去買車的時候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配置表是不是多少讓您感到有些頭疼?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上的各種配置越來越多,功能也越來越全面。尤其是安全配置方面,安全帶、安全氣囊、制動力分配、牽引力控制等等已經幾乎是所有車型的標配了,但在曾經的汽車上就連安全帶可能都是高科技產物,那麼現在我們熟知的這些安全配置最早都出現在哪些車上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安全配置:安全帶

車型:沃爾沃PV544

年份:1959年

說到安全配置那麼最基礎的肯定就是安全帶了,別看隨著科技的發展已經出現了那麼多安全保護裝置,但依舊沒有任何一種能夠替代安全帶的地位,它簡便實用、保護措施效果直接。其實在汽車歷史中,安全帶也是一步一步慢慢演變成今天的樣子的。

有資料顯示早在100多年前的一些高階馬車座椅上就已經出現了類似安全帶的東西,但當時僅僅是由幾根繩子做成的,在馬車座位的兩次安裝了固定點,當乘客坐好之後可以用繩子固定身體,有點類似現在民航客機上的安全帶。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這樣的安全帶雖然算不上多有靠譜,但對於車速非常慢的馬車來講已經足夠了,而到了1922年,更可靠更安全的安全帶出現在了當時的賽車上,之後福特汽車公司曾想將安全帶配備在普通的公路轎車上,但需要注意,那時還沒有現在的三點式安全帶,所以不論是實用便利性還是實際保護效果都不怎麼好。

1959年8月,汽車歷史上第一臺配備了三點式安全帶的量產民用轎車正式交付到客戶手中,該車來自沃爾沃公司,名為沃爾沃PV544。而三點式安全帶的發明者就是當時擔任沃爾沃汽車公司首席安全工程師的尼爾斯·博林設計的,並且他設計的三點式安全帶一直沿用至今。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可以想象這種需要“綁住”身體的安全帶推出的時候並不被人所看好,甚至還遭到了質疑和忽視。即便人們選擇購買了沃爾沃PV544,但也很少有人會去使用它的安全帶。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沃爾沃在1963年大量宣傳和推廣三點式安全帶的作用和好處,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感受到安全帶出色的保護效能,他們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碰撞演示測試,最終碰撞測試的結果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擁有安全帶的車輛可以極大的保護乘客。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因此沃爾沃PV544不僅僅對於沃爾沃是一臺意義深遠的車型,其實對於整個汽車發展歷史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車不僅是世界汽車歷史上第一臺配備三點式安全帶的車型,同時沃爾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三點式安全帶規定為旗下所有車型標配的汽車廠商。

安全配置:安全氣囊

車型:賓士W126 S級

年份:1981年

大家可能想不到汽車上的安全氣囊發明時間其實並不比三點式安全帶晚,1951年一位名為Walter Linderer的德國工程師就設計出了第一個安全氣囊,並且在2年後的1953年還申請了專利。但是Walter Linderer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最嚴重的一點就是該氣囊在車輛發生事故的瞬間並不能完全充氣,那也就意味著氣囊的保護效能並不大,所以當時這個安全氣囊的專案就這樣擱置了。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時間來到了1963年,日本人小堀保三郎發明了一款全新的安全氣囊,並且也申請了專利,現如今汽車上配備的安全氣囊的結構和原理基本都是基於小堀保三郎設計的這款安全氣囊,也因此小堀保三郎被稱為安全氣囊之父。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1970年開始,世界上不少豪華品牌廠商的高階車型都開始配備安全氣囊,並且對安全氣囊的工作方式和設計都進行了升級調整,雖然當時安全氣囊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並且保護效果也不錯,但與三點式安全帶剛剛推出的時候一樣,人們並不接納這項配置,所以當時並沒有得到快速的普及。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一晃眼將近10年的時間過去了,安全氣囊幾乎被人們淡忘,但就在1979年賓士W126 S級車型的推出轉變了這樣的情況。1981年小改款的賓士W126 S級車型開始向客戶提供選裝安全氣囊的服務,到了1985年主駕駛席位置的安全氣囊成為頂配車型的標配,1986年副駕駛席安全氣囊成為選裝配置,1989年副駕駛安全氣囊成為頂配車型標配,1991年前排雙氣囊成為該車全系標準配置。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可以看出賓士對於安全氣囊的普及並不像沃爾沃宣傳三點式安全帶那樣費盡心思,賓士更加簡單粗暴,逐步的將安全氣囊變為標誌配置,客戶們不用也不行。所以在汽車歷史上賓士對於安全氣囊的普及有著極大的貢獻。

安全配置:防抱死剎車系統(ABS)

車型:克萊斯勒Imperial

年份:1971年

曾經在路上看到一臺車上貼有ABS的標識基本就可以斷定這是一臺高階車了,以至於後來九幾年的時候不少車都將ABS標識作為高配車和頂配車的身份證明,客戶們也覺得開出去特有面子。現如今不同了,ABS早已成為絕大多數車型的標準配置,也不在被人掛在嘴邊炫耀,但它起到的安全保護依舊至關重要。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防抱死剎車系統,英文簡稱ABS,全稱:Anti-locked Brake System。這個ABS在曾經可是應用在航空領域的高科技產物,後來才被用在汽車上,所以一開始被當作身份的象徵也就不奇怪了吧。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至於ABS的工作原理現在大家應該也不陌生了,就是當大力剎車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剎車抱死而引發失控等情況,ABS會自動採取“點剎”的方式進行制動,這個“點剎”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不用擔心會減弱剎車效能,反而可使剎車效率達到90%以上。

汽車歷史上第一款搭載ABS裝置的車型是1966年的Jensen FF,Jensen是一家英國汽車廠商,但是該車的產量很低,據悉截止到停產也就生產了300臺左右。而真正第一款搭載ABS系統的量產車是1971年款的克萊斯勒Imperial。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Imperial車型誕生之初就定位為一個獨立的高階品牌,從第四代車型開始成為克萊斯勒品牌旗下的一個車系,但即便這樣該車依舊擁有自己獨立的平臺,而且定位高階豪華,售價昂貴。

安全配置:電子穩定程式(ESP)

車型:賓士W140 S級

年份:1995年

不同汽車廠商的電子穩定程式叫法可能有些不同,比如賓士的ESP和寶馬的DSC,但不論怎麼叫他們的原理都是相同的。1987年賓士和博世開始了一個合作專案,並與1992年完成,研發的專案就是這個名為電子穩定程式的主動安全系統。1995年賓士W140 S級成為了首款搭載該配置的量產車型,繼安全氣囊之後,這也是賓士在安全配置方面的又一重大升級。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電子穩定程式(ESP)不論哪家廠商、叫什麼名字,最基本的作用都一致,防止車輛側滑、防止甩尾、防止車型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以及高速行駛中猛打方向情況下,防止車輛失控。除此之外,有了電子穩定程式之後,也讓那些大馬力尤其是後輪驅動的車型更加容易操控,降低了上手難度。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不得不說賓士在安全配置方面的表現也同樣是汽車廠商中的標杆級別,不僅如此,就拿賓士W140 S級車型來講,不少人都還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大奔”,雙層隔音玻璃、前排12向電動調節座椅、倒車雷達、帶加熱功能的電動摺疊後視鏡、電子防炫目照後鏡、雙區恆溫空調(長軸版更有四區恆溫空調)、電動後遮陽簾、電吸車門這些全面的舒適性配置也讓該車在當時成為了絕對的旗艦型車型。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安全配置:胎壓監測

車型:保時捷959

年份:1986年

雖然國內汽車市場上還沒有強制要求出售的汽車必須標配胎壓監測系統,但這個能有效避免高速中爆胎引發嚴重事故的安全配置越來越大家重視,所以即便原廠沒有配備,大家也都會在購車後進行加裝。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世界汽車歷史上第一款配備了胎壓監測的是1986年保時捷959車型,搭載在一臺跑車上並不意外,先來看看保時捷959在釋出的時候是怎麼宣傳的-“世界上最快的合法上路量產車”。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1986年釋出的保時捷959搭載了2。85L的6缸水平對置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444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傳動系統為6擋手動變速箱,同時還配備了四輪驅動系統,在這樣的動力總成推動下,該車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3。7秒,極速可達317Km/h。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所以在這樣的效能下,安全保護措施就更加重要了。現如今的胎壓監測系統主要分為數字顯示和警報提示兩種,其中數字顯示的胎壓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的顯示出當前各個輪胎的氣壓壓力,而警報提示胎壓監測系統則是在輪胎虧氣等情況下在儀表盤或中控臺位置顯示警示標識或聲音提示。

那些第一次出現ABS、ESP、安全氣囊的車型,你還記得嗎?

總 結:

現在汽車搭載的安全配置當然不只有以上幾種,但上方我們盤點都可以說是目前最基礎最普及的幾個,可能大家買車的時候更關注一臺車的外觀內飾以及動力效能,但其實安全配置方面更值得大家關注。在下期的汽車歷史安全配置盤點中,我們將繼續為大家帶來夜視系統、車道保持、ACC等功能的解析,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