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作者 | 張賀

閱讀所需約6分鐘

7月30日政治局會議,讓2018年至今已評選三批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市場焦點。工業母機概念的暴漲,則給這一群體再添一把火。

2018年11月26日,工信部發布《關於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拉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評選的序幕。在2019年5月公佈第一批之後,又先後於2020年11月和2021年7月公佈了第二和第三批“小巨人”企業名單。企業合計接近5000家,涉及的上市公司在300家以上。

雖然每一批的標準有所不同,但總體圍繞製造業的專(專業化)、精(精細化)、特(特色化)、新(創新性)進行。涵蓋多個“補短板、鍛長板”關鍵細分領域,並對其市場份額及財務狀況有較高要求。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中金公司研報稱,在所梳理的303家上市公司中,機械(94家)、基礎化工(48家)和醫藥生物(35家)數量最多。並且從業績增速、盈利能力和研發投入三方面,論述了“小巨人”上市公司較好的基本面,以及其2019年以來漲幅遠高於滬深300、略遜於創業板指的股價表現。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那麼,入選專精特新的企業一定就有好的發展嗎?有哪些影響因素?我們從第一批入選企業來一窺究竟。

涉及5

3

家上市公司

總市值超6500億元。

經《英才》雜誌不完全梳理,第一批248家企業中,共涉及上市公司53家,合計市值超6500億元(截至2021年8月31日,下同),其中包括1家港股公司和52家A股公司。A股公司中,有38家獨立上市,另有14家為子公司入選。

獨立上市的38家A股公司,總市值3340。55億元,平均市值87。91億元,呈現明顯的小市值特徵。其中,有一半是在《通知》釋出之後上市,這部分公司的整體質量也好於當時的已上市公司。

具體來看,前者,也就是《通知》釋出之後上市的公司,平均市值為106。53億元,高於後者,即當時的已上市公司的69。29億元。前者2018-2020年營業總收入和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速平均值分別為22。27%和22。85%,而後者這兩項數值僅為16。85%和-5。66%。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資料來源:wind

“小巨人”中的優等生

金博股份市值突破300億元。

近期股價表現上佳的金博股份(688598。SH),是第一批“小巨人”中的“優等生”。在2021年大漲逾90%後,金博股份市值突破300億元,為38家公司中最高。

金博股份是國內領先的晶矽製造熱場系統、先進碳基複合材料及其產品的製造商,產品主要用於光伏行業中單晶拉制爐和多晶鑄錠爐熱場系統,可逐步實現對高純等靜壓石墨產品進行進口替代及升級換代。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金博股份客戶覆蓋了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晶科能源、上機數控等一眾光伏巨頭。據信達證券研報,金博股份在手訂單超20億元,將在2021-2023年持續釋放。同時,其產能建設也在加速,自2021Q1起分批投產合計1150噸/年,接近當前產能的3倍。

2017年,金博股份與可比公司西安超碼(中天火箭全資子公司)體量相近。但經過近四年的產能擴張,及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高達44。3%和74。8%的年均複合增長,2020年金博股份的營收和銷量已經接近西安超碼兩倍。而且其增速還在加快,2021H1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大增176。57%和177。48%。

業績的高速增長,除了產品極具競爭力外,踏準時代的韻腳也極為重要。

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產業迎來跨越式發展,下游資本開支空前,從而對金博股份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獨立上市更是為其發展,帶來了充裕的低成本資金來源。除了IPO,金博股份還於今年7月,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5。94億元,以進一步擴大碳基複合材料業務。

金博股份還意欲進軍氫能源。8月24日,金博股份公告,擬以1。5億元資金設立子公司,利用公司生產環節產生的氫氣資源及在先進碳基複合材料的技術儲備,開展氫能源相關業務,從而延伸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延伸產業鏈並非金博股份獨有,久吾高科、南大光電、金髮科技、厚普股份等“小巨人”企業也都在原業務基礎上,進行了拓展。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同樣具備稀缺性,又受益於“碳中和”的“小巨人”還有震安科技(300767。SZ)。作為減隔震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震安科技自2019年上市以來,股價連續三年大漲,2020和2021年均已翻倍,當前市值超過200億元。

據太平洋證券研報,按照我國《建築抗震設計規範》,“減隔震技術”滲透率每提高10%,能夠為我國降碳1096萬噸以上(未考慮施工、能源等方面節碳水平),可以幫助我國建材行業每年減排近1%。

震安科技在減隔震領域有先發優勢,當前已有產能5萬套,在建產能11萬套,計劃今年內全部投產。在建產能基本全部為IPO和今年發行可轉債的募投專案,充分享受上市紅利。

“小巨人”中的失意者

凱利泰的“生死劫”。

同批入選“小巨人”、深耕骨科微創領域的凱利泰(300326。SZ)就有些失意。儘管有高瓴和阿布達比投資局的青睞,也難擋股價斷崖式下跌,自2020年7月高點已下跌近70%。而在入選“小巨人”之後,其股價曾一度上漲超200%。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大手筆收購以拓展業務,及行業政策變動,是凱利泰失意的主因。

上市以來,為實現從脊柱微創向大骨科器械拓展,凱利泰收購了艾迪爾、深策勝博、Elliquence。LLC以及國藥潔諾,積累了較高商譽。而近兩年帶量採購從醫藥延伸到醫療器械領域,行業模式面臨重塑,醫療行業不少企業受到影響。

凱利泰的商譽因而爆發。2020年在計提3。7億元商譽減值後,凱利泰當年淨利潤為虧損1。27億元。而且這種影響還沒結束。在2020年低基數下,凱利泰2021年中報淨利潤仍然同比下降4。77%。

失意的不只是凱利泰。同批入選“小巨人”的飛鹿股份(300665。SZ),2017-2019年連續三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當前市值已不足20億元。

飛鹿股份在上市時同樣具有稀缺性,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軌道交通防腐防水材料企業。不過,單一的業務結構,令其經營較為被動,受國家軌道交通產業政策及軌道交通行業招標等工作影響較大。

近幾年透過內生外延,飛鹿股份在立足軌道交通塗料外,還拓展了風電、核電、軍工等領域,推進民用建築防水材料業務,同時還設立上海飛鹿嘉乘私募基金進行對外投資,以期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2020年飛鹿股份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3。95%,但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由以上可知,作為國家鼓勵的方向,專精特新企業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但企業能否因此獲得長足發展,還要受其賽道、行業需求、產業政策、具體經營狀況等影響。而對於企業來說,如何破除“小巨人”的“小”,成為真正的“巨人”企業,是一個不小的課題。

《英才》封面文章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誰成為“優等生”,誰經歷“生死劫”

end

如果內容不錯,何不點選

【分享↙】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