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銷量從幾千滑到幾百臺,凱酷K5之殤誰該負責?

月銷量從幾千滑到幾百臺,凱酷K5之殤誰該負責?

文  | 江城凱少

編輯  |  小丸子

並不能簡單粗暴地說李峰們走的不應該,或者說韓國人柳昌昇們不夠懂中國市場。

但在這個以銷量和聲量論英雄的紛擾年代,DYK折騰到現在依舊未能讓人看到真正的出路和未來。

若不是對比查詢了多方統計資料,對於東風悅達起亞B級車戰略產品——

凱酷K5

的銷量走勢,打死我也是不敢相信的!

多說無益,直接看圖說話吧:

月銷量從幾千滑到幾百臺,凱酷K5之殤誰該負責?

月銷量從幾千滑到幾百臺,凱酷K5之殤誰該負責?

凱酷K5多方統計銷量走勢(供參考)

一般性的“高開低走”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怎麼就從去年的月銷三四千臺,直接一路下墜到了幾百臺?!

而且還是今年以來,一直持續在幾百臺的超低位執行。

這也太TM不科學了。可惜,可悲,可嘆。

猶記得去年一番試駕體驗過後,我都差點心血來潮想要搞一臺開開。當然,也就心血來潮想想,畢竟還沒有富有到那麼任性的地步,家裡的車也還沒舊。

不信你也可以親自去試試,凱酷K5的確很有駕駛質感,2900mm的同級最長軸距,也確保了其後排的寬敞性,溜背設計後排頭部空間算不上寬敞、但也還行;

至於我們年輕消費者,越來越看重的,韓系車起亞現代在車載智慧網聯方面的表現,放在當下絕對算得上是合資品牌裡較為出色的……

月銷量從幾千滑到幾百臺,凱酷K5之殤誰該負責?

月銷量從幾千滑到幾百臺,凱酷K5之殤誰該負責?

凱酷K5的內飾和智慧網聯同級領先

一句話,儘管韓系車這些年在中國市場整體遭遇了滑鐵盧,品牌號召力更加的不行了,但凱酷K5這款B級車,綜合產品力確實超能打。

一點不比雅閣凱美瑞差。

就這麼一款好車,而且是東風悅達起亞去年畢其功於一役、all in投入營銷資源的一款好車,開了個好頭,無論是從聲勢還是銷量維度來衡量,都算得上是首戰告捷。

怎麼到了今年,就冷不丁說熄火就熄火了?!

兩種可能:

一種是,去年9、10、11、12連續數月單月銷量三四千臺的成績,是“假的”注入了太多的水分。

李峰主政下給經銷商“瘋狂”壓庫,才維持了明面上的好成績;

月銷量從幾千滑到幾百臺,凱酷K5之殤誰該負責?

東風悅達起亞(前任)總經理李峰

另一種則是,李峰被免之後,韓國人不斷強化對合資公司的把控,包括李峰在內諸多能人干將(尤其負責營銷口線的)也都相繼出走,資源、營銷策略沒能保持連貫性延續性。

凱酷K5後勁不足,是妥妥的“人禍”。

對此,樂逗汽車相對傾向於第二種可能。

一則,

透過“壓庫”確實能夠包裝出一兩月的喜人銷量,但三四個月甚至更久,尤其像起亞這樣本就出鏡很慘的品牌,不太現實。

二則,

去年東風悅達起亞以凱酷K5為戰略支點,所搞出的一系列營銷動作確實也挺出彩,聲勢算得上是近幾年起亞K5這款B級老將最大的了。

密集的炮火轟炸下,

凱酷K5一度成為了業界內外關注度和討論度,極高的一款“黑馬”型產品。

月銷量從幾千滑到幾百臺,凱酷K5之殤誰該負責?

加上上面也說了,新車的產品力的確很強很能打,造型設計又很對廣大年輕消費者的口味,一炮打響、一舉扭轉外界對韓系B級車低沉印象,不足為奇。

樂逗觀察:

毫不誇張,去年一段時期以來,東風悅達起亞將凱酷K5搞得熱火朝天,差點就讓大家以為起亞從此就要逆風翻盤、逆勢雄起了。

但實踐證明,這種好的跡象並沒有延續,美夢終歸沒能化為現實,逆風翻盤只翻了一半,就又很快被打回了原形。

歸根結底還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作為一家中韓合資車企,尤其DYK還是東風、悅達、起亞三方合資的企業,長期以來多方利益博弈本來就錯綜複雜。

車市大環境增長、光景好的時候,很多問題或許能夠被掩蓋,不那麼突出;大環境一變,啥問題就都跟著冒出來了。

從總經理到各口線的負責人,人事連年動盪不休,哪裡還能確保政策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月銷量從幾千滑到幾百臺,凱酷K5之殤誰該負責?

東風悅達起亞(現任)總經理柳昌昇

當然,並不能簡單粗暴地說李峰們走的不應該,或者說韓國人柳昌昇們不夠懂中國市場。

只是在這個以銷量和聲量論英雄的紛擾年代,DYK折騰到現在依舊未能讓人看到真正的出路和未來。

凱酷K5高開低走人為地搞砸了,

智跑Ace

一開始就沒能掀起大的風浪,高品質高定位的第四代

嘉華

,更不可能短時間內給起亞帶來大的銷量拉動。

說多了都是淚,前路漫漫,東風悅達起亞仍不得不繼續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