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汽車|被誤解的“摳廠”,真不是那麼簡單

編者按:

希望車企們“摳”起來,在不降低安全性、不降低駕駛體驗的前提下,將汽車的價格打下來,這樣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消費者。

最近幾日,關於高合汽車音響“虛假宣傳”的問題刷屏了。

理由是高合HiPhi X用的英國之寶音響,只有logo是原廠的,拆開之後裡面壓根是一款國產音響。

業內著名的“大嘴巴”李想也跟進了此事,他在7月8日發了一條微博,說動輒幾萬的高階選裝音響,其實品牌方既不生產喇叭,也不生產功放,只是授權貼個牌。

像理想這樣的“摳廠”,是不會做這種事的,寧可自己做軟體,自己找人調校,用更好的喇叭和功放。

功夫汽車|被誤解的“摳廠”,真不是那麼簡單

理想自承是“摳廠”,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意思的是,其實當前市值最好的三家汽車公司,特斯拉、豐田、比亞迪,都是業界赫赫有名的“摳廠”。

它們是怎樣“摳”的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

特斯拉,把“毛坯房”賣給使用者

提起特斯拉,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它的出現確實起到了“鯰魚效應”,提升了國內的電動車水準,直銷的模式、服務的模式也頗具創新。但它在設計、做工等方面,被詬病的也不少。

功夫汽車|被誤解的“摳廠”,真不是那麼簡單

以Model 3為例,作為一款近30萬的車,它的內飾實在是太簡單了。方向盤造型就是最普通的圓形,兩邊各一個功能按鍵,相比競品們各種平底方向盤、賽車方向盤,實在是差得有點遠。

再就是大屏,確實尺寸很足,但周邊就是光禿禿一片懸浮在那裡,確實沒有太多的設計感。

做工方面也不算出眾,部分細節處理得比較粗糙。因此很長一段時間,特斯拉都被網友們調侃是“毛坯房”,跟同價位的車型比,簡直像沒裝修一樣。因此說特斯拉“摳”,恐怕很多人是認同的。

功夫汽車|被誤解的“摳廠”,真不是那麼簡單

但在另外一些方面,特斯拉卻是絕不“妥協”。Model 3的0-100km/h加速可以做到3。3秒,綜合續航里程可達675km,而且續航“保真度”基本處於同級別中絕對的第一梯隊。

新車的車身架構採用鋼鋁混合金屬材質,即使有全景玻璃車頂的配置,依然能抵禦四倍於其自身質量的重壓,成功獲得NHTSA五星綜合安全評級。

在智慧化方面,新一代Model 3已經搭載了最新的AMD Ryzen處理器。它所用的嵌入式APU+RDNA2獨立顯示卡晶片組合,效能已經可以媲美索尼PS5,可以流暢執行《巫師3:狂獵》、《賽博朋克2077》這樣的大型遊戲,在市面上可以說沒有對手。

功夫汽車|被誤解的“摳廠”,真不是那麼簡單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智慧駕駛技術也是一絕,基本上是當前功能最全、完成度最高的,可以在市區實現一定程度的智慧駕駛,在高速更是可以完全放心。

特斯拉也非常注重“基建”,它有非常齊全的超充網路,是最早普及250kW超充的車企,其他家基本都處於PPT試點階段。

因此特斯拉的“摳”,其實很多時候就是標準化。它的缺點確實非常明顯,但優點也確實更加誘人。

2

豐田,最“冤”的車企?

過去幾年,豐田在國內的銷量確實節節走高。但似乎也給使用者留下了所謂“配置低”的印象。

功夫汽車|被誤解的“摳廠”,真不是那麼簡單

從部分車型的入門級車來看,確實是這樣。以一款中級車的入門版為例,座椅是織物的,空調是手動的,也沒有自適應遠近光燈,不帶倒車影像。相比一些國產車,或者同級別的合資車,這些配置確實不夠看。

但是,其安全配置卻非常“狠”,高剛性GOA車身,並且全系標配8SRS空氣囊,這個成本可比倒車影像之類的高得多。

再就是其搭載了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套裝,保護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等功能,讓駕駛變得更加安全放心。

而且,豐田還有更多“看不見”的優勢,比如大多數A級車都是5000公里一保,豐田卻只用10000公里一保,費用直接減半。

只是這些都不像配置那麼容易讓人一眼看清楚,所以厚道的豐田被“誤解”,也是常有的事情。

再比如,升級到國六之後,很多車型都加裝了顆粒捕捉器,這始終是一個隱患,而豐田TNGA架構的發動機卻可以不用顆粒捕捉器,就能達到國六標準。

再比如,很多車都要加95#汽油,而豐田的絕大多數車型都加92#汽油就行了。在當前油價下,能吃“粗糧”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至於說價格,更多的時候豐田車的指導價其實與其他品牌車差不多。只是因為保值率高,價格更堅挺一些。

總體來說,豐田確實犧牲了小部分大家“看得見”的配置,但在更多“看不見”的方面,它的優勢卻非常明顯的,這也是它經久不衰的原因。

3

比亞迪,一分不給別人賺?

最近兩年,比亞迪是徹底火了,它6月份的銷量達到了134036輛,佔據新能源領域的半壁江山。

很多人一方面感慨比亞迪的火爆,另一方面也佩服它的產能,居然能在當前供應鏈如此不穩定的情況下,產出如此多的車。

而能做到這一點,其實也是因為比亞迪的“摳”。

功夫汽車|被誤解的“摳廠”,真不是那麼簡單

比亞迪的“摳”,不是在配置上下功夫,畢竟國人對國產車沒有這樣的容忍度。它更多的是選擇自己幹,儘可能壓低成本。

比亞迪造車多年,可以說前面十幾年都是不溫不火,之所以能夠支撐下去,靠的就是極高的零部件自產率。

在比亞迪沒火之前,就有機構做過比亞迪的拆解,當時拆的是比亞迪的宋MAX,機構很懷疑比亞迪是如何做到10萬級別的。

結果拆開發現,不僅發動機、變速箱是自產,內部的座椅、靠背、門板,甚至保險槓,發動機懸置,還有排氣管前後的副車架這些,也全都是比亞迪自產的。

正是這樣超高的自研率,讓比亞迪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在與其他品牌打價格戰的時候,始終能夠生存下來。

功夫汽車|被誤解的“摳廠”,真不是那麼簡單

到了電動化時代,可以說直擊比亞迪的老本行,比亞迪就更加如魚得水了。自家的刀片電池,扁線電機,DM-i超級混動系統,都是信手拈來。像海豚這樣10萬級的車,都配上了熱泵空調,這都是其他品牌30萬級別的配置,比亞迪能做到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熱泵空調是自家開發的。

當然,現在的比亞迪有了更強的溢價能力,漢、唐這樣的高階車型已經立穩了25萬級別,它也開始尋求一些大牌供應商的支援。之前比亞迪就宣佈與英偉達合作,將讓後者給自己提供智慧化解決方案,也算是補足比亞迪在軟體方面的一些短板。

這說明,比亞迪“摳”歸“摳”,有時候也是很務實的。因為以前以低端車型為主,只有自己控制產業鏈才能生存下去,但隨著品牌不斷提升,如今的比亞迪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4

功夫拍案

其實歸根到底,一線車企們的“摳”都是一種取捨,將精力用在自己更看重的方面,給自己想吸引的使用者帶來更好的體驗。畢竟使用者的預算也是有限的,他們在做選擇時,同樣也要取捨。

怎樣的車就會吸引怎樣的使用者。我之蜜糖,彼之砒霜,都是互相選擇而已。

但高合們看似弄了一大堆豪配,比如用上了國產品牌中極為少見的英國之寶音響,但最終能起到多少效果,卻也不好說。還真不如像理想一樣搞個“理想牌”音響,至少身邊有朋友表示體驗還是不錯的。

所以,車企們“摳”有時並不一定都是壞事。賺錢嘛,不寒磣。只要能在不降低安全性、不降低駕駛體驗的前提下,將汽車的價格打下來,這樣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