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黃橘紅時丨千丘藏一果的井研柑橘熟啦

編者按:

在“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上,井研縣柑橘種植總面積已達22。6萬畝,投產18萬畝,井研柑橘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群眾增收的“綠色銀行”。

橙黃橘紅時丨千丘藏一果的井研柑橘熟啦

攝影:曹阿侃

“我種植的100畝愛媛早在9月就被預訂完了,現在已經陸續開始採摘了。”10月14日,井研縣集益鎮界牌村毛記果優家庭農場負責人高興地說道。

橙黃橘紅時丨千丘藏一果的井研柑橘熟啦

百里產業環線內,新嫩的柑橘掛滿枝頭

橙黃橘紅時丨千丘藏一果的井研柑橘熟啦

這家柑橘園位於井研百里產業環線內。金秋時節,百里產業環線成了桔與綠的海洋——穿著白色紙袋衣的春見、黃橙橙壓彎枝條的愛媛,鮮嫩的柑橘掛滿枝頭,果香四溢;穿行在果園中的人們,或檢視長勢,或採摘裝籃,歡笑聲此起彼伏;產業道上奔跑的健將或運果的車輛,都沉浸在豐收的快樂之中。

千丘藏一果,一果嘗千秋。2000多年前“大如升、色蒼黃”的井研柑橘,走過四季、走過風雨,不斷壯大。在“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上,全縣柑橘種植總面積已達22。6萬畝,投產18萬畝,柑橘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群眾增收的“綠色銀行”。

橙黃橘紅時丨千丘藏一果的井研柑橘熟啦

樂山市現代種業共享研發中心內的“智慧”培育園區

橙黃橘紅時丨千丘藏一果的井研柑橘熟啦

產業要素集聚成鏈

“我們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實施規範化種植,並收購銷售,既解決了‘種’,也解決了‘售’。”井研沃饞柑橘產業化聯合體(下稱:沃饞)負責人介紹,“現在已有15戶種植戶與我們合作,涉及種植面積達5000畝。”

2019年,沃饞的廠房、辦公樓在井研拔地而起。這個新“落戶”的企業,既延伸了井研柑橘產業鏈,又為農戶擴寬了銷售渠道。去年,企業初次試水,線下銷售柑橘900萬斤,今年銷量將穩步提升,預計銷售額將達4000萬元。

截至目前,“井研柑橘”已成功獲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井研透過大力實施“雙品牌”戰略,集中打造“井研柑橘”區域公用品牌。全縣建設柑橘分選處理車間5處,商品化處理中心3個,通風庫21座,年加工能力達16萬噸;建有大型柑橘預冷中心4個,園區小業主配套建設簡易冷藏庫、組裝式冷藏庫64座,冷藏庫總庫容量達4000噸,柑橘年預冷處理能力達4萬噸;配套冷鏈物流車8輛,實現柑橘等農產品冷鏈運輸,完善了“產加銷一體化”發展產業鏈。

品種研發升級迭代

連綿延展的產業環線串聯起高低起伏的“柑橘森林”,累累果實顯示著豐收的喜悅,在這其中,幾座半透明的白色大棚格外引人注目。

“這裡是樂山市現代種業共享研發中心,共培育了8個柑橘品種,將為豐富井研柑橘品類、延長上市時間、提升價值注入科技基因。中心現在培育的金秋砂糖桔是本世紀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質雜柑新品種,市場售價達18元/斤。”井研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另外,我們重點培育的陽光1號桔柚也在積極準備投入市場。這類果實同時含有柑橘的甜、柚子的香,口感十分豐富、特別。”

據瞭解,樂山市現代種業共享研發中心於2019年開始建設,核心區域為97畝,是井研縣根據全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建設要求和我市“一區六帶”產業規劃佈局建設的區域良繁中心。目前,中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四川省農科院等達成合作,配備研發中心、專家工作站和實驗室,引進、儲存、推廣柑橘名優新品種,重點建設砧木育種圃、苗木繁育圃、採穗圃、母本園、砧木採種園、新品種展示園,建設“三園三圃”完善的柑橘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基地體系。

科技支撐有力、生產過程標準化、規範督導有保障,井研正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書寫“現代化答卷”。

橙黃橘紅時丨千丘藏一果的井研柑橘熟啦

工作人員正在檢視金秋砂糖桔生長情況

利益聯結成果共享

每年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是愛媛的“出場時間”。

毛記果優家庭農場負責人表示,“現在,我家農場每畝產量達5000至6000斤,產值約1。2-1。5萬元,每年從地裡我都有幾十萬的收益。去年,我又流轉了20畝土地種植沃柑,穩步擴大種植範圍。”

為悉心照料自家的百畝愛媛,他們與農戶進行利益聯結,還與百里產業環線內的柑橘企業有著利益聯結。與沃饞合作,不僅有了技術輸入,現在還成了沃饞的農業講師,為更多農戶傳授種植經驗。“我希望能透過沃饞尋找更多人才,培養一支懂技術的年輕團隊,將農場打造成品質果園。”

這樣的利益聯結在井研柑橘產業發展中不在少數。井研縣晚熟柑橘覆蓋集益鎮、研經鎮、東林鎮、高鳳鎮等,區域內通過出租、託管、入股分紅、務工等方式創新助力脫貧攻堅機制,帶動貧困群眾1889戶,帶動貧困群眾比例達到49。5%;園區土地整體流轉,並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務工,園區帶動農戶比例100%;大力推進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拓展了多種形式土地流轉模式,積極引導更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密切利益聯結機制。

編輯:吳妍、張寒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