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創意+科技,這番“節氣文化”的傳播有趣有意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氣清景明、萬物皆顯”的清明又承載著多種習俗與情感。延續“唐宮”熱度,河南廣播電視臺策劃推出《清明時節奇妙遊》,在短小凝練的8個節目中帶觀眾穿越歷史、暢遊中原、感受節氣文化內涵。

賞春日美景、品清明禮俗,4月9日晚,由河南廣播電視臺策劃推出的《清明時節奇妙遊》在河南衛視以及猛獁新聞、大象新聞等平臺播出。延續河南衛視春晚、元宵奇妙夜的風格和特色,“唐宮小姐姐”們升級為二次元虛擬形象“唐小妹”,她們走出博物館,化身“導遊”,帶領觀眾穿越歷史、暢遊中原,去文化“網紅”地打卡,感受自然人文之美。

分析| 創意+科技,這番“節氣文化”的傳播有趣有意

在30多分鐘的時間內,歌曲《月光》、舞蹈《紙扇書生》、童謠《二十四節氣清明歌》、器樂演奏《精忠報國》以及說唱《我們是一家人》等8個節目在“唐小妹”的遊覽足跡串聯下,在鄭州、開封、信陽等多地上演。短精美的節目引發諸多熱議,微博平臺#河南衛視清明時節奇妙遊#話題閱讀達401萬,#河南清明奇妙遊晚會#閱讀量超720萬。網友們說,“背景隨便截圖都是桌布”“又驚喜了一次” ……

地標打卡,以歌舞詠唱千年文化

在清明時節追思懷古、踏尋春光是中華傳統習俗,《清明時節奇妙遊》在一首《月光》中開場,帶領觀眾感懷歷史,追思過往。童謠《二十四節氣清明歌》和歌曲《清明》則鋪開一幅“動”起來的“ 清明上河圖”,在古今交織中,讓人一步入畫,看到汴梁(今河南開封)清明時節的繁華。

分析| 創意+科技,這番“節氣文化”的傳播有趣有意

跟隨“唐小妹”從《清明上河圖》中走出,馮提莫站在信陽鬱金香花海中演唱《春暖花開》,表演既展示了信陽的自然風光和信陽毛尖的生產過程,還將與春日、清明有關的詩詞嵌入其中。

從緬懷先輩到思念故鄉,從春暖花開到萬物復甦,《清明時節奇妙遊》融合人文與自然景觀,帶觀眾在詩情畫意中走進河南古城洛陽、信陽茶山、嵩陽書院等文化地標,從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承載的多樣情感。

分析| 創意+科技,這番“節氣文化”的傳播有趣有意

創意節目舞蹈《紙扇書生》和器樂演奏《精忠報國》是整場“奇妙遊”的核心,也掀起了節目的高潮。

《紙扇書生》是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作品的首次實景演出,舞蹈演員們身著北宋士人衣衫、手持素扇在鄭州的嵩陽書院、少林寺、老君山等文化“網紅地”起舞,美景與舞姿交融,令觀眾如身臨其境,在動靜之間感受文明的流淌。網友們紛紛留下彈幕,稱“這個視角好像在偷偷看他們練舞”“一定要去嵩陽書院旅遊”……

分析| 創意+科技,這番“節氣文化”的傳播有趣有意

以“精忠報國”為背景,倚靠黃河,現今交融的器樂演奏《精忠報國》融合中西方管絃樂器、京劇唸白等藝術手段,節目以中國傳統樂器嗩吶、竹笛等,配以管絃樂四重奏,傳統民樂與潮流電音的“混搭”展現了開放包容的東方氣韻。

分析| 創意+科技,這番“節氣文化”的傳播有趣有意

節目將名勝古蹟與中原風景納入舞蹈、音樂之中,令歷史文化褪去厚重的束縛,以更輕巧靈動的方式走進年輕一代的視野之中。

“創意+科技”,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延續“穿越+實景”的串聯設計,《清明時節奇妙遊》採用了虛實結合的創作手法。此前因河南春晚和元宵奇妙夜而走紅的“唐宮小姐姐”化身二次元虛擬形象“唐小妹”,導演組用AR技術擬態“唐宮小姐姐”神貌,將她們嵌入歷史長河中,成為觀眾的“導遊”、歷史的見證者。

分析| 創意+科技,這番“節氣文化”的傳播有趣有意

“漫畫也很棒”“這些小姐姐可愛得過分了”……二次元表達下,“唐小妹”的表現為觀眾帶來不少驚喜,這些虛擬形象活靈活現,且承擔了銜接節目的功能。如《清明時節奇妙遊》將河南的文化地標以不同地域分割,利用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儀器司南作為目錄指引,各個篇章中的“唐小妹”以動漫分鏡的方式進行遊覽,令人耳目一新。

據悉,“唐小妹”形象都是主創團隊一筆一筆畫出來,然後再用電腦製作的。其跳舞時展示出的“腳下生風”的動感,則使用了電影《阿凡達》中類似的製作方法,用科技手段捕捉演員的動態,再用電腦特技把動作放在人物身上。

分析| 創意+科技,這番“節氣文化”的傳播有趣有意

除了“唐小妹”,《清明時節奇妙遊》還延續了春晚和元宵奇妙夜“博物館再逃”的設定,讓厚重的歷史文物擬人化、幽默化,說唱節目《我們是一家人》還將三星堆熱點融入其中,新奇有趣的表達方式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活力。

此外,節目透過動畫與現實人物演繹,科普了踏青、放風箏、投壺、鬥草等民間禮俗,展現書生苦讀、以期報國的歷史記憶。

分析| 創意+科技,這番“節氣文化”的傳播有趣有意

融清明習俗、古風表達等多元主題,《清明時節奇妙遊》用傳統和現代碰撞的方式,帶觀眾賞味中原春光,並在傳統文化的沉澱中汲取新元素,為大眾提供了感受中國節氣文化的視窗。據悉,關於端午的“奇妙遊”,河南廣播電視臺已經著手策劃。

編審:鍾啟華、陳剛、周玲、吳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