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作者 | 彭斐

封面來源 | CFP。CN

以前逛街“買套房”,如今逛街“買輛車”。

新消費時代的營銷模式,正在改變人們購車的場景和體驗。據乘聯會最新披露的資料,5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18。5萬輛,同比增長177。2%。1-5月新能源車市場批發銷量更是同比增長了2。5倍。

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的同時,不少車企正大規模推進直營店的建設。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儼然在城市中心的商圈內打響。

從特斯拉在各城市“商圈”規劃渠道開始,各造車新勢力則保持跟進的速度。小鵬計劃在今年將總銷售網點提高至300家以上,理想則計劃今年將門店擴張至200家。諸如上汽R汽車、廣汽埃安、嵐圖等傳統車企名下的新能源品牌也不甘於落後,近期正瘋狂入駐“商圈”,欲與各車企爭奪流量。

新勢力、傳統車企同臺競技,核心商圈的品牌體驗店究竟有何魅力?車市物語近日走訪了上海多家網紅商業中心,各家直營店的水準參差不齊。

儘管還沒人能確定直營是渠道變革的終極業態,但圍繞商圈的爭奪,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

01

風口來了?跟進正當時?

李濤(化名)是一位造車新勢力車主,他沒有體驗過此前4S店的“貨比三家”經歷。“我在官網查詢價格和效能後,並預約了一次試駕,整體感覺不錯就在App上訂車了。”在李濤看來,他很滿意這種“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方式。“雖然少了一些議價空間,但消費者不用擔心有挨宰風險。”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小鵬汽車直營店

實際上,價格透明只是一方面的考慮。對於新能源汽車品牌來說,除了賣車賺錢,更重要的是教育消費者喜歡電動汽車,選擇電動汽車。這對於擴大整個市場規模有一定意義,而車企扎堆建直營店就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

車市物語編輯在一個週末的晚上,在靜安大融城和環球港各蹲點了3個小時,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不是車企在營銷上搞出了多少花樣,而是消費者對於電動汽車的認知正在不斷提升,且不分年齡與性別。

當車市物語編輯站在比亞迪展廳內,聽到了兩位約50歲大叔之間的對話:

“比亞迪漢這款車用的是刀片電池,磷酸鐵鋰安全性好。”

“刀片電池?選電池還是要找寧德時代啊,國內頭塊牌子!”

“比亞迪也是做電池出身的啊,還為別家車企供貨%¥#&……”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比亞迪直營店

似於這樣的“專業”對話,車市物語在各家門店的展示車前聽到的並不少見。有消費者會詢問小鵬汽車銷售員,“這車有沒有鐳射雷達啊?”;另有消費者會與R汽車的銷售討論“5G款MARVEL R什麼時候能交付,華為晶片供不上了嗎?”

相比傳統燃油車消費者,智慧電動汽車消費者對新技術的敏感度、接受度都更高。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否有更先進的技術體驗,成為左右這批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私人消費佔比正逐年提升。據國家資訊中心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1-11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私人購買量佔整個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71。5%,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此刻,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品牌開啟直營模式,或是不可錯失的恰當時期。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02

兩極分化,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新能源汽車消費群體逐步向85後、90後靠攏,他們對於豪華品牌的黏性降低,更願意嘗試新的品牌。

與傳統的4S店不同,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直營店選址,幾乎都位於城市中心的豪華商圈,有些品牌甚至位於商場一樓核心位置,這邊人流量大,能為品牌帶來高曝光度,同時也降低消費者買車的時間和交通成本。

車市物語發現,位於上海的環球港商圈,在短短半年內,便入駐了愛馳、小鵬、比亞迪、嵐圖、廣汽埃安新能源、上汽R汽車等品牌。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嵐圖直營店

對於商場而言,自然樂於引入新能源品牌,但據車市物語瞭解,網紅商圈在選擇車企品牌時,多多少少會戴著有色眼鏡來挑選。比如,在造車新勢力中更傾向於特斯拉,而在傳統車企中則更傾向於比亞迪。

“我們的商鋪租金免費,環球港為了給商場增加流量,吸引更多的車企入駐,與我們簽署3年免費條約。”比亞迪授權代理店的一名工作人員一臉凡爾賽地稱,“隔壁蘋果店也是,大品牌都是請你進來的。”

從客流量來看,各家品牌的門店呈兩極分化現象。小鵬、比亞迪在週末晚上門庭若市,嵐圖、愛馳則相對來說冷清。嵐圖工作人員稱,“目前門店暫時沒有試駕車,預計下個月可體驗到嵐圖FREE。”

“很多都是抱著好奇的態度進來,不是專程過來看車。”愛馳工作人員坦言,“在銷售旺季時,我們能完成每月30幾臺銷量,但淡季時則完成不了銷售指標。”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愛馳直營店

另一端,比亞迪門店的人流和銷量一定程度上呈正比。據車市物語瞭解,秦PLUS DM-i 已經排產到8月,停在展廳的比亞迪漢當日午要交付給使用者。

03

並非完美,直營也有亂象

早前,車市物語曾在某合資企業的4S店調查,銷售顧問對於電動車系列的熱情極為寡淡,甚至出現一問三不知的狀態。近日透過走訪多家品牌直營店發現,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銷售顧問普遍較為熱情。

一進門,廣汽埃安銷售員則笑臉相迎,邀請車市物語進車體驗。“開車窗、開後尾門、開空調、調節溫度、查導航、我餓了(查周圍美食)……”銷售員儘可能不間斷地一個接一個向廣汽埃安(Aion)Y下達語音指令,似乎在進行一場智商考試。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經過溝通,該銷售員並非汽車行業銷售出身,原先從事奢侈品快銷,在轉崗後經過了特別培訓。雖然廣汽埃安銷售員在服務上表現得無可挑剔,但在專業知識培訓上仍有進步的空間。比如,在介紹智慧駕駛配置時,銷售員則稱廣汽埃安LX可實現無人駕駛。相比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對於老百姓仍是新興物種,如果誇大宣傳,則會造成一定的誤導。

除了服務上以使用者為中心,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是否能夠真正做到“一口價”,也是消費者特別關心的地方。比如,此前有比亞迪提車使用者對店面服務中差評,表示比亞迪漢車型依然存在不少“收費亂象”,其它還有強制收取服務費、上牌費等。

車市物語在環球港多家直營店發現,上牌費用等服務費並非比亞迪一家獨有,包括新勢力車企、其它傳統車企都會收取600-2000元不等的上牌費。更有一些傳統車企新能源品牌收取金融服務費,比如廣汽埃安貸款手續費為3000元。

據一家新勢力車企員工透露,“過去上牌費用的確是免費的,但後來城市端量上去了,公司也不補貼消費者了。”此外,根據上海免費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政策規定,車主需要安裝充電樁後才能購車上牌,幾乎每一家車企都會提供“充電樁掛靠”服務。

“購車被花式收取服務費早已是行業潛規則。”某新能源汽車品牌銷售告訴車市物語。近年來裸車利潤下降,再加上相關的優惠購車活動等,4S店只能想辦法從服務費等方面盈利。只是沒想到,一些收費專案也“傳承”至直營店。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04

能否持續?管控成本是關鍵

傳統車企轉戰“商圈”開啟直營,看起來像是模仿新勢力車企,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購車習慣,但實則早前就有類似的模式。

此前,很多豪華品牌和主流合資品牌曾選擇與此相似的城市展廳模式,但近幾年由於收支縮減,停止運營。對於成熟的燃油車市場,城市展廳僅是短期需求,隨著在華銷量的走高,高昂成本的門店則完成了使命。

最早推出直營理念的特斯拉,如今也正在調整開店策略。據瞭解,特斯拉門店多在 200-300 平米,平均配10個銷售及服務人員,裝修成本大概200萬元,每個月租金35萬-40萬元。

特斯拉正在陸續關閉中國市場位於購物中心等豪華地段的體驗店,取而代之的是在相對偏遠的位置開了一些集銷售、維修、充電等多功能於一體的 “特斯拉中心”,以最佳化店面效率。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特斯拉轉型之後,它的追隨者們是否也會調整方向呢?

日前,“蔚小理”公佈了2021年Q1財報,雖然三家新勢力營收大幅增長,但始終沒有一家能夠盈利。而營收的增長背後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瘋狂擴張店鋪的策略,以及高額的營銷費用。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度,蔚來花在營銷上的費用累計高達39億元,是研發費用24億元的1。6倍。理想CEO李想日前表示,有理想直營店的城市的銷量是沒有直營店城市銷量的8倍。預計今年年底理想直營店數量由76家增加至200家。

有業內人士分析,銷量暴增是把雙刃劍,這個策略並不是可持續的營收增長策略,終有一天商圈直營店的數量會達到飽和。

2019 年,蔚來決定放緩 NIO HOUSE 的開店速度,探索經營成本更低的渠道。比如,用面積更小、租金更低,以銷售功能為主的 NIO SPACE 取代。據悉,NIO SPACE 開放加盟模式,與蔚來一起分汽車銷售的利潤。

商圈爭奪戰,特斯拉和它的追隨者誰會勝利?

此外,小鵬在推出P7後,其經銷商更多的採用了加盟代理制,大多建店是由代理商建店,交易過程是由小鵬內部人員進行操作的,代理商可以按照銷量拿佣金。

一位車企內部人士透露,“雖然商圈客流量大,但實際效益未達到預期。對於新品牌,更多的僅起到向4S店引流的作用。”此外,不同於4S店,直營模式由於各個店面缺乏內部競爭,長期下來可能會使得渠道效率降低。

目前汽車市場渠道正處在變革期,無論是早一批的造車新勢力,還是眼下傳統車企紛紛建立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仍處於試水階段。車企想要脫穎而出,營銷與研發必是平行關係,而大規模的直營模式未來能走多遠,仍值得商榷。

End

掃二維碼,新增小助手

加入《車市物語》讀者交流群

群服務:資料報告、行業新聞日報、

定期專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