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規模、接車量相似的兩家社群店,為一家營業額18萬,而另一家只有9萬?

每年到了現在這個雨季,老闆最頭痛的恐怕是進店臺次了。最近遇到的同行老闆,幾乎都問我如何引流的事,一般的社群店要做引流,確實有成熟的套路。

然而,一個店到底要多少流量才夠?真砸個幾萬元下去給你引來500臺新客戶,1個月之後,能留住幾個呢?通常來說留存和轉化的問題,比怎麼做引流要重要得多。

在對大量不同門店的觀察分析中,我發現很多門店在運營中碰到的實際問題,並不在絕對的車流量資料上。

今天的專欄,我給大家做兩個店的資料對比,或許會對您有所啟發,話不多說,先來簡單介紹下兩家店的基本情況:

選址、規模、接車量相似的兩家社群店,為一家營業額18萬,而另一家只有9萬?

我們先從商圈分析,兩家店的客戶群差異並不大,都在廣東某大城市的縣級市鎮中心,附近都有大型社群,以中檔的私家車客戶為主。

面積和工位數都差不多,都是2~3個洗美工位+3個維保工位的配置,租金都在1萬左右。兩家店的業務模式,都是洗美+快保,兩家店每月的進店車臺次,都是650臺上下。

然而,這兩家店的營業額卻有很大的差異。根據筆者真實調查發現,A店只有9。2萬,B店卻達到18萬,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當然很容易能想到,這肯定是由於兩家店的客單價水平不同。確實,從小編實地走訪來看,A店的客單價是139元,而B店是284元,這當然是和轉化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但是,兩家店的客戶消費水平、業務組合和毛利率水平,應該是基本相似的,為何轉化能力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如果我們再仔細分析一下兩個店的流量結構,大家或許會找到一些新的啟發,請看如下兩張圖:

結論:A店的忠誠客戶佔比不到24%,高消費客戶佔比小於10%。

結論:B店的忠誠客戶佔比超過49%,高消費客戶佔比超過34.5%。

我們把一整年中進店次數不同的客戶做一些統計,看看不同進店次數的客戶,比例差異有多大,對消費轉化的影響有多大。

如果一年進店消費5次以上我們才叫忠誠客戶的話,那麼A店的忠誠客戶比例(24%),比B店少一半(49%)。另一個相關的資料,就是高消費的客戶佔比,一年消費超過500元的客戶,A店只有不到250個,佔比10%,而B店接近800個,佔比超過34%。

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啟示:門店客單價低的關鍵問題,在於新客戶的留存率過低。門店開啟門就會有新客戶,首次客戶要達到100%留存也是不現實的,但這個留存率如果太低的話,那麼客單價一定上不去。

我們能從兩個店的對比就能看到,A店的客戶留存率至少比B店低一半,最終客單價差這麼多也就順理成章了。

那B店為何就能留得住客戶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反過來想,什麼原因導致新客戶不願意復購?

客戶要流失,一般就是如下四個問題:1.車洗不乾淨;2.車沒修好;3.服務不到位;4.競爭因素

當然,在上述的這四位問題,其實前三個比第四個重要,因為前三個不出問題,第四個是起不到大作用的。那麼前三個問題,哪個影響最大?

從進店流量的影響來說,肯定是車洗不乾淨的問題。從實際的我在兩個店的走訪觀察中,也印證了這個問題,A店無論是洗車的質量、效率還是體驗感,都無法讓客戶滿意。

此外,我們發現B店在會員卡的推薦力度上也遠遠超過A店,他們設定了一張很有競爭力的洗車打折卡,商圈內的客戶只要對洗車還比較滿意,基本都會購買,員工的推薦也非常熟練。把這兩個東西抓住,B店的新客留存率就上來了。

回到文章之初,我們想要流量,其實洗車就是大部分社群門店最好的流量穩定器,把洗車抓好,把新客戶留存住,當您的客戶的進店次數夠多,關係一旦穩定建立起來了,其實每月600多臺的車流量就夠我們掙到錢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大家如果在經營社群店的時候有任何問題,也請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