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與宋義:一個是破釜沉舟的猛將,一個是紙上談兵的書生

項羽曾經是宋義的副將,斬殺了宋義之後,他取得了楚軍主力的最高指揮權,並在不久之後的鉅鹿之戰中一戰封神,留名青史。

1。不甘做傀儡的熊心項梁戰死後,戰神項羽沒能接過叔父的兵權,因為楚懷王熊心不甘心做傀儡。楚懷王熊心本來只是一個放羊姓,只因為他身上流淌著楚國王室的血液,在秦末的六國復國運動中,被項梁立為楚王。項梁本想扯虎皮拉大旗,藉著擁立楚王后裔來增強號召力,所以擁立熊心之後,就將他打發到盱眙後方。熊心名義上是楚王,實際上並沒有實權。項梁在世的時候,熊心沒有辦法,但項梁戰死之後,機會來了。熊心迅速從盱眙來到彭城,並親自主持政權。為了從項氏家族手中奪得實際控制權,他重用呂青、呂臣父子擔任楚國高階官職,任命劉邦為碭郡長,成為牽制項氏的一支獨立軍事力量。同時還任命宋義為上將軍,號為卿子冠軍,出任楚軍統領,直接管控項羽。2。料事如神的宋義宋義原是項梁的部下。項梁在東阿、濮陽大敗章邯,又在定陶附近再次擊敗秦軍,接到項羽、劉邦斬殺李由的捷報後,滋生了傲慢、輕敵的情緒。當時,宋義曾經勸諫過項梁。陶醉在連戰連勝歡快中的項梁聽不進去,反而嫌他敗興,於是打發他離開軍隊,出使齊國。在去齊國的路上,宋義碰見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當宋義知道高陵君顯將去定陶見項梁後,勸告他說:“我預見項梁軍近日必敗。你慢行緩去,可以免於一死,急行快去,必將大禍及身。”高陵君顯將信將疑,但信其無不如信有,於是放慢行程,在半路上,他果然得到項梁軍敗身死的訊息,大為歎服。3。宋義的好運來了高陵君顯改道到彭城謁見楚懷王熊心,將他與宋義遇見之事講述給懷王。他向懷王推薦宋義說:“戰爭尚未開始,就能夠預見其敗相的人,可以說是懂得帶兵的人。”懷王正在物色能夠取代項氏的楚軍統帥人物,聽了高陵君顯的建議,就有意召見宋義。如果宋義真有大才,對於熊心而言,可謂一箭三雕。一是可以制衡項羽,從項氏家族手中奪得對楚國的實際領導權。宋義雖然是項梁的部下,但他並非項氏心腹,並且在項梁兵敗之前,已經和項氏產生了矛盾。並且,宋義在軍中根基尚淺,他想要鞏固自己在軍隊的地位,必須依靠楚懷王。二是可以依靠齊國這一外援,來坐穩楚王之位。在戰國時期,向別國推薦高階官員的人選,或者說重用別國推薦的人才,是兩國結盟的形式之一。任用齊國推薦的宋義為大將,必然會改善兩國關係,也會在齊王的支援下,鞏固楚王之位。三是進一步壯大楚國的力量,增強楚國在反秦戰爭中的影響力。項梁戰死之後,楚國急需賢能之士,來統領楚軍甚至整個反秦力量,取得對秦戰爭的勝利。懷王召見了宋義,傾聽了他對當前軍國大事的意見,大為稱意,於是任命他為上將軍,出任楚軍統率。4。 宋義在安陽停駐不前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後,讓他統領楚軍主力援救趙國。二世三年十月,宋義帶領楚軍由彭城誓師出發,北上救趙。楚軍北上走沛縣、胡陵、亢父,進入無鹽縣(今山東東平)附近的安陽時,宋義下令就地停駐,不再前進。楚軍在安陽一連停駐了一個多月,宋義始終沒有開拔出動的指令動向。項羽心急,曾經請求宋義說:“眼下秦軍圍困趙王於鉅鹿城,如果迅速渡河北上,楚軍從外面攻擊圍城秦軍,趙軍從裡面展開攻擊,秦軍受夾擊定會被擊潰。”宋義不以為然,反駁項羽說:“牛虻鬥牛,志不在蟣蝨。楚軍的最終目的,在於滅秦,而不在救趙。眼下秦軍攻趙,戰則馬乏兵疲,我軍可以趁其敝而勝之。秦軍敗退,我軍乘勢鼓行西進,直接進攻關中,可以一舉消滅秦國。因此之故,秦趙先鬥,楚作壁上觀,乃是上策。話說回來,披堅執銳,陷陣殺敵,我宋義不如項將軍你,至於運籌帷幄,出謀劃策,項將軍就不如我宋義了。”5。停駐並非沒道理宋義在安陽停駐一個多月,並在停駐期間丟了性命,對比後來項羽破釜沉舟的壯舉,我們不禁為他錯失戰機而惋惜。其實宋義停駐不前,並非沒有道理。很簡單,兵力懸殊太大。當時包圍鉅鹿城的,是王離統領的長城軍團,這是一支能從匈奴口中奪下上郡之地的虎狼之師,人數有二十萬左右。和王離配合行動的,還有章邯新組建的秦軍,這支秦軍的戰鬥力可能不及長城軍團,但也曾戲水敗周文,定陶破項梁,人數也在二十萬左右。也就是說,秦軍的總人數在四十萬左右。宋義統領的楚軍主力,怎麼算也不會超過六七萬。以六七萬新敗之楚軍,對抗四十萬精銳秦軍,任誰都要掂量掂量。而在戰爭中“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常常被人們津津樂道。帶著六七萬軍隊直衝秦軍,很可能成為螳螂,讓黃雀得利。甚至連螳螂也算不上,頂多也就是那隻蟬。宋義是這樣想的,來救援的所有諸侯國的軍隊也是這樣想的,都想做那個黃雀或漁翁,沒人願意成為螳螂或蟬。陳餘曾經和張耳是刎頸之交,召集的幾萬軍隊在觀望。張耳的兒子張敖也召集了萬餘兵馬,同樣不敢冒然解救圍困在鉅鹿城裡的老爸,更不用說其他諸侯國的將士了。所以說,宋義的停駐不前,不能說完全錯誤。6。宋義的小心思宋義大軍在安陽停駐不前,除了坐觀秦趙兵鬥,自己好收漁翁之利外,他還有自己的小心思。宋義雖然已經是楚軍的最高軍事統率,但建立這支楚軍的是以項梁為代表的項氏家族。雖然項梁已經戰死,但以項羽為代表的項氏第二代依然很得軍心,這讓宋義不得不好好思考,怎樣才能牽制項氏家族。他也明白,這也是楚懷王的意思。於是宋義下令:“軍中若有兇猛如虎、不從如羊、貪婪如狼的人,一律斬首。”很明顯,這是針對項羽而言。除了透過軍令來約束項羽,宋義還透過強化與齊國的關係來鞏固自己的權力。他已經是楚軍中親齊派的代表,這時又推薦自己的兒子宋襄去齊國任職。得到齊國的同意後,宋義大為高興,離開安陽大軍駐地,親自把兒子送到楚國和齊國的邊境無鹽縣,飲酒高會,隆重慶祝。在無鹽縣參加宴會的都有誰,史無記載,可能有楚軍將領,有齊國官員,有諸侯國軍的統率。宋義宴請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拉攏楚軍中非項氏力量,可能是為兒子在齊國的前途打通人脈,也可能為了增強自己在諸侯國軍中的人望,但不論是何種目的,都使得他和項羽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化。7。 各方矛盾集中在了項羽和宋義之間項梁戰死後,楚懷王趁機抓權,調動各方力量來牽制項羽,特別是任命宋義為上將軍,統領楚軍主力,讓項羽在宋義麾下出任副將,這讓項羽很是不爽。楚國政權內懷王勢力和項氏勢力間的矛盾,很自然地集中在宋義和項羽之間。宋義和齊國的密切往來,又讓齊國和楚國之間的矛盾,集中在宋義和項羽之間。如果說宋義是楚軍中的親齊派的代表,那項羽就是楚軍中的反齊派的代表。項氏和齊國的矛盾發生在項梁之時。當時,救援魏國的齊國軍隊在臨濟被章邯軍擊破,齊王田儋被殺,丞相田榮率殘部向齊國撤退,又被乘勝追擊的章邯軍圍困在東阿縣。危難之際,項梁統領楚軍主力前去救援,使田榮得以脫險。也就是說,項梁對於田榮是有救命之恩的。但田榮並沒有因為救命之恩而對項梁感恩戴德。當項梁請求齊國出兵聯合對抗章邯時,田榮卻談起了條件,要求楚國必須殺掉擅自稱王的田假,趙國必須殺掉擁立田假的齊國大臣田角,以及田角的弟弟田間。楚趙兩國從自身的利益出身,拒絕了田榮的要求,田榮也強橫得不再與楚趙聯合行動。後來項梁兵敗被殺,外因之一就是田榮不肯出兵攻擊章邯,項羽由此怨恨田榮,成為楚國政權中的反齊派。項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渴望衝鋒陷陣以建功立業,對於宋義患得患失而停滯不前的軍令也是十分不滿。一場政變已不可避免,只是需要一個時機。8。項羽趁機策劃政變宋義領軍停留安陽期間,是在二世三年十月到十一月之間。初冬季節,安陽一帶大雨連綿,天氣漸冷,道路泥濘,楚軍的後勤轉運受到影響,防雨防寒的服裝、糧食燃料都出現了供應不足。而這時宋義卻在無鹽飲酒高會,不恤士卒而徇私情,在道義上輸掉了軍心。同時,宋義無鹽送子,長時間離開軍隊,也為項羽策劃政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項羽召集軍中的項氏及其心腹將領們說:“趙國形勢緊迫,亟待各國攻秦救援,我軍反而停留不行。今年饑荒,百姓貧困,糧草被服,徵集不易。眼下大雨天寒,後勤供應不暢,軍中存糧見底,供食減半,士卒面臨飢寒的威脅。在這種形勢下,我軍應當迅速渡過黃河,依憑趙國的糧草供應,與趙軍合力攻秦,才是上策。宋義身為主帥,不體恤士卒的飢寒,送子無鹽,飲酒高會,無視形勢緊急,等待觀望,說什麼承接秦趙相爭之餘敝。秦軍強大乘勝,趙國新建被困,攻守的結果,趙國必然失敗。趙國被消滅,秦軍更加強大,有什麼餘敝可以承接?”在分析形勢、批判了宋義的行為和戰略以後,項羽明確了取代宋義的意圖:“楚軍剛剛遭受了重大挫折,大王坐不安席,如今徵發楚國全境的兵力,委託於上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然而,上將軍卻不恤士卒而徇私情,不急救趙而滯留無鹽,交通齊國,不是國家棟梁、社稷忠臣。宋義不除,楚國無望。”項羽的主張,得到了項氏及其部下的支援。他們利用宋義外出的空暇,做了充分的準備。宋義送子歸來,回到安陽楚軍大營。第二天早上,項羽與諸位將領一起到上將軍營帳中朝見宋義。項羽在營帳中拔劍斬殺宋義,出營帳,以副將的名義,假稱懷王的命令說“宋義與齊國通謀反叛楚國,楚王密令我誅殺之。”可憐的宋義,就這樣結束了自己流星般的一生。他曾因準確預料了項梁的兵敗而為齊國使者歎服,在楚懷王抓權牽制項氏的歷史機遇下,成功上位為楚國卿子冠軍。但幸運的同時,正是不幸的來臨,很多矛盾很快集中在了他和項羽之間。而宋義最終被項羽斬殺,也證明他並不是優秀的軍事統領,在戰神的劍下,他只是不堪一擊的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