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學大神走紅,又一個現實版“掃地僧”?

文 | 柯錦雄

學霸走紅的方式往往很不“學霸”。比如北大數學大神韋東奕,在高考季來臨之前上了一把熱搜,熱搜的標籤不是他又解決了一道世界級數學難題,而是“北大數學大神手提饅頭礦泉水接受採訪”。

北大數學大神走紅,又一個現實版“掃地僧”?

北大數學大神韋東奕

從影片內容來看,這個採訪可能是針對高考學子的一個策劃,在北大校園內隨機採訪,手提一瓶礦泉水、兩個饅頭的韋東奕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形象而被攔下來了。從自我介紹,到給學生的寄語,韋東奕都沒有在鏡頭前表現出那種“過來人”的油膩,因為喜歡數學而學習數學,也因為數學奧賽獲獎而被保送北大,從中也能看到撒貝南式的凡爾賽。這或許就是他的寄語簡單的原因所在,沒有參加過高考的人不知道如何給高考學子實實在在的寄語,除了“歡迎來到北京大學”,還真可能不會說別的了。

對於沉浸在數學世界的韋東奕而言,這樣的網路走紅或許難以理解,但在傳播學的世界當中,這條影片實際是自帶流量屬性。“北大”標籤自帶光環,樸實的外表,簡單的生活,與韋東奕的成績之間所體現出來矛盾感和衝突感,用現在的網路語言來講,就是“接地氣”。可能不少參與圍觀的網民會有這樣的一種想法:我與天才的差別就是在於我沒有天才般的頭腦,其他別無二致。

“精神世界豐富的人”“搞學術還必須得這樣的人,目空一切只有學問。”在網友的評論當中不乏這種將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對立的說法,這背後的邏輯在於大眾對於自己不瞭解的領域總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想象。其中就包括對於科學家形象的構建。

北大數學大神走紅,又一個現實版“掃地僧”?

北大數學大神韋東奕

在他們的世界當中所構建的科學家形象,恰恰就是韋東奕這樣:普通人的外表,底層人的生活方式,但卻擁有異於常人的智商,不出手看似泯然眾人,一出手實則碾壓眾人。

如同金庸在《天龍八部》當中構建的“掃地僧”形象——佛法精湛,武藝高強,為人低調。書中如此描述掃地僧出場,“一個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著一把掃帚,正在弓身掃地。這僧人年紀不少,稀稀疏疏的幾根長鬚已然全白,行動遲緩,有氣沒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樣。”

這跟韋東奕的走紅異曲同工,一個長相平平的青年人,手提兩個饅頭,一瓶礦泉水,頭髮蓬鬆,說話也沒有任何情感波動。即便是身處北大校園,也可能很難將其與數學大神聯絡起來。等到知道他所從事的工作,除了驚訝、讚歎、羨慕,或許也找不出其他感受了。

韋東奕這樣的形象是不是典型學者的形象,我不知道,但肯定符合網友腦補的學者形象,安貧樂道,無慾無求,專注於事業。上一次因為這種形象走紅的還是已逝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教授。

北大數學大神走紅,又一個現實版“掃地僧”?

2014年4月,李小文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講座,這張照片讓“布鞋院士”成為網路紅人。2015年1月李小文逝世。

但無論是李小文教授還是韋東奕的走紅,實際跟他們研究的領域沒有多大的關係,真正能引發普通人關注的恰恰是其所展示的普通人的形象。歸根結底,這種網路熱潮背後是一種霸道總裁式的臆想,其心理根源跟“龍王贅婿”這類小說走紅的邏輯相似,明明天賦異稟,卻要裝作凡人。但這真的不是現實,“掃地僧”只存在於小說當中,天賦異稟的人同樣也是凡胎肉身,科學家意外闖入網路世界,用下凡的眼光來看待終究是反科學的。

所以說,韋東奕上熱搜跟數學沒多大關係,圍觀的人也不會因此更加關注數學。這恰是一種輿論的常態,公眾對於自己不熟悉或者跟自己生活不密切的一切領域都是不太關心的。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即便偶爾會投射到韋東奕這樣的人身上,很快也會轉移陣地,比如有關韋東奕的這條熱搜就迅速地從熱搜榜上消失了。

可能很多學者終其一生都沒辦法上一次熱搜,而如果因為去世上新聞,得到的網友評論也可能是“很抱歉透過這種方式認識您”。其實完全不用抱歉,因為這種流水般的關注實際是廉價的,而且輿論的關注有時候對他們而言反而是一種負擔。在今年的院士大會上,“時間都去哪兒了?”成為會議熱議話題,因為參加站臺性、應景性工作已經成為困擾科研工作者的突出問題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