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美元重金打造一臺三缸機?車企究竟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

作者:肖魚

最近有臺日系SUV新車激起了巨大爭議,說是全網群嘲也不過分。

一部分原因在於,這款SUV在換代後變成全系三缸機,這是中國市場最不能接受的配置,而它的價格,卻並沒有便宜多少,大家自然就會覺得不夠良心。另一部分原因在於,網上有很多車評人把這款不受大家待見的新車給吹上了天,其目的我們不妄加揣測,但結果就是,車評人太過浮誇以致於引發了網友的反感。

在介紹此車時,有些車評人給出了過於離譜的數字,有人說此車的研發總投入高達190億元,歷史5年才完成設計製造,全身上下都是高科技;更誇張的是,還有車評說,它所搭載的三缸機,研發成本是驚人的200億美元!注意是美元啊!

200億美元重金打造一臺三缸機?車企究竟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

20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呢?

美國海軍的掌上明珠——福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是337米長的鋼鐵巨獸,集眾多高精尖技術於一身,它的研發建造總花費也只是130億美元;中國南北大動脈——武廣高鐵,總里程多達1069公里,算上徵地、拆遷補償和修建鐵路的費用,總投資摺合美元約170億。這一對比,你大概就知道200億美元的說法有多不靠譜了。更何況,該車企的總市值不過378億美元,一年的淨利潤也只有幾十億美元,怎麼可能為一款三缸發動機就掏出200億刀?顯然有誇大的成分在裡面。

200億美元重金打造一臺三缸機?車企究竟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

經歷過這件事之後,可能有很多人會好奇,

車企研發一臺發動機、研發一款新車,到底需要多少錢呢?

某些人制造“200億美元三缸機”的神話,純粹就是欺負一般購車者對於汽車行業不瞭解,以為發動機等裝置有非常高的製造難度。實際上車企在新產品研發上投入,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多,車企基本上都會在財報中公開研發支出,我們可以挑一些例子出來看看:

上汽集團在2020年的研發費用為人民幣149億元、比亞迪為85。56億元、長城和廣汽皆為51億元;作為造車新勢力的蔚來、小鵬、理想,分別為24。87億、17。25億、10。99億;在外國車企方面,豐田2020年總投入摺合人民幣約663億元、本田為482億元、大眾集團為1028億元、寶馬為460億元。

200億美元重金打造一臺三缸機?車企究竟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

並不是車企的研發費用越高,就說明它越重視技術。因車企之間的體量也有差距,產品線的長短也不一致,不能拿全球產銷量第一的頂級車企,去吊打排名第十幾的小老弟,業內通常是按比例來算的。一般來說,傳統車企的研發支出,在總營收中佔4%到9%。這是相對來說比較平衡的比例,畢竟你還要花錢建廠、買原料、搞營銷,不能把錢全都投到研發。某些新勢力因為還在燒錢擴張階段,所以佔比高達20%或者30%,這屬於特殊現象,不會持續太久。

200億美元重金打造一臺三缸機?車企究竟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

咱們現在算的是總支出,而每個車企的研發費用,又會細分為多個用途。除了要設計新的發動機之外,還要研發變速器、車輛外殼、框架、底盤以及各種各樣的零部件,硬體之外還有軟體要編寫,軟硬體加在一起之後又要做測試,這樣下來就被分攤薄了。然後一個車企又會有許多不同的發動機,許多不同的車型,再次分攤之後,就已經所剩無幾了。所以,不可能有車企花幾百億去單獨研發某一臺發動機。

200億美元重金打造一臺三缸機?車企究竟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

(測試臺架上的發動機)

事實上,他們也並不需要花這麼多錢。新型發動機並不是一種從零開始研發的產物,準確來說,是改進產品。在內燃機上百年的發展史中,其基本構造都是固定死的,技術具有延續性,車企每一代新發動機,都會繼承上一代的大多數技術特點,有改進的地方只是一小部分。

200億美元重金打造一臺三缸機?車企究竟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

而且,競爭對手的技術,並沒有軍事武器那樣難搞到手,去市面上買一臺量產車拆解分析即可,大量設計細節都可以透過逆向工程來獲得。幾乎所有車企,都會分析對手發動機的優缺點,來獲得相應的經驗,讓自己少走彎路,並不是純粹地摸石頭過河。

目前車企開發一臺新發動機的費用,少則十幾億到幾十億人民幣,要是設計比較複雜,應用了很多新的技術,則可能花費百億人民幣,再高的話,車企就承受不起了。我們從一些專造發動機的企業身上,就能驗證這一點,比如說著名的美國康明斯公司,其產品幾乎是全都是發動機,過去幾年間,康明斯投入的研發經費約為50億人民幣/年,而它每年推出新發動機是2到3款;還有德國的道依茨公司,每年約投入1。6億人民幣,每兩到三年才會出一款新發動機。

200億美元重金打造一臺三缸機?車企究竟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

這再次證明了,

拿200億美元,摺合1200多億人民幣,去開發一臺三缸機,這是絕對絕對不可能的。

更何況,降低成本已經是所有車企的共識,它們廣泛結盟、共享彼此的技術,把以前要獨自承擔的研發費用,分攤給其它的盟友。即使在集團內部,也會透過平臺化策略,先製造幾個模組化平臺,再基於平臺來推出新車,研發成本就會低很多。

200億美元重金打造一臺三缸機?車企究竟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去關心這些吹起來的牛皮,投入了多少研發經費不重要,最終造出了什麼東西才是重要。

宣傳文案中所說的重金打造,僅僅是個噱頭而已,如果巨大的研發投入,沒有給我們帶來可靠、強勁、節能的發動機,也沒有給我們帶來一款好車,那就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