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鄉人視為恥辱的狀元

被家鄉人視為恥辱的狀元

文:古道輕風 讀史開眼界特邀作家

在古代,一個人一旦考中狀元,不僅整個家族會欣喜若狂,就是家鄉的人也會為此感到驕傲,視他為楷模和榜樣,以此來鞭策鼓勵後世子孫。

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考中狀元,是何等榮耀之事。

那是每一個學子的夢,也是古往今來每一位讀書人的追求和精神支柱。

所以說,科舉奪魁,不只是改變了家族的命運,也給家鄉帶來了莫大的好處。

但是,啥事都有例外,有這麼一個人,他考中狀元之後,家鄉人不但不以此為榮,反而為恥。

這人是誰呢?

他叫木待問。

木待問在公元1163年科舉及第,那個時候是孝宗登基做皇帝的第二年。

孝宗趙昚是南宋的第二個皇帝,性格剛毅果斷,為人謹慎孝順,被史家譽為中興之主。他在位二十七年,也有說二十八年的,孝宗在位期間一共舉行九次科舉,木待問是第一次科舉中的狀元,雖然沒經過殿試,仍然受到孝宗重視。

木待問打小就聰明伶俐,頗得當時大儒洪邁的賞識,因為此人好學悟性高,洪邁覺得此子將來必有大好前程,便把女兒許配給他。

做了洪家女婿之後,在岳父洪邁的引薦下,木待問又拜著名學者鄭伯熊為師,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木待問學得滿腹經倫,在科考中一舉奪魁。

1170年,木待問的家被一場大火燒了個一乾二淨,當時木待問任江西南昌通判,他請假回溫州老家建房,在擴建中佔了鄭家的地皮。

俗話說,老婆孩子不讓人,房屋土地不讓人,木待問建房佔了鄭家的地皮,他老師鄭伯熊的弟弟鄭伯英不服,便與他理論。

人在得勢的時候,總有幾分霸氣,時間久了,便成了霸道。

霸道的人往往是不講道理的。

由於不待問不講道理,理論變成了爭吵,由爭吵變成了謾罵,最後便成了“肢體接觸”,倆人拳腳相加,大打出手,如同混混流氓一般。

斯文掃地。

罵人沒好口,打人沒好手,動手打架,誰還考慮輕重,這一仗下來,倆人身上都有了傷。

木待問越想越氣,便去州衙告了鄭伯英一狀,第二天木待問帶著氣勢洶洶的衙役直撲鄭家。

鄭伯英一見大事不好,知道今天這事難以善了,他回屋把年邁的母親攙扶出來,老人家站在大門口,直視著木待問,一語不發。

看見太師母,木待問愣住了,他想起了老師對自己的千般好處,他心虛氣短,滿臉羞愧,低頭不語,再也不敢向前一步。

此事過後,木待問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家鄉人每每提起他,無不搖頭嘆息,從此,也不在外人面前承認木待問是自己的鄉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