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為了爭頭頂一片天,我們也簽訂了不少條約

中國航天:為了爭頭頂一片天,我們也簽訂了不少條約

神舟十二號於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9點22分順利升空,宇航員聶伯明、劉洪波、楊海勝正式入駐天宮空間站,將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太空生活。

這件事足以讓我熱血沸騰。

中國航天:為了爭頭頂一片天,我們也簽訂了不少條約

對生存空間的探索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話題。人類在地球上關於空間的爭鬥存續已久:從血與肉的碰撞到冷兵器的交鋒,再到火槍和大炮,再到軍艦和坦克,再到飛機和導彈,最後到核武器的相互制約。規國界,劃疆域,地球上的鬥爭看起來告一段落,於是人們抬頭望天,看浩渺星空,知宇宙之繁華,曉地球不過是滄海之一粟。於是大家紛紛把戰略方向矛指太空,太空的空間戰爭悄然打響。

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封鎖最為密切的,一個是武器,一個是空間。所以,最開始他們起步翱翔的時候,完全沒有讓我們看到翅膀的意思。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和各項條約的簽訂。

中國航天:為了爭頭頂一片天,我們也簽訂了不少條約

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已發射17次,成功16次,初步具備了發射實力。但我們在技術上還是和航天大國有很長一段距離。

隨後,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中國意識到了,航天不光只是能砸錢,還能賺錢。中國提出了“讓中國火箭發射外國衛星”的想法。但由於中國是新起之秀,在國際市場不被信任。我們的科技大佬在國外屢屢碰壁,這一熬,就熬了五年。

1988年初,李嘉誠投資的中國自己的衛星運營公司前來救場。把之前遇到的各種問題轉化成商業問題。眼看事情有了轉機,美國卻警告我們:“我們需要先在商業航天上達成共識。”

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勞動力和原材料廉價,因此衛星的發射價格也才2000美元,所以中國發射外國衛星這個舉動,本身就衝擊了美國市場。在多次協商後,除了要解決技術問題,還有幾個太空“基本法”要簽訂。

中國航天:為了爭頭頂一片天,我們也簽訂了不少條約

這幾個太空基本法分別是:1967年聯合國大會透過《外層空間條約》,這個條約也被戲稱為“太空憲法”。不管哪個國家要發展航天事業,都要遵守這個基本法。在1968 年至1975年期間,制定的《營救協定》、《責任公約》、《登記公約》三個條約,用以保證宇航員和航天載具的安全,用以規範航天廢物的處理。

致力於發展自主航天事業的中國,在1988年頂著壓力簽訂完了上述公約。

1990年4月7日,中國第一次按國際慣例,全球直播火箭發射全過程,標誌著中國航天進入國際軌道。

在1992年,中國成立了中國空間法學會,一直致力於推出適用於當前科技背景的《航天法》。2019年釋出《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公開向外商吸引航天事業的上下游投資。

中國航天:為了爭頭頂一片天,我們也簽訂了不少條約

現在國家航天事業還有很多領域需要法律服務的保障,例如:航空航天用新型材料開發生產、民用衛星設計與製造,民用衛星零部件製造,衛星通訊系統裝置製造,民用衛星應用技術等。

隨著中國航天事業第三階段有條不紊的推進,保障國內航天事業的《航天法》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