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之和:大資料與隱私保護孰重? 隱私計算如火如荼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監管大型科技公司國際會議上表示,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中國金融科技蓬勃發展。但易綱同時也表示,“金融科技的不斷髮展也給中國監管當局帶來了新挑戰。”一是無牌或超範圍從事金融業務;二是支付業務存在違規行為;三是透過壟斷地位開展不正當競爭;四是威脅個人隱私和資訊保安;五是挑戰傳統銀行業的經營模式和競爭力。針對以上五點挑戰,21世紀經濟報道以“金融監管進化論”專題進行深度解讀,以饗讀者。

10月9日,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監管大型科技公司國際會議上,央行行長易綱表示,金融科技的不斷髮展也給中國監管當局帶來了新挑戰。“威脅個人隱私和資訊保安”就是其中之一。

易綱指出,為了獲得平臺公司的金融服務,中國的消費者往往需要向其提供個人資訊。大型平臺公司存在過度收集、甚至濫用消費者資訊的情況,不利於消費者資訊保安和隱私保護。

誠然,越來越多人習慣於網際網路所提供的方便、快捷、低成本服務,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自己處於隱私可能被洩露或者是被曝光的焦慮中。因此,個人隱私與資訊保安已經成為今年以來屢屢被公眾、企業、監管關注的重點領域,《網路安全法》《資料安全法》和《個人資訊保護法》陸續出臺,肆意利用個人隱私資料盈利的商業行為將難以為繼。

對金融機構來說,大資料的潮流不可逆轉,但在個人隱私與資訊保安保護的新趨勢下,如何用開放且合規的方式充分發揮資料價值,進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將是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的新命題。

隱私計算站上風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在資料保護的背景下,隱私計算這一前沿領域在近年受到密切關注,被視作有效解決方案。

在國際市場上,早前Facebook和Google受到歐盟GDPR高價罰款一事震動全球,兩家企業開始大量投入了隱私計算以達到政策合規。在國內,隱私計算也在近兩年獲得飛速發展,騰訊等網際網路大廠與星雲Clustar等初創公司均在此賽道著力佈局,亦吸引了諸如紅杉資本、IDG、基石資本等大量資本投入。

星雲Clustar CTO張駿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資料就意味著資源,營銷、運營、反欺詐等領域都大量依賴資料,而在傳統資料渠道被切斷後,在當前資料安全大背景下,必須要找到新的技術把各種資料合法合規地連線起來,這就是隱私計算。

張駿雪進一步指出,谷歌為了應對GDPR法案的嘗試是最早的聯邦學習,透過訓練AI模型,讓模型代表每個個體,讓模型出域而原始資料出域。第二,透過技術層面的保護,讓出域的引數沒辦法反推原始資料。但在中國的實際運用中,我們發現採集資料不是企業的核心痛點,關鍵在於如何讓不同企業之間進行安全的資料共享。

“以銀行業為例,銀行在為客戶辦理業務時,都會讓客戶簽署授權書,客戶是允許銀行採集自己的資料應用於風控的,問題在於,僅僅是金融資料不足以讓銀行準確判斷一個人的還款履約能力,因而還需要網際網路消費、行為等其他資料,兩者結合才能形成更全面的風控畫像,因而解決資料流通問題是目前國內隱私計算要解決的核心痛點。”張駿雪稱。

而在國內徵信體系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為何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依然對資料有強烈的緊迫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採訪中獲悉,資料在當今金融業風控中的作用已不可替代,直接與利潤掛鉤。雖然我國徵信體系已在不斷完善,但隨著監管對風控本地化的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都在極力搭建自己的風控平臺,外部資料的合規引入才是決定銀行間風控差異的關鍵。

一位股份行相關業務人士告訴記者,銀行曾經願意花大量成本購買資料,是因為產出划算。舉例來說,一些上市公司的專案貸款動輒數億,風控部分願意花上萬元購買一條其管理層是否參與賭博的資料。現在也依然有渠道可以購買,但是可能涉及侵犯個人隱私,在現在的法律法規環境下行內法律合規部門不允許使用這樣的資料,但這些資料對銀行的價值很大。如果能夠合法合規地獲取到類似資料,一條資料或者就可以避免數億元的不良貸款。

在這種痛點下,隱私計算或許在未來有更大的空間。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科技辦公室數鏈專案組負責人蔡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隱私計算解決的是外部資料基礎設施的問題,未來可能會像刷臉技術一樣,成為一種基礎設施類的底層技術,各行各業、所有場景都將需要,甚至會比現在的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資料價值更大。

據KPMG《隱私計算行業研究報告》預測,國內個人短期消費金融市場在2024年將達到16萬億元的規模,按照貸款餘額的1%作為平臺技術服務費,金融科技服務商在消費信貸科技平臺的分潤規模為1600億。以此計算,這一賽道規模或超千億。

個人隱私與個人資訊邊界在哪?

雖然隱私計算行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不少企業也在積極朝合規化進行轉型,是不少網際網路使用者依然存在個人隱私與資訊無所遁形的焦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中獲悉,加密技術、隱私計算技術的應用,是在資料來源頭處鎖上一把資訊保護的安全鎖,平臺只有加密技術處理的使用者資訊,開鎖的鑰匙只掌握在使用者手裡,從而可以杜絕個人隱私的洩露。換言之,加密技術、隱私計算是給使用者和資料之間造了一個盒子,確保個人資訊可以永遠在盒子之內,但依然有使用者焦慮,即便是不能開鎖的盒子也能讓使用者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機構眼中無所遁形。

一位網際網路從業者對此指出,大資料是大勢所趨,資訊時代不能夠有“聖母心”。隱私和大資料,兩者在當今的權重都非同一般。無論是保護隱私約束大資料,還是允許大資料囊括隱私,都是不正確的。

因為對金融機構來說,大資料風控所帶來的效率和準確率提升是顯而易見的。蔡毅指出,監管也是鼓勵透過隱私計算更有效地利用資料。從業務實踐看,不同精確度的資訊在智慧貸款系統中所能獲得的額度和定價天差地別,對機構來說,每多一份資料,模型的精確度、準確度都會更高。量化來看,如果貸款精準度差異,不同金融機構的貸款定價就可能低2-3個百分點。

據悉,招商銀行閃電貸業務使用了星雲Clustar為隱私計算方案後,根據該演算法模型為客戶評級打分,由此合理分配營銷資源,使該產品當月營銷轉化率達3。5倍以上,聯邦模型AUC達到0。73,顯著提高了營銷精準率和客戶轉化率。

而對於使用者大資料時代隱私與個人資訊洩露的焦慮,張駿雪則指出,隱私計算發展過程中也會有資訊洩露。但現在比較難界定的是什麼是資訊洩露,什麼是隱私洩露,邊界在哪,需要法律法規進一步明晰。舉例來說,是否模型能夠反推個人資訊就是洩露,反之則不是,那麼在行業規範發展上則更容易認定。此外,大家在道德和社會認知上也需要達成共識,哪些資訊是隱私,哪些是可以披露給機構和企業的資訊。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大資料時代的洪流下,資料已經成為界定的網路細胞,個人隱私也不再是“身外之物”,然而保護大資料不被異化,確保個人隱私永遠在“盒子”之內,中國的政府部門、各大科技公司、乃至公民自身,仍舊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