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明星跌倒,體育明星吃飽?

娛樂明星跌倒,體育明星吃飽?

“今年有奧運會,馬上又有北京冬奧會,所以運動員代言費這塊還是漲了不少,基本都是2倍,有甚者漲了10倍。”體育經紀人王執臣告訴明星資本論。

每逢體育大年,都有一批體育明星活躍在觀眾的視線內。

拿下冠軍後,除了榮譽,等待他們的還有各種品牌代言、綜藝邀約。距離東京奧運會落幕剛剛過去三個月的當下,正處於這樣的階段。

八月以來,楊倩、諶利軍、孫一文、鞏立姣等人都在賽後實現了商業價值,收穫最豐富者如蘇炳添,各品牌代言及推廣多達11項。而在綜藝節目以及貓晚、抖音奇妙夜等網際網路晚會中,也能看到這批運動員的身影。

再加上今年娛樂圈的動盪不安,運動員安全係數更高的優勢得以凸顯,各方對體壇的關注度都相應上升,有些藝人團隊也在琢磨轉做體育明星。

那麼整體說來,東京奧運會結束至今,

哪些體育明星受到了品牌、文娛專案以及時尚雜誌的青睞?當下國內體育經紀的運作邏輯是什麼?為什麼說體育經紀不易做?

對此,明星資本論進行了一番盤點,並與幾位從業者聊了聊。

一、被賽事塞滿的2021,體育明星成“寵兒”?

東京奧運會以來,新一批體育明星進入品牌代言的收割期,楊倩、蘇炳添、孫一文、鞏立姣等運動員都在賽後陸續官宣商務。

從數量而言,收穫最多的是蘇炳添和孫一文,前者的代言title相對更具分量。

具體說來,與蘇炳添合作的品牌包括小米手機、廣汽傳祺、順豐同城、袋鼠媽媽、七匹狼、水滴保等,涉及手機、汽車、快遞、奶粉、男裝、保險等型別,廣汽傳祺還推出了“蘇神限量版”車型。很顯然,亞洲飛人的速度、“蘇神”的形象、寵妻奶爸的身份,都是他與品牌相匹配的關鍵。

娛樂明星跌倒,體育明星吃飽?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網友幫助下,“最苦冠軍”諶利軍接到了千思裝飾、平安健康險的代言,但其整體的商業表現並不亮眼。

縱覽體育明星的商務情況,集中在他們身上的代言有一定規律可循。

幾位業內人士都提到,從保健品、食品飲料、汽車、手機、居家日用、手錶到電器等,體育明星代言的產品型別多種多樣,但是與健康有關、具有運動屬性或強調品質保障的品牌,會更優先考慮體育明星。

而在具體選擇時,除了與品牌調性、產品特性的匹配度,運動員的成績、專案和外在形象是品牌最在意的因素。據福魚文化CEO於俊德觀察,品牌做功課越來越認真了,很多商務合作是在賽前就開始溝通的,那時冠軍結果還未可知,但品牌會分析運動員往年的表現擬定一份極具專業度的名單。

不止是品牌,文娛和時尚領域也在關注體育明星。

部分體育明星參加了綜藝節目錄制,楊倩連麥《快樂大本營》,鞏立姣錄製了《奔跑吧·黃河篇》《超新星運動會》《追夢人之無界人生》,蘇炳添錄製了《百姓的味道》,這些節目並未侷限於體育競技類,還包括美食和訪談類。

同時,《2021天貓雙11狂歡夜》《2021抖音美好奇妙夜》《2021共創之夜》幾檔網際網路主題晚會上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蘇炳添、孫一文、許昕……

娛樂明星跌倒,體育明星吃飽?

與此同時,奧運結束以來,包括五大刊在內的時尚雜誌也邀請體育明星拍攝了封面或內頁。

有的是集體拍攝,比如,《時尚COSMO》十一月刊的“奧運女孩”主題,拍攝了楊倩、侯志慧等9位女性運動員。更多的則是個人拍攝,楊倩拍了《COSMOHits》九月刊封面,馬龍拍了《ELLE》週年刊封面和《出色WSJ中文版》十月刊封面。

其中,接拍雜誌、參與時尚活動最多的是孫一文,這也得益於她本身形象較好。也因此,社交平臺上不乏希望她“退役後來娛樂圈發展”的呼聲。

娛樂明星跌倒,體育明星吃飽?

整體上,體育明星在今年受到了多維度的關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體育大年的頻繁曝光帶來的。於俊德認為,除了正常的參賽、拿獎,對比上一個體育大年,如今這個短影片主導的碎片化傳播時代,也讓他們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機會被大眾看到。

另一方面,娛樂圈藝人接連翻車,對自己代言的品牌造成了負面影響,為了尋覓更安全的選擇,廣告主更多地將目光放到了體育明星的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後者的品牌代言費也有所上漲,漲幅在兩倍到十倍之間。

二、賽後紅利期難長久,現役冠軍最受青睞?

同一背景下,將目光轉移至體育明星的還有藝人經紀團隊。某短影片營銷團隊負責人告訴小娛,今年接觸體育明星專案時發現,對方的經紀團隊原來是帶藝人的。

王執臣表示,身邊確實存在類似案例,但基本是因為退役運動員要轉向娛樂圈發展,娛樂經紀人的資源更多、效果也更好,“藝人肯定比運動員賺錢,收入差距100倍都有可能,也有接近退役的時候去參加綜藝和各種商業活動的,一年掙8000萬。”

也因此,很難將其劃分在體育經紀的範之內,運作邏輯也有所區別。

據王執臣解釋,無論團隊還是運動員主動,雙方合作流程大致如下:經紀團隊接受委託、簽訂合同。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計劃,計劃涉及時間管理:哪些時間用於訓練和比賽,哪些配合商務和活動,還有宣傳等方面。之後再尋找品牌方和節目組等目標客戶,進行談判、促成交易。

不同於藝人經紀,體育經紀的合同週期較短,通常是1+2或2+2。先合作1年或2年,看能否達到前期制定的目標,順利的話自動續約2年,即加號後的數字。有時候,經紀團隊會提前支付運動員保底費,具體數額視對方前一年收入而定。

至於選擇標準,優先考慮熱門專案中成績好的現役運動員,其次是他們的外形、經歷中的故事性以及整體的個人魅力。

外形即顏值,汪順、谷愛凌就屬於這方面有優勢的運動員。所謂故事性,比較典型的是今年的奧運冠軍全紅嬋、諶利軍。個人魅力則很難被定義,是談吐、教養等因素的綜合結果,“有的運動員在鏡頭裡的感覺很接近藝人,這個是核心的,但需要時間慢慢磨鍊。”王執臣說道。

在他看來,新變化是以00後為代表的年輕運動員成為了重點關注物件。東京奧運會有三分之一的獎牌來自00後,他們有更長的職業生涯,和年輕消費者的匹配度也更高。今年也有一些退役的運動員主動聯絡過來,但他坦言,真正達成合作還是很難。

而通常來說,儘管比賽結果未知,但簽約運動員的工作在大賽前就開始推進了。

首先評估近他們三年的成績,再結合教練的推薦拉名單,提前鎖定目標。

除了得到官方的許可,最關鍵的是說服其家人,尤其是年紀小的運動員,而家人關注的重點一般是“你能給我的孩子帶來什麼”。王執臣提到,雙方達成簽約意向前至少要見面溝通五、六次,不同團隊看中同一運動員的情況也很常見。

前不久,在蘇炳添轉發耐克的微博下,熱評第一寫道,“熱知識:運動員的商務都是體育總局接的。”但嚴格來講,應該糾正為:經過總局批准的。

接洽商務的一般是經紀團隊,和藝人經紀一樣,開發服務物件的商業價值是體育經紀的工作重點。隨著演藝事業的起落,藝人的商業價值可能呈現出更曲折的走勢,也會經歷一段穩定期,但運動員則不同。

比賽成績會讓其商業價值升至最高,能夠維持這個高度的週期其實很有限,也就是比賽剛結束後的一段時間。所以接到的大多是短期代言,比如1到3個月,極少有超過1年或者長達3年的,王執臣見過最短的案例是半個月。

此外,綜藝通告、時尚雜誌拍攝或相關活動也在經紀團隊的接洽範圍內。如果退役後想轉向娛樂圈,這兩個領域是值得開拓的。但現階段,受到《吐槽大會》的影響,經紀團隊選擇綜藝節目時會更加謹慎。

在非大賽期間,運動員保持活躍度的另一方式是更新社交媒體。

微博、短影片平臺快手或抖音都是運營重鎮,而後者的重要性在當下愈發凸顯。王執臣為運動員請了專業團隊,每月投入的成本是十萬左右,但很難總結出所謂的“流量密碼”,大家對運動員的期待和要求與明星藝人、網紅博主都不一樣,所以無法複製其經驗。

娛樂明星跌倒,體育明星吃飽?

他問過退役運動員張國偉,作為抖音粉絲最多的體育明星,其影片方向與本人的搞笑風格非常統一。對方表示,每天用於短影片創作的時間多達8小時,每個段子都自己想,漲粉到200萬時也遭遇過瓶頸,突破之後就比較順利了。

但除了堅持,現役運動員很難借鑑。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做不到像他那樣有強烈的個人標籤。

最基本的還是根據運動員情況,再結合流行的梗去策劃,比如“風車挑戰”。

三、受限於體制和“作坊”,體育經紀不易做?

體育經紀上一次引起關注,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前後。

儘管也經歷了一定的發展,但從那至今的一個普遍認知是,體育經紀在國內並不好做,行業也還未達到成熟階段。在從業者曉川看來,運動員的商業價值開發整體上是受到鼓勵的。但以是否退役為界,體育經紀的運作各有難點。

如前文所述,在密集的訓練和比賽計劃下,留給現役運動員參與市場活動的時間有限。

首先,不影響訓練和比賽是運動員接觸商務、參與綜藝節目等事宜的核心原則,

這屬於多方共識,經紀團隊同樣將其列為首要原則,因為直白地講,比賽成績是衡量運動員價值的決定性因素。

參與市場活動需要向專案所在的管理部門報備。

實際上,只要不影響訓練和比賽,相關方面是鼓勵運動員走入市場,傳播體育精神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但問題在於,各單項運動的成績和群眾基礎不同,各協會對運動員參與市場活動約束度也有所不同。

比如,乒乓球、跳水這樣的金牌國家隊,由於成績好、知名度高,對運動員私自參加商業活動的管理更嚴格。而在相對冷門的一些專案中,從推廣體育運動的角度考慮,在不影響正常訓練比賽的前提下,運動員個人的自由度會多一些。

據瞭解,總局曾頒佈《中國國家隊聯合市場開發方案》,有計劃將運動員的商務權回收,成立專門的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將圍繞14項招商權益進行統一開發:乳製品及相關食品、網際網路服務、銀行類服務、通訊裝置及服務、航空服務、旅行社及相關服務、地產業、酒店及服務、汽車及服務、飲用水及飲料、保險、電器、日化用品、營養與保健類產品(以維生素為主)。很明顯,這14項是體育明星商務最集中的領域。

相對地,在這方面擁有自由的退役運動員們,除去頭部的體育明星,他們幾乎不再具備為品牌方青睞的條件。對於這個群體來說,比較無奈的一點是,

如果現役期間只是作為運動員被培養,沒有接受市場化運營,即前文所述的商業價值開發、一定程度的外界曝光等,便會錯過打造個人品牌的最佳時機,專業的經紀團隊也就有心無力了。

在曉川看來,體育經紀的短期效益仍依託於世界大賽,運動員在大賽期間取得的成績可以迅速提升商業價值,實質上是增量經濟。而要想實現長線商業價值,只能在優異成績和自身健康積極的人格魅力基礎上,日積月累地獲取市場認可。

對運動員來說,趁著大賽結束後的半個月到一個月去接品牌代言,是最合理現實的事情。

再往後,運動員重新進入訓練備戰期,輿論熱度會逐漸下滑,勢必影響其商業價值。

也因此,國內的體育經紀存在一種悖論。在“金牌就是號召力”的情況下,現役運動員不需要經紀團隊運作,品牌方也會自己找上門來。或者說,他們不用籤固定的經紀約,只要和手裡有相應的品牌資源的人一單單合作,也能實現商業價值。更需要經紀團隊的階段——退役後,則往往無經紀團隊問津。

體育經紀難做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長期接受封閉式訓練的情況下,很多運動員選擇將經紀方面的事情直接交給家人打理,就像家庭作坊一樣,容易出現不專業、不按市場規律出牌的狀況。

此外,運動員關聯的方面越多,受到關注之後還會落入多方“博弈”的局面,甚至牽扯出一些是非。

前不久,楊倩的啟蒙教練虞利華因為落選浙江省獎勵名單,而公開表達不滿。同時,他在微博上“掛”過一個自稱Yami、冒充楊倩經紀人的人,並在評論中回覆網友:楊倩沒有專門的經紀人,我這個教練在給她把把關而已。

這類事情的發生,既是體育經紀不完善的例證,也說明運動員需要專業的經紀團隊。那麼說到底,

不易做的體育經紀又該如何做?

具體的方法論需要行業進一步的探討與摸索,但幾位業內人士想到的正面案例集中在李娜身上。她被認可的共性在於,其事業走向跳出了單純開發商業價值的層面,除了持續的商業代言、相關影視作品,還有開辦網球學校這樣深入產業的規劃。而李娜的經紀公司IMG來自體育經紀成熟的美國,匯聚了眾多全球頂尖運動員。

曉川認為,對體育經紀團隊來說,幫助運動員利用自身價值在產業賽道里深耕才是更有意義的,“除了本身的正能量,體育連帶到其它產業的能力也很強,可以打通教育、消費以及各種跨界領域,這個東西做好了,價值是遠遠高於純商業經紀的。”

當然,這對運動員本身的比賽成績、在精神等層面的號召力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得不承認的另一個現狀是,當下能夠達到相應量級的體育明星有限。今年奧運會湧現的新星中,有的還過於年輕,有的不是出自主流專案,與偶像化或者說產生更持續影響之間還有一段距離。

在大家更為熟悉的運動員中,最被看好的是人稱“蘇神”的蘇炳添,除了拿得出手的專業成績,還有任教高校、家庭美滿等加分項。另一個被頻繁提及的名字是谷愛凌,幾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在接下來的冬奧會上,她會受到更多的矚目。

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要交給時間去驗證。所以方法論有待驗證明確,但問題的答案中起碼有一項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