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本文共計5024字,預計閱讀時長13分鐘

作者 |  健恩

恆大造車、萬科養豬、碧桂園造機器人,中國的房企似乎總是想“不務正業”地搞一些跨界的事情。8月下旬,在碧桂園的中期業績釋出會上,碧桂園總裁莫斌談道:“建築機器人明年將實現盈利。”在這之前,碧桂園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在7月份管理會議上也提到:“從明年開始,要全面實現機器人建房。”

早在2018年碧桂園就提出要投資800億元造機器人,一時間引起外界不少的猜測與質疑。

一貫雷厲風行的楊國強顯然並不在乎這些聲音,2018年7月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9月博智林與廣東順德政府簽訂協議,將在順德打造機器人谷。2019年5月碧桂園又成立了專攻餐飲機器人的千璽機器人集團有限公司。

這還沒完,碧桂園旗下物業公司碧桂園服務也緊隨母公司步伐,在今年1月份成立子公司廣東美房智高機器人有限公司,從事物業類機器人的研發與生產。

在碧桂園的版圖中,機器人已經成為了與地產、現代農業並列拉動企業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自2019年起連續三年寫入碧桂園的中期報告與年度報告之中。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碧桂園年報中對其企業定位的描述

從碧桂園提出要造機器人到現在僅僅過去3年的時間,從建築到餐飲再到物業服務正在全面開花,從數量上看似乎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時至今日,圍繞著碧桂園的機器人業務仍然有一些爭議存在,如裁員嚴重、機器人技術含量低、過度吹噓商業化水平等。

這3年時間內,碧桂園究竟是在認真做機器人還是在做面子工程呢?明年碧桂園能夠實現楊國強“全面實現機器人建房”的豪言嗎?這一切還要從楊國強和碧桂園的故事說起。

01

三年三家機器人公司,楊國強的機器人夢

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出生在廣東一個並不富裕的普通家庭裡,據說在他17歲以前連鞋子都沒有穿過。

1978年,23歲的楊國強在哥哥的幫助下做起了一名普通的泥瓦匠。這時的楊國強絕對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家年營收超4000億元的房企老闆,更不會想到自己這個泥瓦匠要用機器人“革泥瓦匠的命”。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碧桂園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楊國強

1991年,楊國強和幾名同鄉合資買下了一家建築工程公司,並於第二年開始建設順德碧桂園樓盤。這家公司就是碧桂園的前身,30年後,它已經成長為了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之一,甚至被冠上了“宇宙房企”的名號。

今年8月,《財富》雜誌釋出世界500強排行榜,碧桂園以670。8億美元(約人民幣4330億元)的營業收入、50。75億美元(約人民幣327。6億元)的利潤位列第139位。

碧桂園機器人的故事開始於2018年4月份,當時有媒體發現碧桂園的招聘列表裡出現了機器人相關崗位,引來不少猜測。

一個月後,楊國強的機器人夢得到了證實。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產城融合中心總經理劉寧在一場行業內的高峰論壇上透露:“現在我們老闆(楊國強)要幹兩件事情,一個是現代農業,一個是智慧製造,他自己親自幹。”

之後,碧桂園的機器人業務得到了快速的落地、生根。

2018年6月,碧桂園深圳機器人產業園正式開放。7月,碧桂園全資子公司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在廣東順德成立。9月,博智林與順德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打造面積達10平方千米的順德機器人谷。在相關簽約儀式上,楊國強稱5年內要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順德機器人谷規劃圖

緊接著博智林先後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碧桂園這一系列的動作彷彿坐上了火箭,短短几個月內碧桂園的機器人版圖就從無到有地鋪了開來。根據碧桂園最近公開的資料,目前博智林在研的建築機器人及智慧產品共46款,其中18款已投入使用,28款進入工程測試。

在進入建築機器人領域之後不久,碧桂園於2019年5月成立了專攻餐飲機器人的千璽機器人集團有限公司,到8月份便有兩家機器人餐廳開始試營業。

2020年1月,碧桂園第一家正式營業的機器人中餐廳開業,這時千璽機器人僅成立7個月。根據其官網資料,到現在已有近百家機器人餐廳在珠三角十大城市正式對外營業。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碧桂園機器人餐廳

今年1月份,碧桂園旗下物業公司碧桂園服務也跟隨著母公司步伐成立子公司廣東美房智高機器人有限公司,從事物業服務機器人的研發。目前已推出第一階段的三款產品,主要進行清掃、清洗及吸塵作業。

短短三年時間,碧桂園這家“宇宙房企”旗下已擁有了3家機器人公司。這其中既有與碧桂園主業緊密相關的建築機器人,也有從其主業延伸出來的物業機器人,還有跳出其主業的餐飲機器人。

02

頻繁裁員總裁空缺,深陷爭議卻“捷報頻傳”

碧桂園機器人業務的快速成長的同時,各類爭議也一直圍繞著這家跨界造機器人的“宇宙房企”。

2020年初,知乎上一位匿名網友在“拿到博智林機器人的offer,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下這樣寫道:“直接下結論:不值得來……最近看到不斷有人被最佳化掉,甚至領導約談我說工作不夠,再不努力很難保住(工作)……總想著直接換換換,換到直接匹配滿意的(員工),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每個人只要有一段時間產出不滿意,就有可能被最佳化掉。”

當年6月份這位網友又補充道:“我已經被裁了。如此短暫的在職時間,對我找工作造成了影響。同時由於大量的博智林人被裁進入求職市場,已經瞞不住別人自己被裁的事實。”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網友自爆求職過程中與HR對話截圖

擁有這樣遭遇的並非個例,當我在熱門的網路社群上瀏覽博智林的相關話題時,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勸退,充滿了對於加班嚴重、過度裁員、管理混亂、外行指揮內行等各種問題的吐槽。

不僅是員工對博智林充滿抱怨,博智林的領導層也一樣不穩定。

最初被楊國強請來掌管博智林,擔任執行總裁的是沈崗。在加入博智林之前,沈崗曾在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發那科工作,擔任上海發那科機器人公司的常務副總、機器人事業部部長。僅不到一年,沈崗就離開了博智林。

沈崗離職後周小天毅然放棄西門子終身制高管的職位加入博智林,成為了沈崗的繼任者。然而只過了4個月,周小天也離開了博智林。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博智林首任總裁沈崗(左)及其繼任者周小天(右)

在這之後楊國強將博智林交給了他的地產團隊領導,先是碧桂園西北區總裁張志遠調任博智林執行總裁,第二年又被調離了這個崗位。目前在網上只能見到博智林副總裁劉震的訊息,似乎總裁的位置仍在空缺。

不只是在公司管理方面,圍繞著碧桂園機器人的含金量也有不少質疑。

早在2019年的時候就有碧桂園內部員工向媒體透露,去工地測試的十幾款機器人根本沒經過打磨,基本都出現了問題。

今年3月份,碧桂園稱已有18款機器人投入商用,對此仍有網友提出質疑。網友Edgeworth稱:“這種機器人,一般不能稱之為機器人的,最多是使用了機械臂的整合工作站。”

也有人對其所謂的商用提出疑問,網友趙新華直言:“碧桂園18款機器人,售價多少?每小時作業效率多少?投資回收期多長?這些資訊都沒有的情況下,叫商業化?叫工程樣機沒有問題,商業化不是它自己說的,是購買的使用者說的。”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博智林已投入使用的機器人

除建築機器人之外,碧桂園的機器人餐廳也似乎沒有描繪中的那麼好用。

今年2月份,B站UP主飛飛食記到碧桂園位於順德的機器人餐廳親身體驗了一番,發現咖啡機器人機器故障無法點餐,漢堡機器人點餐後無反應,需要服務員再操作機器人才能出餐。看了整個出餐過程他直言:“我更願意稱它為組合漢堡機器人,因為它只是把做好的漢堡組裝了一下而已。”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UP主體驗碧桂園咖啡機器人

儘管存在諸多爭議聲,碧桂園的機器人業務卻不停地在推進,不斷取得新進展。

今年2月份,廣東順德碧桂園鳳桐花園專案被住建部列為智慧建造試點之一,在該專案上碧桂園機器人已經大範圍上崗。

最新資料顯示,博智林建築機器人累計簽約近500臺,交付近300臺,覆蓋了14個省份的近70個專案,並且與中建七局、中鐵一局、中交一公局等均有外部合作。

千璽機器人同樣迅速成長,據公開資料,其目前在研機器人80項,其中13項進入量產,累計提交2000餘項專利申請。此外,碧桂園已累計開業並運營近95家機器人餐廳,啟用運營單機裝置超2,400臺,遍佈28個省市。

楊國強對於這樣的成績似乎很滿意,曾在碧桂園7月份管理會議上放出豪言,稱從明年開始要全部用機器人建房子。碧桂園總裁莫斌也不止一次談到,建築機器人明年將實現盈利。

03

房企都在跨界,碧桂園為何死磕機器人?

近幾年,房企跨界似乎成了常規操作。恆大選擇跨界造車,萬科選擇跨界養豬,而碧桂園為何選擇了機器人這一賽道?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機器人和智慧製造被納入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多個部門也釋出指導性檔案,要求加速建築業的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

作為“宇宙房企”的碧桂園不論是從規模、資金還是綜合實力方面,進入智慧建造領域都有著較強的優勢。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分析道,房地產行業的風口早已過去,進入了存量時代,房企想要繼續保持增長就不能侷限在一條賽道上。無論是恆大造車還是萬科養豬背後或許都是這樣的邏輯。

顯然碧桂園也不想將雞蛋都放進同一個籃子裡,在其戰略中,機器人和現代農業成了與地產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三個環節。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碧桂園的戰略版圖(來源:碧桂園2021年財政年度中期業績展示)

當然在這些原因之外還有更現實的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20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20年我國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1。4歲,比上年提高0。6歲;其中,50歲以上農民工所佔比重為26。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佔比逐年提高。

建築行業老齡化、用工荒、用人成本上漲等問題,已經成了碧桂園等房企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而建築機器人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

in視野 | 碧桂園800億的機器人夢,燒了三年,怎樣了?

▲我國農民工年齡構成(來源:國家統計局)

另外對於碧桂園自身而言,它決定進入機器人領域的2018年也並不太平。這一年碧桂園發生了一系列生產安全事故,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質疑。

據媒體報道,2018年4月廣西一碧桂園在建工地發生坍塌,造成1死1傷。6月上海一碧桂園專案發生模架坍塌,造成1人死亡,9人受傷。7月杭州一碧桂園專案出現地基裂痕、路面塌方,讓緊鄰專案的一棟樓房成為危房。也是7月,安徽六安一碧桂園建築工地發生坍塌,16人被送往醫院,其中6人死亡。

這一系列的安全事故正是懸在楊國強心中的一把劍,或許也正是這些問題,更加堅定了楊國強要造機器人的決心。

04

結語:碧桂園的機器人夢還要做多久?

房地產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和流動資金。而機器人研發需要長期持續大量的投入,並且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明顯的回報。儘管兩條道路風格迥異,但碧桂園還是走上了機器人這條路,一走就是三年。

從宏觀角度來看,智慧建造已成國家重點發展的領域,碧桂園在建築機器人上發力,符合建築行業的發展方向。

從碧桂園自身的角度來看,地產、現代農業、機器人是其新版圖中拉動其發展的“三駕馬車”。而機器人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不論是建築機器人、餐飲機器人還是物業機器人都和碧桂園的各業務板塊緊密相關,能夠幫助其進一步拓展發展路徑。

然而碧桂園造機器人的這三年間,圍繞著其機器人業務爭議不斷,問題不斷。顯然房企跨界也並不容易,機器人這條路對於碧桂園來說可能並不太好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