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關注並標星

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胖飛同學

又一家蘋果供應商進軍造車,上次是富士康,這次是立訊精密。

近日,立訊精密和奇瑞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立訊將以 100。54 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 19。88% 股權、奇瑞股份 7。87% 股權和奇瑞新能源 6。24% 股權,並將在三個月內和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前者持股 30%,後者則持有剩餘全部股份。

有意思的是,立訊對外稱,

立訊精密並不造車,而是協同奇瑞開拓另一個新產業——為別人造好車,即整車 ODM 模式。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這個話聽起來很耳熟。是的,華為也說過。也就是說,立訊之於奇瑞的關係就好比華為之於長安,亦或者是賽力斯。立訊和華為都揚言不造車,要做車廠背後的幕後英雄。用立訊的原話來說,

他們的核心目標是成為 Tier1。

這個所謂的 ODM 模式全拼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意為「原始設計製造商」,

就是我們常說的「貼牌」

。和 OEM 代工貢獻勞動力不同,ODE 需要輸出產品的設計和研發能力,對造車要有極高的參與度。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那麼問題來了,

立訊有何底氣敢跟華為「比擬」?富士康、立訊,這些蘋果供應鏈企業為什麼突然熱衷起造車來了?

「隱形巨頭」立訊精密

雖然立訊的體量還不及富士康,但從股市上來看,它的 3200 億市值已遠遠超過了 2200 億的富士康。

要說這兩家公司,就不得不提一個人,

立訊精密的創始人:王來春。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眼下這位長相普通的中年婦女便是王來春,遠在 30 多年前,她還是富士康在大陸第一間工廠的第一批「廠妹」,日以繼夜地做著生產電腦聯結器的活兒。

在職的 10 年裡,王來春從普通打工妹一路幹到了管轄千人的工廠課長。就在此時,王來春選擇離開奮鬥了多年年的富士康,自立門戶創業。

彼時的王來春兄妹趁著香港金融危機,咬牙收購了當時的香港立訊,也就是今天立訊精密的前身,從此開始經營電線插排、電腦連線線的代工生意。直至今日,在立訊的官網還有這樣一句話:以科技連線未來,

生產聯結器依然是立訊的主業。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立訊精密起家的訣竅,離不開「富士康」和「收購」兩個關鍵詞。

從企業早期的管理上,王來春亦步亦趨地學習富士康模式;在業務經營上,立訊圍繞富士康建廠,專吃富士康消化不了的訂單;在企業擴張上,立訊一路透過收購不斷壯大。

自 2010 年公司上市之後,立訊精密高舉收購大旗,接連收購了江西博碩、崑山聯滔、珠海雙贏等公司,

曲線攻入了蘋果、戴爾、聯想、華碩、索尼、英特爾、希捷等品牌的供應鏈。

我們熟知的蘋果 Macbook、iPad、iPhone、Apple Watch 等裝置的內部連線線、(無線)電源線都是出自立訊精密代工。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從 2017 年開始,立訊從臺灣英業達手中奪走了 Airpods 的代工權,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蘋果交下的業務,每年光耳機的出貨量就數千萬。2020 年,立訊又拿下了 Apple Watch 的組裝業務,並透過收購崑山緯新的方式拿下了部分 iPhone 的代工,

成為了繼富士康之後蘋果供應鏈的最重要的供應商。

不光是消費電子,

立訊精密在 10 年前便同樣透過收購的方式開始踏足汽車領域。

2012 年—2014 年,立訊先後收購福建源光電裝和德國 SUK,補強自家的汽車線束和注塑的能力,

併成立汽車事業部主攻汽車電子領域

。公司體系之外, 立訊的大股東還在 2018 年收購了 ZF-TRW 旗下的車身 控制系統 Tier1 公司 BCS、隨後收購了光寶集團的相機模組部門進軍攝像頭領域,在 21 年又控股了蘋果攝像頭供應商高偉電子。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正是透過這一系列的內外收購之下,

立訊精密與汽車業務的重合點越來越多。

果鏈供應商緣何爭相造車?

前有富士康,後有立訊精密,蘋果的一二號位供應商為何爭相入了造車局?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解釋,落在果鏈供應商身上則有表層和深層兩部分原因。

表層原因,近年來大公司涉足造車蔚然成風,汽車作為智慧化集大成者的產品,無疑是巨頭們發揮潛力的新賽道。更何況是立訊這樣早就涉足汽車電子,

具備一定供應能力且有像 Airpods 這種精密裝置組裝能力的的老牌「電子廠」了

。這一點我們就不多加贅述了。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我們主要分析下深層原因。(僅是從當下種種跡象上作出的推測,一家之言)

立訊的起家離不開自身殺伐決斷的各種戰略收購,更離不開蘋果的扶持。

一方面立訊唯蘋果馬首是瞻,另一方面,它也要為自己尋求後路。

蘋果造車是近些年科技圈的大新聞,車長什麼樣雖然無人知曉、但可以確定是,在自產還是代工這個問題上,蘋果更傾向於後者。富士康、現代,這些企業都傳出代工蘋果汽車的緋聞,最後卻都未能正式拍板。

在生產製造這件事上,蘋果一直沒能和合作夥伴達成共識。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懸而未決就意味著有機可乘

,富士康最為熱情,而和富士康多年來相愛相殺的立訊很難沒有同樣的想法。

去年,富士康一口氣釋出了三款電動車以秀肌肉,今年年初又與吉利成立合資公司代工整車和零部件,

富士康在汽車界的野心已然路人皆知。

如今的立訊和奇瑞又何曾不是又一個「富士康&吉利」,雖然立訊在整車層面慢了富士康一拍,但以奇瑞為跳板,兩者之間的差距則就縮短一步了。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某種程度上說,今天立志造車的立訊和當年一樣,正在循著富士康的腳步,等待著再一次貼身肉搏的戰機,而勝利者就有很大的機率摘下代工蘋果汽車這枚碩果。

無論是富士康&吉利還是立訊&奇瑞,和資深主機廠的這兩項合作既是富、立兩家公司進軍造車的重要跳板,也是兩位冤家「競標」蘋果造車的各自蓄力。通俗地說,先打個樣兒出來嘛!

立訊那句「為別人造好車」,這個「別人」最合適的人選非蘋果莫屬了。

那麼又何為後路一說?

熟悉蘋果的朋友都知道,蘋果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離不開突出的產品創新能力,更離不開對供應商的扶持與把控,而這種嚴苛的把控背後往往暗藏著無數的「血雨腥風」。

蘋果供應商們看似風光無限,卻是如履薄冰。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蘋果採購或者代工往往會選擇兩家以上的供應商,一方面可以拿到更低的報價,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供應商一家獨大卡自己的脖子。

另外,為了控制住供應商,防止競爭對手各個層面的「挖牆腳」,蘋果採取了派人駐廠、軟體監控等各種手段。

「這幾條線上所有的控制軟體和電腦是蘋果公司的,ERP 系統也是蘋果的。工廠的人經常會收到蘋果的郵件,說某一條生產線的某一個地方有點問題,然後蘋果來開許可權,讓產線負責人去現場檢視。」蘋果聲學元器件瑞聲科技的投資人李豐這樣說。

在《一隻iPhone的全球之旅》這本書中寫道:

「當庫克開啟電腦,蘋果在世界各地的零部件供應商今天的產量,甚至良品率多少,都能夠透過一個世界聯網的資訊系統準確查詢。在這一系統中,蘋果能有效地將庫存降低到零,從而節省撤回大量流動資金。」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要知道,僅一臺 iPhone 就有數百個零部件,涉及到全球 200 多家供應商,管理難度何其之高!因此福布斯曾評價庫克為「供應鏈宗師」。

除了高壓的管理,還有無情的「砍殺」。

2020 年 5 月,蘋果循例釋出《年度供應商社會責任進展報告》,報告中顯示至少有 34 家國內供應商被蘋果踢出了供應鏈,很多和蘋果合作多年的中國供應商都消失不見。

外界猜測,這和蘋果去「中國化」的戰略密切相關,蘋果一直希望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將產線轉移至海外。而根據現有的資訊顯示,蘋果汽車就計劃在 2024 年在美國生產,而不是中國。

立訊今日之崛起除了自身的努力,也得感謝庫克在供應鏈管理上的權謀。外界一度認為,

立訊正是庫克親手培植出來「分權」富士康的「工具人」,從立訊收購緯新拿下 3% 的 iPhone 代工一事上便端倪盡顯。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

正所謂鐵打的蘋果,流水的供應商。今天的蘋果可以拿立訊來牽制富士康,明天又會是誰來牽制立訊呢?

無論是富士康還是立訊,他們在蘋果心中的地位從來都不是牢不可破的,一旦出現了便宜又好用的供應商出現,庫克會毫不留情地把他們踢掉。

但這對於立訊這樣的企業來說便是滅頂之災。

2020 年,蘋果為立訊創造了 69% 的收入,可以說是這家企業的收入支柱了,一旦蘋果抽身而去,後果可想而知。血淋淋的前車之鑑並不遙遠,就在去年,蘋果老牌供應商歐菲光被庫克一腳踢走,這家公司的股價旋即暴跌,年終財報顯示歐菲光這一年淨虧損 19-27 億元,可謂元氣大傷。

所以

立訊造車可以理解為既是對蘋果丟擲的橄欖枝,更是早早尋求新的增長點以求自保。

而這一步究竟成效如何,我們只能慢慢觀察了。

星球文章推薦

給代工蘋果汽車打個樣兒?果鏈千億巨頭立訊踏足造車的背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