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理科腦袋的運作

在學單輪平衡車的這件事情上,我覺得一顆理科的腦袋對我的幫助很大。一顆理科的腦袋,不斷地選擇、比較和決策中。可以少走彎路,並最終找到出路。雖然手腳有些淤青,但好歹做到毫髮無損。趁現在還記得其中的一些細節,記錄下來,分享一下。

一、買車選車

雖然正值雙十一,新車和二手車也就相差幾百,但還是決定買二手。因為學單輪車反正都要摔,再新的車摔過之後,也成了敘利亞成色。所以買新車,差別也就是收貨那一瞬間的快感。而且新車上路,人都會特別小心,不捨得摔,畏首畏腳。搞不好為了讓車不摔,人自己就撲街了。二手車,摔爛了都不心疼。任何時候,棄車保人,為之上策。

預算定在1000以下,單輪平衡車之於我,就是個大玩具,遠不是工具,不值得投資太多。出於原來就有一臺ninebot的雙輪平衡車,所以最終在A1和C+二選一。

一顆理科腦袋的運作

左邊A1:新上市,輕,人體工程比較好。全新價便宜但是二手價貴,14寸輪胎。

右邊C+:14年上市,重,16寸輪胎,速度快2km/h,里程多5km。

最後決定C+,原因有二。

一是里程長電池大。騎過兩輪的平衡車,知道隨著電量降低車會開始限速和翹板,電量越低就限速越厲害。機器的頻繁干預會容易讓人失去平衡,電池越大限速和翹板就來得更晚更少。

二是因為重和大。學物理的知道物體的重心越低、輪胎越大,越容易平衡。

最終,大浪淘浪,11月10號,750淘了一臺只行駛了9公里不到,伊拉克成色的準新車。雙十一想透過降價誘惑我?沒門。

二、學前準備

首先,上官網看了看影片教程,就照著來做。到教程第3步,教單腳上車滑行。我覺得能完成個動作的,都一定忍耐力超人。那個疼痛,反正我是受不了,讓我一度滿屋子到處找,看有什麼能當小腿的護具。找不到,就上B站看了看別人是怎麼騎。發現有人直接上車就騎行,就果斷放棄。雖然我知道練單腳沒那麼容易摔,雖然我知道練單腳會了,雙腳就肯定沒問題。

其次,就是心理建設了。老實說,初學單輪的平衡車,是很可怕的事,隨時就會倒。花了三個晚上,先在寬2米電梯間裡,扶牆上車橫著滑,看能不能溜到2米遠的對面牆。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人比車先到。嗯,不是溜車過去的,是鬆手後人直接倒過去。但是人一般都是對未知恐懼,多倒幾次,膽就大了。但是膽子再大,也敵不過自己的潛意義和肌肉記憶。只有旁邊還有牆,就會控制不住地去扶。唯一能克服這一點的,要麼就把牆拆掉。要麼,找個廣場。

三、廣場實操

沒有了牆的幫助,就只能靠自己的腦袋(意識)和身體(潛意識)的對抗了。

沒有了牆扶,怎麼上車?根據角動量守恆,車輪轉的越快,車就越容易平衡。所以給車一個初速度,再跳上車相對比較靠譜,但痛。

雙腳上車後,車會不斷的前後左右傾。人體的自然反應是,當人往左傾倒的時候,身體會往右彎曲,試圖把重心重新調整到車的正上方。這是保持靜態平衡的方法,人會把這一長期習得保護自己的肌肉記憶,在需要動平衡的單輪車上表現出來。人就會不斷左右大幅度扭腰擺手,試圖就重新建立平衡(所以下午回去,腰痛的要命)。但是車也會大幅度左右搖擺,當幅度大到無法再修正的時候,失去平衡,被迫跳車。這是身體的表現。

但物理告訴我們,在運動的車上,當車往左傾倒的時候,人更應該順勢往左傾。這樣車就會向左轉彎,做圓周運動,產生相對人體向右的離心力,把人重新拉回平衡位置。(以地為參考系,對應的為向心力)

學平衡車的過程,就是一個自己腦袋不斷的說服自己身體的過程。當有一刻,身體接受了腦袋的想法,車就學會了。就相當於男的問女的,做我女朋友好不好?此前他所做的所有準備,成還是不成,就在那一瞬間。

如果成了,值得高興。

如果不成,不要放棄。

如果,你還熱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