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至,粽香萬里丨一起來了解端午習俗吧!

端午傳統節日清芬蘊瑞陽粽葉迎淡幽

年年粽子香,歲歲端午情

如今

端午節

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了

它還承載了

中國厚重而豐富的傳統文化

代代相傳,影響久遠

在全國即將歡慶端午節之際

就讓我們來細細品味一下

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吧

端午節的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日、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端午節是起源於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因為楚國首都郢都被秦國攻破而投汨羅江而死。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的孝道等說法)。

端午的“端”字本義為“正”,而“五”為中。《易經·繫辭上》說,天為奇數,一三五七九,五數相加為二十五;地為偶數,二四六八十,五數相加為三十;天地之數相加就是五十五。天地數之和都是五的倍數,它們的總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稱為“天中節”。它們碰在一起才是“正”,是“端午”,這一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

端午至,粽香萬里丨一起來了解端午習俗吧!

端午節

作為中華傳統民俗節日之一

流傳廣泛、民俗豐富

端午節的習俗自古傳承

內容豐富多彩

帶有濃郁的地域特色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從南到北,由西到東都有多彩的節日特色,賽龍舟,觀海潮,祭蛇神,驅毒荼,燒五毒,包粽子,蒸米飯,喝雄黃酒,戴香包…在全國各地端午過得都紅火多彩。

端午至,粽香萬里丨一起來了解端午習俗吧!

吃粽子

粽子是中國傳統的節慶食物,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作為祭祀祖先、神靈的祭品出現,到了金朝的時候才成為了端午節的節慶食物。民間傳說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投江的屈原的。

端午至,粽香萬里丨一起來了解端午習俗吧!

踩露水

端午這天早晨,人們領著孩子踩露水,到野外生長艾草的地方用手輕輕沾上艾草上的露珠,先給小孩擦眼擦臉,據說艾葉露水可以明目醒神和美顏,擦洗後這一年大人小孩都會百毒不侵。

端午至,粽香萬里丨一起來了解端午習俗吧!

戴花繩

就是用五彩線合擰成花繩,用中藥配製好的香料把花繩揉一揉便會留有香味,在端午這天給大人和小孩都戴在手腕,脖子和腳腕,有驅毒驅蟲的作用,也有小孩戴花繩招來吉祥的說法。

擦雄黃

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很容易上火,受熱毒侵犯,端午這天都習慣給大人小孩的耳孔,鼻孔等擦上雄黃酒,一是雄黃味刺激醒神,使人輕鬆。二是雄黃有殺蟲殺菌特效,擦上後驅蟲殺菌。

端午至,粽香萬里丨一起來了解端午習俗吧!

額頭畫王字

端午這天用雄黃在小孩的額頭眉間畫一個王字,寓意王者為上,百毒不侵,避之大吉。另有王者至尊,端午之王會福祿降臨,鴻運通達。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

端午至,粽香萬里丨一起來了解端午習俗吧!

懸艾蒿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殺菌防病。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各民族共同的習俗。同時也有養生道理,比如小兒佩掛香袋、藥浴可減少患外感疾病且不易生痱子。

賽龍舟

傳說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防止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現代賽龍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龍形,畫上龍紋,每年端午舉行競渡,以表示對龍的尊敬,也說明自己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

金谷華夏祝大家

端午節快樂,幸福安康!

以上資訊資料由金谷華夏基金小編轉載整理自網路,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絡小編進行刪除。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