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IAUTO

速度 深度 態度

導|語

2020/05/25

“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是衝刺”,站在河流裡的h事業部,已經時不我待。

文丨Roomy 徐進凱

編輯丨小叮噹

正在遭受美國製裁的華為,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遭遇風浪的華為和任正非,只有一條路可走,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這段話,送給如今面臨著轉型之際的中國汽車製造業來說,亦可。

站在這個等待著被重塑的時代,在草莽中蹣跚起步的中國汽車工業以幾十年的耕耘,與“汽車發明者”、“汽車誕生地”等創造了百年玩法標準的歐美傳統車企巨頭們,站在了同一條河流,等待著顛覆時代。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每一次顛覆創新的背後都擺著一道窄門,門內分著兩條岔路,澆築著熱血,通向了生死。如論是入關者,還是眺海人,都在畢其功於一役,拿出創新,或衝高的勇氣,準備在新時代完成新的使命。

5月6日,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親筆寫下了一封信,發給了東風的員工。“東風已經走過50年輝煌歷程,對歷史最好的致敬,是鑄就更大輝煌,書寫全新篇章……全新的h品牌,託舉著整個東風品牌向上的重任、傳遞著東風高飛的勇氣。”

短短几百字,並無過多濃墨重彩的渲染,但所有的東風人都知道這封信的重要性,決定了東風下一個十年的競爭時代,以h之名。“繼往者,創未來”,6個字的標題,吹響了東風公司進攻高階純電動車的號角。

對於東風公司來說,h事業部的成立,h品牌的高階化向上,是東風公司實現五化重要突破的關鍵組成,承擔東風公司新能源發展的重要使命,唯一能做的亦是像華為那般,“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直面時代,起而行之

從2017年開始籌備,2018年底傳出設立全新高階品牌訊息,到2019年中確認新能源高階品牌,再到2020年竺延風的一封信,東風汽車h事業部終於塵埃落定。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從誕生之初,這個備受業內關注的高階專案,便被眾多聲音圍繞著。一方面是自主品牌衝刺高階的戰績不夠顯著,這是h品牌面臨的大環境之難題。另一方面,在過往的經驗上,東風在高階品牌打造成功率低,風險大是不爭的事實。

現實的難題,擺在了竺延風,和每一位東風人的案頭。h品牌能不能率領東風公司走出叢林,重振整個自主機板塊業務體系,成為東風公司在時代競爭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棋。

“東風公司志在承‘排頭兵’之責任,堅定新能源汽車路線,努力推動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引領和促進新能源車發展。東風公司h事業部,是這個任務的擔當者、實踐者、先鋒者……”竺延風在信中,為h事業部定下了基調,是東風公司超50年造車經驗的積累與新生。

可以說,東風公司畢其50年的造車功力,於此一役。h事業部,被寄予厚望。

作為東風公司智造新事業的承載者,h事業部將承載雙重核心任務:一方面打造高階新能源乘用車產品,引領東風品牌向上;另一方面探索創新管理機制模式,形成自主事業最佳運營實踐。

在接受採訪時,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錚表示,h事業部既不同於造車新勢力的聲浪喧囂,亦不同於成熟車企的轉型路徑,將採用“成熟車企+造車新勢力”創新融合發展模式,被定位為“中國造車新實力”。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既要煥新思維,大膽變革創新,也要腳踏實地,是東風公司運營h品牌的基本路線。在信裡,竺延風將h事業部稱之為擁有新組織、新機制及新商業模式的高階新能源品牌,幾乎是帶著不破不立之勢而來。

變是順勢而為,不變是恪守本源,這是一種專注和力量,深藏在每一位東風人的內心。這一次,東風公司長達50年的創新與堅守,將再次會在h事業部上發揮效應。

運營一個全新品牌絕非易事,尤其是在如今的大環境之下,“還需要一個新品牌”的質問聲迭起之際,“東風做中高階品牌贏得機會在哪?”尤錚不止一次地這樣問過自己。

“我們推出東風h事業部,是綜合考慮了國家新能源戰略、中國品牌向上趨勢、東風集團戰略、高階電動車市場趨勢以及消費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東風公司觀察到,正在高速執行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沒有真正成功的新能源品牌。調研發現,未來新能源發展將會進入3。0時代,使用者需求多元化,全方位解決焦慮時代,原生高階電動平臺的時代……等等成為3。0時代重要的標識。

直面時代,起而行之。

於是,基於充分洞見市場機會和使用者未被滿足的藍海需求,作為首個央企高階電動品牌,宏大而野心勃勃的東風h事業部正式揭開面紗。“備受公司內外關注的h事業部,將在2020年正式走進公眾視野”。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h事業部將成為中國造車新實力,是新實力,不是新勢力。”尤錚的語氣,相當堅定。堅定的背後,是東風汽車50年過往的總結,是整理行囊再出發的信心,h事業部希望成為新能源3。0時代的重要推動者和引領者,託舉著整個東風品牌向上。

h事業部擁有全新組織、全新機制和全新商業模式,獨立運營,不隸屬於任何東風集團現有分子公司。h事業部採用高效、創新、務實、扁平的管理和運營模式,匯聚了國際高階汽車品牌、新能源品牌和國內外一線科技公司的人才,構建了極具創新思維的組織能力,充分整合成熟車企的豐富造車經驗與造車新勢力的靈活創新機制,採用科技公司普遍使用的OKR目標管理法,專案開發則採用了矩陣式並行的開發方式。h事業部的誕生,不僅代表國內大型汽車集團對未來車市的預判,而且也意味著中國車企拿到未來競爭話語權的重要突破。

如今,面向世界的東風汽車,14萬人肩負的使命,已經不再是當初走出十堰大山的羈絆那般單純而青澀,也不是為了自主品牌板塊業務實現突圍所發出的衝鋒號角。面對的舞臺和戰場,是世界,是時代。

過去50年,發生了兩次巨大變革,第一次是70年代的石油危機,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汽車行業整體崛起;第二次,2009年中國登頂全球汽車市場銷售冠軍之後,新興市場開始嘗試承接汽車文明的下一個接力棒。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伴隨著兩次巨大變革車耕耘前行了50年,作為中國汽車市場“開創者”,東風公司在下一個50年的奮鬥目標非常直接:首先成為中國的領軍企業,再成為比肩跨國巨頭的世界一流企業。以“東風h”之名,站在世界的舞臺,中國的戰場,為中國汽車製造業正名,這是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刻不容緩。

“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是衝刺”,站在河流裡的h事業部,已經時不我待。

尋求突破的一根“新線”

在信裡,竺延風將東風汽車進行了一些歸納,“既穩重又熱烈”、“既堅守又創新”、“既成熟又年輕”,這是東風汽車50年耕耘所得,是14萬東風人強烈的文化認同和歸屬感,是東風汽車從蹣跚起步到鼎立前行的發展根本,更是h事業部“站在巨人肩膀”的立基點。

一切似乎都已經準備就緒,但圍繞在h事業部的疑問並不鮮見。尤其是,如何凝聚在改革中受到阻力的東風優勢資源,破解高質量發展的瓶頸,成為向建設卓越東風和世界一流車企邁步的抓手,是h事業部必須先解決的難題。

眾所周知,從經歷2016年曆史新高427萬輛後,東風汽車一直在改革的深水區來來回回,風神、風行、風光、啟辰組成的東風大自主機板塊業務浮浮沉沉,事業單元資源分散,整合一直未見成效,遭遇嚴峻挑戰的經營業績讓內部對改革的疑惑情緒抬頭,東風公司也曾在東風A9專案上鎩羽而歸,斷層許久的人才梯隊建設刻不容緩,最為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50年的車企,東風在國人心中的形象並不清晰……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種種問題,待解,且迫在眉睫。在此之前,東風公司必須先解決自主品牌跛足的麻煩。

“沒有自主,就沒有更廣泛、更深入的開放合作;沒有自主,就沒有未來。”竺延風一直強調,自主發展是公司的中心任務,是建設卓越東風和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在未來一段時間裡,自主事業仍然是東風公司的重中之重。

2020年,是東風新50年的開局之年,也是建設卓越東風和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一年,h事業部肩上的擔子舉足輕重。或許,對抗不確定性,追求強大的魅力就在於此。

“我們決定登上月球,並非它們輕而易舉,恰恰因為它們困難重重。”約翰·肯尼迪在任職美國總統時,這樣評價過美國登上月球的偉大創舉。

從東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東風在產業變革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將自己的命運牢牢地與時代牽連在一起。如今東風汽車所面臨的一系列宏大而迫切的任務與壓力,隨著h事業部的啟幕,徐徐展開,前路絕非坦途。

“我們從不輕易放棄一個創業機會。只有不斷的突破、嘗試,才能找到最佳路徑,唯有如此,才能積累到經驗和實力。”在風雨兼程的磨合當中,東風汽車繼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那根線,h事業部顯然是東風汽車尋求突破的一根“新線”。

“透過h專案,我們要搭載更多新技術,研究新的研發模式,原生平臺上出一臺車的一個成熟車企下的造車新實力,同時要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尤錚在採訪中透露,h事業部以數字化為基石,將探索創新商業模式,以目標使用者為中心,打造魅力產品、塑造獨特品牌形象及構建創新銷售模式和生態服務,以確保首款車型成功上市。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經過調研之後發現,第一批購車使用者選擇的價位集中在12萬以下,而第二批則是在14萬以上,往中高階發展的趨勢明顯,15萬以上的市場,全是合資品牌競爭對手在佈局,“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消費升級,20-35萬元的中高階市場增長迅速,也只有這個價位的市場能承載未來東風公司的電動化、智慧化技術”。

50年的造車經驗、世界頂級的供應鏈體系和智造體系,穩健發展的實力和人才積累、新五化技術積澱……東風已經做好了以技術創新和品牌為紐帶,整合優秀資源打好品牌向上攻堅戰的準備。

雖然h事業部仍舊有諸多懸念和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款車型將會成為種種優勢的集大成者。

是競賽,不是競爭對手

“人們之所以不願改變,是因為害怕未知。但歷史唯一不變的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說得透徹。

回望過去,幾乎每一次巨大的技術進步和管理革命,都會誕生下一個偉大的的名字。“五化時代”的撕裂與變革襲來之際,簡單的幾何累加甚至無法抵擋眾多跨國汽車公司的中國攻勢。在野心和未來面前,諸多在汽車製造行業闖蕩了幾十年的前浪,再次將自己翻湧成了“後浪”。

“過去,高階車市場被合資以及進口品牌所長期佔據,自主品牌需要擺脫這方面的壓制,透過多元化市場的探索來提高自身的產品競爭力。”沒有選擇,中國品牌一定要向上發力。

再加上,隨著技術與產品進步,原有的成長邊界被打破,五化時代,以特斯拉、蔚來的新造車實力的橫刀立馬,傳統車企被逼迫著、推動著,加快尋找新的生門。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潮汐的力量,決定浪花的形狀。傳統和新勢力兩條線的蓄勢衝高,賦予了中國汽車最佳的改變機遇,高階向上勢在必行。最近一輪自主品牌的高階化之行始於2016年,傳統領域有WEY、領克與紅旗,新勢力代表車企為蔚來汽車、小鵬等,擺在這些車企面前的,是渺茫與希望交織、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未來。

“汽車品牌向上,中國汽車產業強大,是每一個汽車企業、每一個汽車人的責任和使命,“我們需要大家一起戰鬥”,尤錚表示,h事業部和各大自主品牌是夥伴不是對手,是競賽不是競爭,將會一起攜手引領中國品牌向上。

隨著中國汽車品牌一路向上,開始和外資品牌價格短兵相接,中國車市被拖向了新的戰局。一時間,生存與死亡之間的界限深刻了許多,自主品牌的高階化之路走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艱難。

北汽的ARCFOX在理想和現實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小鵬也好,蔚來也好,都是一路走一路滴血,面對愈加嚴酷的大環境,多次衝高卻鎩羽而歸的東風該如何趟過這條艱難的路途?

東風公司也曾在東風A9專案上鎩羽而歸,目前旗下擁有4個自主乘用車品牌,大部分產品均在15萬元區間。既無高階品牌運營基因,又在新能源領域表現平平,“姍姍來遲”的東風h事業部能否在智慧化、電動化的時代變革中脫穎而出?

燃油乘用車上存在的技術儲備轉化為產品出現滯後、脫節的情況,h品牌進軍新能源板塊,從技術到產品的轉化效率如何提升?如何讓技術內驅力轉化為生產力,是東風h事業部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第一款車型將要面臨的市場難題。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問題明顯,然而,亙古不變的道理放到現在依舊有用,“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再艱苦的市場也會有成功者。”在智慧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風口切換跑道,唯有以技術來驅動全產業鏈的升級與創新,這亦是東風打造h事業部的底氣所在。

早在19年前,東風集團就成立了東風電動車,致力於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具有完整的三電開發及試驗驗證能力,憑藉二十餘年積累,東風汽車的新能源核心三電技術一直走在行業前頭。

從2016年開始,智新科技在在三電系統進行了全價值鏈的佈局,除了東風自主品牌,還為集團內部的東風日產、東風本田配套,外部則為眾泰、吉利、北汽福田等企業供貨。

車聯網方面,2019年東風已經開發完成集團統一的車聯網平臺(DCVP),2020年將持續開發,並賦能WindLink人工智慧車機系統迭代升級。按照東風2020年規劃,乘用車領域L3級別自動駕駛車輛將SOP。

技術在手,能否與東風公司現有資源實現無縫對接,無疑是東風h事業部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環。這是以尤崢,h品牌CEO&CTO盧放、CBO雷新等組成的70後、80後高管團隊所要拿出的硬成績,也是必須完成的時代使命。

蘇軾曾在《新城道中》所書寫,“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帶著富有創新符號的傳承,東風h事業部已然踏腳前行。

THE END

東風h,從何處來向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