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德性的品質——以適度為原則,過度與不及都不好

一個人的選擇與他的品質的善惡有關。而我們所作出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們的品質,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品質。

品質是以往行為不斷積累積澱在個體身上,所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傾向,—個人和他的行為是同一的,判斷一個人也就是判斷他的行為。判斷一個人的德性和惡的依據,是他在具體環境中的具體行為,德性就是維持一個充當某種角色的自由人的那些品質,德性就表現在他的角色所要求的行為中。

亞氏把德性分為道德上的德性和理智上的

德性,道德上的德性透過習慣性的行為養成,理智上的德性透過教育養成。在希臘語的用法中,“倫理的”是指透過習慣獲得的品性、品質。

這就是德性的品質——以適度為原則,過度與不及都不好

這就像工匠打磨鐵器,打磨過度則太薄而易斷,打磨得不夠又會使鐵器太鈍。好的工匠心中都會尋求這樣的適度,德性也一樣在尋求適度。

德性是與我們的感情和實踐相關的,而在感情和實踐中就是存在著過度、適度和不及。在情感方面,勇敢被定性為適度,魯莽和懦弱則被定性為過度與不及;節制被定性為適度,放縱和冷漠則被定性為過度和不及。

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對合適的人或物、出於合適的原因、用合適的方式去體驗這些感情,就是最好的情形。這就是德性的品質——以適度為原則,過度與不及都不好。亞氏說,正確的方式只有一個,而錯誤的方式卻是多種多樣的。德性就是一種適度的品質。

這就是德性的品質——以適度為原則,過度與不及都不好

我們的道德德性並不是生下來自然而然就有,因為自然天生的東西不能由習慣改變。就好像石頭的本性是向下墜落,我們不能透過把它往上拋無數次而改變這一本性;就好像火苗本性是往上的,我們也不能把它訓練成向下的。

固然道德德性的養成並不是自然的,但它也並不是反乎自然。自然本性給了我們去接受或學習某種德性品質的能力,但我們要透過習慣去完善這種能力。

首先自然賦予我們的能力會在成長活動中被激發出來,例如我們的感覺,我們是天生就有感覺的能力才去運用感覺,而不是先使用感覺才得到感覺的能力。而道德德性是因為我們先去使用了它們,而後我們才獲得它們。

這就是德性的品質——以適度為原則,過度與不及都不好

其次,德性的養成和喪失都是基於同一個原因。這類似於我們中國的古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例如好演員和壞演員都是因為演戲而產生好壞之分;面臨同樣的危機,有人成為勇敢的人,有人成為懦弱的人。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人在實踐時是什麼樣的表現,他就具備什麼樣的品質;而品質是由長期的行為習慣養成。所以從小的習慣養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決定了我們將來的品質。

品質的養成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們自願的。亞氏認為人的品質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了。他以人的健康為例說明了這個問題。

這就是德性的品質——以適度為原則,過度與不及都不好

一開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良好取決於人們自己,人可以透過鍛鍊強身健體,也可以透過不好的作息習慣來敗壞身體;可一旦身體被敗壞了,想要再次變得像當初那樣健康就不太可能了,至少是非常難得,因為那個時候的身體狀況已經不能由人們自己控制了。就像被丟出去的石頭、潑出去的水,還能再原封不動的把它們收回來嗎?顯然不能。

亞氏想要說明的是壞品質一旦形成,就算當事人再怎麼抗拒這些壞品質,也無能為力。我們已經說過品質由習慣養成,當一個人的行事習慣就是那樣的,而且一直是那種行為方式,想要去破除它,確實非常難。

這就是德性的品質——以適度為原則,過度與不及都不好

人的理性思考能力,也會因為壞品質的形成而受到損害,最終他的理智難以控制壞品質的發展。這正如我們的俗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逐漸形成的壞品質,造成了當事人對善惡概念的判斷變得模糊,從而使得他難以辨認真正的善,也喪失了對行為的好壞的判斷力。

當然,品質一旦形成雖然很難改變,但並不是不能改。一個具備良好品質的人因為家裡突遭變故等原因,而染上某種惡習的事情也是有的,但這種事畢竟不是常態。

一個具備壞品質的人,也可能因為親人去世等原因而下定決心改變自己,但要改變肯定是很難的。所以如果有“浪子回頭”的情況,那必定是非常難得的,也會得到人們極高的評價。

亞氏在《範疇篇》中也說過,如果給一個壞人介紹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維方式,他可能會有些許改進,也許是一點點改變;但只要他有所進步,並且不斷積累,那麼他就有可能完全做出改變,甚至做得更好。

從一個壞人變成一個好人是難能可貴的,值得人們的高度讚賞。因此,亞氏的觀點是人的品質是穩定的,因為一個由長期行為習慣養成的品質並不會輕易改變,“但亞里士多德沒有排除品格或品質改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