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總是很悲觀,憂鬱,要怎樣控制和改變?

不改變很好呀。生活下去,一直到老。活在自己的思想裡面一直不是很好嗎?

從小到大總是很悲觀,憂鬱,要怎樣控制和改變?

下面的真實的例項來說下,她的生活一直在我的視線裡面,現在60多歲了,小時候家裡面很窮,就靠著家裡的一份三畝地大家糊個口,又是家裡的老么女,備受疼愛,就是農活忙水深火熱,她都不搭把手,而且在貧寒的家境裡,父母勒緊褲腰帶一直供她上完高中,在那個年代裡面在大多數的家清貧的時代裡高中生是鳳毛麟角類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她就是一直的悲觀有自卑,高考落榜後,一直閒在家裡,心情鬱悶下,身體不調長出滿臉的青春痘,這下對於她來說就是雪上加霜了,躲在家裡不出去,看不得別人的閒言碎語,就躲在炕頭繡鞋墊。

從小到大總是很悲觀,憂鬱,要怎樣控制和改變?

就是農活在忙她都不搭把手,也不燒口熱乎水,一要下地幹活就是頭暈,心口痛。這樣的情況下,老好人的父母就一直遷就著她 ,兄弟姐們一直讓著她,當小嫂子進門後,她這個樣子人家不慣著她了,自己著急了,開始找物件,時不時躲在姐姐家裡去,幸運的是她找的婆家也是一個兄弟多的貧窮家庭,好的是家裡人很和睦,婆婆特別善良。結婚後對她照顧很好,第一個女兒出生後,因為小嫂子的原因很少回孃家,在婆家裡因沒有姑娘的女孩子沒有被家裡人嫌棄,一家人的寵愛,活計一類的都沒還是不幹,去姐姐家也是姐姐來接,或者是他的侄子騎腳踏車來接;或者是夫家裡的兄弟騎腳踏車來送,到姐姐家裡後,她就一件事情,照管好自己的孩子,那個事情都不做,絞水,生火做飯都是姐姐的事情,在姐姐的照顧下,在婆婆的愛護下,孩慢慢長大了,婆家的兄弟們也開始長大了,一個個娶親生子,在能力強大的婆婆也操持不來一個大家庭了,分家過日子,在一大家的努力辛勞下建起了屬於她自己的小院子。

從小到大總是很悲觀,憂鬱,要怎樣控制和改變?

自己閉門過日子,丈夫出門努力賺錢,她在家裡安心過日子,第二個女兒也出生到來,家裡的開銷日益增加,他就開始各種的胸悶,頭暈,不能見風吹,不能用電磁爐類的電器,幾乎不間斷看病求醫 ,一直在折騰的路上,二女兒跟隨她的的性格,體弱多病,怕生人,不愛說話,沉悶不語,老實寡言。家境也是以如既往的貧寒,她的二女兒在家裡的教育下上到大專畢業,因為傳統思想的原因影響下給老二招了一個上門女婿,上門女婿開始勤勞肯幹,家裡裡裡外外都開始打理、幾年時間裡家裡面貌開始變化,生活開始有起色,然女婿開始看不起一家人的隨遇而安,懶惰散漫,話裡話外就是嫌棄她們夫妻兩個,言語中嫌棄她們這樣生活態度,不時發生矛盾,女兒當然心疼自己的家人,一來二去家裡開始爭吵,女婿不出撫養費了,小兩口意見分歧,兩人鬧起離婚,她看到這樣的情況下,自己搬離分開住,60歲的年紀才開始出去打工,現在填補家用,休假時間都不敢浪費了。

從小到大總是很悲觀,憂鬱,要怎樣控制和改變?

這就是個縮影,不是不報是時候不到,時候一到必報,她的問題已經影響的孩子的身上了,她自己也是悔恨不已,那大家說要不要改變,和調整尼 ?

我們要走出自己舒適圈,去學習接受外面的世界,先要鍛鍊自己的體魄,健全自己的心智,鍛鍊體魄能增強身體免疫力,增加氧份,才能有個健康的身體,細胞活躍度才能起來,人就能積極向上,有精力去看書,接受陽光事物,主動接觸正向的人群,為自己設定目標改變自己的思維,正向,正語,正思維!

從小到大總是很悲觀,憂鬱,要怎樣控制和改變?

就像大學裡曰:欲齊其家著,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著,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著,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著,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從小到大總是很悲觀,憂鬱,要怎樣控制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