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無為是人生的一種態度

在我們意識裡,無為代表的是一種消極的、無可奈何的人生態度,而有為才是積極解決事情的方法。所以失戀後,我們的第一情緒往往就是憤怒,要去問個明白,透過各種行為去破壞或者去挽回。然而只有在自己真正平靜的時候,才是真正放下,真正釋然的時候。當你放下一件事,心裡不是說由一種壞的情緒變成了好的情緒,而是根本沒有情緒,彷彿一切已經跟你無關,這才是真正放下了,解決了。

《道德經》無為是人生的一種態度

照這樣看來,無為和有為到底哪個才是逃避,哪個才是積極呢?我們當然要用效果來評判了。有時候,再痛苦的真實也比虛假的繁榮要好受得多。 作為我國傳統道家的始祖,老子的思想源遠流長,其思想的主線——“無為”,是他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之一。“無為”並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樣,是一種消極避世的思想,正相反,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宋錫同在《無為之境——〈老子〉無為思想的有為價值》中說:“在《老子》思想中,‘無為’指基於天道的自然本性,順任萬物的本性無心而為,不是無所作為的‘不為’,而是要人在遵循事物自然固有本性的前提下因應善為”,最終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最高境界。

《道德經》無為是人生的一種態度

首先,“無為而無不為”。老子說的不為,並不是讓你真的什麼都不做,縮在家裡等著事情自己變好,也是要有所作為的,只是老子的無為人生觀,是要讓人們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順應自身的本性和萬物的天性,不刻意去做違背道性的事情,不損害他人的利益與自由,使人與人之間沒有紛爭,用一種平等而無分別的態度去對待世間萬物。

《道德經》無為是人生的一種態度

其次,老子的“無為”還表現在倡導社會的多元價值觀上。“存之非求,我自不動,如此而已;人擇非己,我自不顧,如此而已。若心已見,卻放而任之,悔也;若機已臨,卻望而豫之,枉也。”這句話正是對“無為而有為”的最好註解。

《道德經》無為是人生的一種態度

不刻意地去追求成功,同時用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失敗,“不歧不逆不悔不枉,順其自然,從心所欲,不逾矩”,從而隨心所欲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老子提倡的無為人生態度,也是要求人們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敢於不理會外界的紛紛擾擾,勇於迴歸自己的內心世界,面對真實的自我,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