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01

辦公室新來了一個小夥子,做事勤勤懇懇,眼裡有活,為人也誠實正直。

有一天,他卻苦惱的說,他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快承受不住了,難道他不適合這份工作嗎?

我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這個年輕人剛剛加入公司的時候,態度謙虛,辦事主動,大家都誇他吃苦耐勞有前途。

慢慢的,他越來越在意別人對他的評論,每天小心翼翼的工作,生怕某一件事做不好,就落人口實。

於是別人說什麼都聽,讓他做什麼都做,可是後來發現,人們只不過覺得他好說話罷了。

他人的評價成了工作的準繩和標準,讓他無法忽視,一旦拋開了他人的評價,就會“沒有主見”,寸步難行。

確實,在意別人的評價是生活中困擾很多人的問題。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句談笑,一個動作而心神不安,思慮重重甚至寢食不安,換句話說,很多人都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比如,趁著新年做了個髮型,自己挺滿意的。

但是一旦有人說:

“還是你以前的髮型好看,現在的不適合你”,或者別人什麼都沒有說就是多看一眼。

你就開始後悔,為什麼當初要換髮型。

楚霸王自刎烏江的故事家喻戶曉。

十面埋伏之後,項羽損失慘重,但也並非毫無機會。

當時的烏江亭長把船停靠在岸邊,等候項羽,勸項羽說:“江東雖然小,也足夠稱王的,希望大王急速過江。

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這,也渡不了江。

項羽想到當初跟隨他的江東八千子弟,如今竟無一人生還,羞憤難當,即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他,依舊擁他為王,他也沒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

於是,他帶著剩下的二十六名楚兵繼續拼殺,最終寡不敵眾,含恨自刎。

我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可以說,因為畏懼面對江東父老的同情或責罵,項羽選擇用死亡去逃避。

過分在乎別人的評價,到最後,卻變成了作繭自縛。

因此,我們要弄清這種心態的成因,才能跳出“他人評價”的牢籠,實現工作生活的心態自由。

02

科學研究表明,過分在乎他人評價的心理,本質是“自我”的缺失,也就是把他人的評價直接等同於自我價值。

這很大程度上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一般來說,剛出生的寶寶沒有“自我”意識,不知道自己是誰,只能從外界來獲取資訊。

他需要從最親近的人的眼睛、聲調、行為來確認身份。

當然,這裡最親近的人基本上指的就是媽媽。

如果媽媽的撫摸擁抱充滿快樂,眉目帶笑,寶寶就會認為自己是好的。

而如果媽媽的行為充滿了不滿和抑鬱,甚至是憤怒和冷漠,寶寶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

這個階段的嬰兒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東西,哪些是媽媽的東西,在心理學上稱為“心理未分化”。

事實上,每個人都存在心理未分化的部分,但“我”的感覺凝聚越實在,個人的自我評價就會越安全和穩定。

就如同前文提到的小夥子,他的心理就存在較為嚴重的“自我”缺失,雖然外表已經成長為成人,心理某些部分的發展卻仍然固著在嬰幼兒期,有被看見、被理解、被確認的需求。

所以,他一直在尋求認可和誇獎,一旦外界評價關閉,他的行為就會受到影響,變得失調。

其實,有一定閱歷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是否獲得他人的認可並不完全取決你的所作所為,有時候,更多的是取決於對方有沒有“認可的能力”。

我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拿破崙在一次騎馬打獵的時候,路過一條河,河裡有一個人失足掉水裡了,他邊撲騰著喊救命,聲音悽慘。

拿破崙從馬上摘下槍,對著那人瞄準,很冷靜地說,我喊三聲,你再不從河裡邊爬起來,我就開槍打死你。

說著一槍打去,故意打在那人身邊,濺起一串浪花,子彈讓水裡的人忘記了溺水的可怕,他使出全身的力氣奮力的向岸上劃,終於脫了險。

而拿破崙看他已經沒事,掛上槍,徑直走了。

面對別人的質疑,拿破崙說,那河水並不寬,憑那人在水裡撲騰的樣子,他是有能力自己解決這個危機的。

如果我去幫他解決了,他一輩子都會形成一種依賴,在平庸的人看來,這是獲得一個感恩的機會,在高尚的人看,這是一種對別人生命意志錘鍊機會的剝奪。

所以我選擇了幫助他激發他的潛能。

那麼,在被救的人看來,他會認為拿破崙是“見死不救,落井下石”的壞人,甚至對拿破崙懷恨在心。

由此可見,好與不好,也不一定是當事人說了算,畢竟相互認可,也需要“知音”。

03

話雖如此,生活和工作中還是會遇到不同的人,也會收到不同的評價和聲音。

這時候,明白以下三個原則,會幫助你突破困境。

我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1.重要的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又叫巴萊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

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部分,也就是說大約佔20%;

而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重要性遠不及那20%。

在生活中,二八法則無處不在。

20%的人用脖子以上來掙錢,80%的人用脖子以下賺錢;

20%的人愛爭氣,80%的人愛生氣;20%的人正面思考著,80%的人負面思考著;

20%的人做事業,80%的人做事情……等等

可見,決定事情結果的只是關鍵的少數,所以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到最重要的20%上,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迎合所有人的評價。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只有在乎你的人,才會希望你變得更好。

去年,《千與千尋》再次在國內上映,許多人紛紛評論,十幾年過去了,發現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是無臉男。

我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他在懵懵懂懂中被世界同化,發現袒露真心很容易受傷,於是帶上了沉默的面具;

發現與眾不同很容易被誤解,於是變成了沒有自己面目的無臉男。

他想用金錢填補一切,包括愛、寂寞、同伴,所以他捧著金子出現,大鬧一番。

但是遇到了千尋,他改變了。

直到最後,他吐出了貪婪,收穫了朋友。

這世界來往過客,若討好所有人,就討好不了任何一個人。

2.懂得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俞敏洪說過:“付出與回報往往不是同時性的,會滯後很長一段時間,只有那些能夠堅持付出,不求當下回報的人,才能在未來真正享受到豐厚的回報。”

要明白他人的評價,不過是成功路上的過眼雲煙,起到關鍵作用,仍然還是自己的心志。

坦然面對現實,用平和的心態看待一切環境,堅持自己的目標才能突破“他人評論”的牢籠。

我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3.在真理中發現自我和自由

讀書,是獲取真理的捷徑,越是忙碌,越需要安靜下來,從書裡得到智慧,凝聚自我價值。

股神巴菲特每天絕大多數的時光,都是獨自一人的在自己的書房或者辦公室靜靜的度過的。

每天他會按時起床,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財報和書籍。

他的辦公室沒有電腦,沒有智慧手機,只有身後書架上的書籍,和一桌子攤開的新聞報紙。

而他每天就坐在那裡閱讀和學習。時光靜靜流逝,他從年輕人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六十年如一日。

他的合夥人查理·芒格曾經評價過:

“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而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站在前人智慧的肩膀上,格局和境界會得到拓展,看待外界的評論也會更理性,而生活也會更自由。

你再好,也有人說三道四。

既然無法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那就安心做好自己,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