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過不好這一生,都源於內心那個小孩?

朋友L跟我分享了自己前段時間去看心理醫生的事情。

L就是現實中被稱之為“扶弟魔”的那一類人。在她的認知中,照顧弟弟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

弟弟沒錢了,她二話不說就給錢;弟弟結婚,她一手操辦,還出資幫他購置婚房。

一直到丈夫和婆家忍無可忍,夫妻因此爭吵不斷,婆婆甚至說她倒貼孃家,不顧自家,把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全都拖著“伺候”弟弟了。

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去看了心理醫生。

在諮詢師的引導下,L回憶起了自己的小時候。自小起,她在家裡的重大任務就是照顧弟弟,照顧不好,就會被媽媽責罵,照顧地好,父母就會給她好臉色。

所以她從小就認為,只有弟弟好,她才會好。

一直到她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仍然把滿足弟弟的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

L的狀況,讓我很自然就聯想到最近剛看完的一本書——《與內在小孩和解》。

多少人過不好這一生,都源於內心那個小孩?

很多成年人的行為,甚至是潛意識的行為,都源於童年的一些不好的經歷。

這些經歷在成年後的我們看來,或許並沒有什麼。然而在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卻對我們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深刻體驗。

可能是恐懼、委屈、孤獨、自責、羞愧、挫敗、失望等等,而深層次的原因,則可能是被拒絕、被否定、被斥責、被冷落、被忽視,甚至是被虐待。

而那個時候弱小的自己,無從也無法面對,只能選擇順從、逃避、麻木,甚至是選擇性遺忘。

但內在那個“小孩”並沒有消失,直至我們長大成人後,在我們遇到的一些事情上面,在某個觸發點上,那被深埋的記憶輻射出難以自知的能量,影響和左右著我們的成年生活。

人們習慣稱之為“童年陰影”,或者“童年創傷”、“原生家庭影響”。

《與內在小孩和解》就是由原生家庭及童年創傷療愈專家唐明剛老師所著。透過“內在小孩”的視角,闡述了童年創傷對於一個人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為了便於大家瞭解本書的內容和結構,我梳理了思維導圖如下:

多少人過不好這一生,都源於內心那個小孩?

本書思維導圖

之所以推薦這本書,還是因為聽到看到甚至接觸到太多的,揹負著童年傷害負重前行的人。

都說

“小時候被愛,是一個人一輩子的鎧甲。”

但在我們的周圍,又有多少夜深人靜懷抱內心的小孩熬過漫漫長夜的人?

儘管如今心理諮詢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和應用,然而,那只是輔助和引導,

能夠真正拯救自己的只有我們自己。

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就是為了能夠幫助大家認識內在的自我,去重建生命價值,找回自我掌控的感覺。

而我,也透過這本書,似乎理解了很多人很多事,也嘗試著窺探了自己內心的小孩。

01

透過“魚缸”,看清那些相愛相殺

童年創傷會形成「自卑特質」,而每個自卑者的內心,通常會有兩個

「自我」:

一個是內化的養育者,也稱為「內在父母」;

另一個是被壓抑的自己,也稱為「內在小孩」。

這兩個「自我」在內心裡的互動,會讓我們呈現出幾種典型的自卑特質,分別是

焦慮矛盾特質、被動控制特質和逃避退縮特質

焦慮矛盾特質

究其原因,是兩個

「自我」

的對峙。“內在父母”想要強迫控制,而“內在小孩”就極力反抗。

那些成長在充滿控制的家庭環境中,經常被指責、批評、貶低的人,他們的心裡就埋下了自卑的種子。

《與內在小孩和解》

這讓我想到電視劇《小歡喜》裡面的女孩——喬英子。

她可以說是典型的焦慮矛盾特質。父母離異,由強勢的母親一直在身邊打理一切,對她的學習絲毫不懈怠,為第一名還是第二名焦慮不止。考好了是一片溫情,退步了就是愈發嚴格的管控和限制。

而這樣的孩子天性中帶著“倔強”的部分,會在某個時刻,滋生出與父母“對抗”的能力。於是,和養育者之間就容易處於一種“相愛相殺”的狀態,體現出矛盾的特徵,既合不來又分不開。

他們在遭遇重大挫折的時候,挫敗和孤獨感會激發出他們的自卑反應。而這種自卑又往往以抑鬱、焦慮的形式呈現出來。

我們看到電視劇裡的喬英子最後幾度想到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對抗母親的控制。

然而,即使這樣的孩子用麻痺自己躲過了衝突期,在成年之後也會難有真正交心的朋友,在親密關係中也會不自覺地表現出較強的控制慾。

因為,他們害怕失去,堅強獨立的軀體裡,藏著那個脆弱無助的“內在小孩”。

多少人過不好這一生,都源於內心那個小孩?

被動控制特質,

在這類人的內心裡,自己是不重要的。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朋友L。

他們從小生活在養育者“有條件的愛”裡,養育者以“愛”為要挾,利用孩子對愛的渴望,控制他們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這種強烈的控制下,孩子的內心就產生了“核心信念”。即我是不重要的,滿足父母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達到父母的要求,我才有資格活著。否則,我的存在就沒有任何意義。

《與內在小孩和解》

這種型別的自卑者,容易自我迷失,會把父母的意志內化為”自我意志“。而當他們長大成人後,也更願意把自己的不順歸咎於命運、世道和運氣等等。

逃避退縮特質,

是“內在小孩”躲避“內在父母”的狀態。

這種自卑者,往往很早就在極其不安全的環境裡,學會了察言觀色,敏感、敏銳,善於揣摩他人心思。

為了逃避父母的壓力,他們習慣性退讓,渴望獨立以擺脫原生家庭的壓抑。

而這種人往往有著”討好型人格“,只有在被接受、需要和讚賞的時候,才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而一旦不被接納和認可,就會表現出極度的痛苦和失落。

02

對外界有多恐懼,對自我就有多憎惡

然而,我認為在實際當中,一個有著自卑內在,甚至出現心理扭曲的人,往往是幾種特質的混合體現。

比如,剛剛被宣判了死刑的弒母案主角——吳謝宇。

認真看完吳謝宇案的庭審細節,陷入無盡沉思。

不得不說吳謝宇是一個學識廣博,且邏輯清晰的高材生。庭審上自行辯護和回答問題,都有條不紊,還數次提到看過的書籍和電影。

如果不是扭曲的心理犯下如此殘忍的罪行,大機率會是一個能給社會,家庭和自己帶來無限榮耀和利益的人才。

可惜可憐可恨……

多少人過不好這一生,都源於內心那個小孩?

然而越是沉著冷靜有條理,越發讓人對他的冷血感到透脊背的發涼。

雖然都沒有記錄提到吳謝宇童年成長經歷,但或許記憶深處有被選擇性遺忘的事,才造成了成年後的扭曲心理。

庭審中他幾次提到父親,泣不成聲,而對於被自己殘忍殺害的母親,卻始終平靜而剋制。這讓人不得不細想,他和父親母親之間截然不同的感情。

他強烈渴望得到父親的讚賞和誇獎,自己考全市第二名的時候,父親就為他感到驕傲,而在父親病故離世後,自己考到了全市第一,他覺得已經沒有意義了。

很多資料也顯示父親的離世對他的影響極大。由此或許可以猜測從小到大,他一直以父親的肯定為自己努力的目標。

而對於母親,他表露出來的是幫助她解脫,和父親重聚。實際上或許始終只是將其看做是父親,或只是家庭的附屬品。

在吳謝宇身上,我彷彿能看到本書提到的三種特質的混合體。而本書中提到的對「自我補償的人」的解析,似乎更接近於他:

自我補償的人:強迫自立,對自我要求較高。他們表面強大,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成年後往往能取得一定成就,具備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但內心並不會因此而平安,恐懼和焦慮會一直伴隨著他們。

《與內在小孩和解》

童年創傷、原生家庭或會影響一個人,但每個成年人都應該真正負起對自己人生的責任,與內心的小孩和解,而不是把他當做誤入歧途的擋箭牌。

03

沒有選擇,本身就是一種選擇

我們注意到,現如今,聲稱“社恐”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社恐”即社交恐懼症的簡稱,隨著網路和虛擬社交的日益普及,很多人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的社交技能反而越來越薄弱。

“社恐”的人,最擔心和害怕的場景就是“社死”(社會性死亡的簡稱),我理解為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發生尷尬之事而無地自容。

其實,真正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往往都是內心自卑,不肯走出“心理舒適區”的人。

讓自己置身一個不熟悉的壓力環境,就會感到巨大的危險。而這種危險帶有強烈的失控感,讓人焦慮。

如果在心理醫生的引導下,追溯到童年記憶,那這種焦慮情緒,極有可能就來自於童年時期的我們,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形成的“緊張記憶”。

所以,逃避和退縮是自卑者的“心理舒適區”,因為只要縮起來就是安全的。而作者把這個

“心理舒適區”比作

是一個魚缸。

自卑者就像被裝在透明魚缸裡的魚,整個魚缸都沉浸在大海里。這個大海就是社會,而魚缸就是自卑者的“心理舒適區”。

他們在減少危險的同時,也失去了與世界互動的機會。

《與內在小孩和解》

多少人過不好這一生,都源於內心那個小孩?

“魚缸”就是防禦保護層,構建起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

而自卑,就是心理防禦機制的副作用。

如果,任由內心的自卑發酵,還會造成

「習得性無助」

,即失去了改變的動力和能力,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對抗命運,不相信自己還可以逆轉人生。

如果我們一步步去研究自卑形成的“心路歷程”,就會理解:

所謂“命運”,不過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穿普拉達的女王》裡有一句話:“人生並不是只有一條路是對的,但你要知道,你必須選一條路。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只是那是一種不該去選的選擇。

所以,能改變命運的,全仰仗我們自己。

你不能

決定太陽

幾點升起,

但能決定

自己幾點起床

最近在影院熱映的《失控玩家》,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靠改變自我認知而改變自我命運的人物——一個虛擬遊戲中的NPC(非玩家角色)Guy。

我們可以把

Guy看做

一個在“童年”(遊戲誕生之初)就被強制定義和控制了的角色——日復一日的重複循規蹈矩的配角人生。

可誰說我們只能當配角?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Guy終於

覺醒,用自己的方式改變生活,改寫人生。

即使他是一個AI人工智慧,即使和他一樣的NPC習慣了麻木的被設定的人生,但不要忘了,只有具備“自我價值感”的人,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認同”,才能重新定義全新的自我!

多少人過不好這一生,都源於內心那個小孩?

《失控玩家》

男主角

Guy

《與內在小孩和解》是一本心理引導之書。

它像是一扇門,開啟我們的心扉,去正視那個躲在黑暗角落裡瑟瑟發抖的“小孩”。

讓我們給他一個愛的抱抱,帶著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要相信,能夠拯救自己的永遠只有我們自己。

讓我們勇敢面對這些,為自己負起責任,把曾經被遺棄的那一部分自己愛回來。

重塑一顆“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