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幾個可以輕鬆提升專注力的方法

前陣子剛剛看過了頗具哲學意味的《活在當下的勇氣》,最近又讀了《呼吸·後退一步》,相比之前,二者都在向讀者傳授生活的智慧,但相對來說,前者那種對老、病、死的透徹分析還是不免會讓人感到有些沉重;

而後者則彙集了很多智者對於生活的精準理解及個人經驗,整體感受還是較為輕鬆的,可讀性也很強。

那麼,在我們讀過大量有關認知及行為分析的原理及一板一眼的方法論之外,有沒有比較輕鬆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活在當下呢?

接下來的一些嘗試,都是我在《呼吸·後退一步》這本書中學到的,希望也可以幫到更多的朋友。

分享幾個可以輕鬆提升專注力的方法

有些人要麼活在過去的回憶裡,因為這樣可以將確定性牢牢地握在手上,要麼活在對未來的幻想裡,還未發生的事情,總是可以讓人充滿期待和幻想,因為它們和現實世界終究還是有些差距的。

還有些人對當下和未來都不感興趣,只是無盡地沉浸在過去中,甚至偶爾還會將過去的回憶進行重置,這樣就可以令自己一直活在已經“被創造”過的成功經歷裡,以此來開解那些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時刻。

我們都知道,很多人無法專注於當下,正是因為他們不能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諸多問題,畢竟面對問題之時,下意識地逃避,是絕大多數人出於本能的不二選擇。

鑑於這一點,我想最先提出作者埃瑪·紐林提供的解決方案。即“不役於物”,就讓我們從這條建議開始討論吧。

① 不役於物

不被物品所綁架,你所處的工作及居住環境也就不會太過複雜。

當人們所持有的物品數量已經超載時,就意味著他們沒有能力去掌控這些物品了。相反,他們的注意力還會被物品所剝奪。以致於無法專注於自己手頭正在做的事。

你對物慾的要求越高,堆積的物品越多,能夠分散你注意力的事物也就越繁雜。

記得《做事的常識》一書的作者甚至會在工作時直接把網路斷掉,當然這和物慾無關,而是為了給自己創造專注的工作環境,而切斷更多幹擾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如果你要想專注於眼前正在做的事,那麼最好是掃除一切有可能成為干擾的物品。比如手機、與眼前工作無關的物品、以及其他雜物。

而埃瑪·紐林提出的建議更多是傾向於行為規範的,這個涵蓋面就更大了,對於生活和工作而言,我們都需要專注,而不只是針對工作。

因此如果你的居住環境中也在遵循著極簡原則,即不被物品所控制,那麼我想專注對你來說自然就不是什麼難事嘍。

② 室內綠化的必要性

你沒有看錯,在《呼吸·後退一步》中被提及,“一份2014年的科研報告表明,與空曠的辦公環境相比,遍佈綠植的辦公室能提高15%的生產力。”

關於這一點,我之前的確毫不知情,我曾經所在的辦公室環境中,也很少見到過綠植。

很遺憾,目前居家辦公的場所中,我也沒有安置任何綠植。因此看到這項研究資料時,我立馬就開始上網搜尋自己喜歡的綠植,希望可以儘快做出嘗試。

綠植象徵著生機和希望,並且會促使人們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分享幾個可以輕鬆提升專注力的方法

同時也會增進人們的思考力及創造力,使人們的靈感在當下找到落地、執行的動力。

不過在具體植物的選擇上,還是要根據自己對色彩搭配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來決定,比如有些植物對寵物是不夠友好的,家中養寵物的朋友還是要謹慎一點。

再比如,對於不同植物散發出來的氣味,你可能需要實地考察一下,才能做出判斷。

畢竟植物也是生命,輕易做出決定,對於植物本身,也不是那麼“公平”哦。

③ 在烹飪的過程中,更容易收穫正念或心流體驗

製作美食的過程會令人感受到自身的創造力,尤其是像意麵這樣的食物,因為其製作過程充滿了挑戰性,揉麵、切面、塑形等等,反反覆覆的操作步驟,讓人無暇顧及更多的雜念。

由於兩隻手沾滿了麵粉,也很難再去碰手機,或是刷其他容易讓人上癮的軟體等。

當你一心只想把眼前每一個重複性的步驟都做好時,自然也就收穫了心流體驗。

我記得之前一些有關生活方式的書中頻繁地看到這樣的觀點,即每天堅持做家務的人,會更容易變得與人為善及專注。

其原理之一大概也和其重複性的操作步驟相關。而除此之外,把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看著房間每個角落都齊齊整整,也會起到一部分淨化心靈的作用,並且深刻感受到秩序的存在。

於是每天持續這樣的小練習,人們就會逐漸寄希望於自己做得每件小事都能越來越專注,甚至開始渴望在一些小事上逐漸建立起秩序,以此來重獲對生活及工作的一部分掌控感。

分享幾個可以輕鬆提升專注力的方法

今天這個簡短的分享就到這,和我以往分享給大家的那種工具型的方法還是有所區別的。

其實書中的很多建議也是有據可依的,只不過這些方法本身會讓人更有想要嘗試的動力。畢竟它不必調動意識力、不會讓人看過之後又陷入無盡的拖延中、遲遲不敢嘗試。

不過就是對一些無用的物品進行斷舍離、掃清對物慾的執念,養些自己喜歡的綠植,以及學習一些帶有重複操作步驟的烹飪食譜等。

這樣毫無強迫性、又可以輕鬆提升專注力的方法,還不趕快試一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