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名著《圍城》,意象解讀,人生何處不圍城?

錢鍾書名著《圍城》,意象解讀,人生何處不圍城?

“城裡的人想衝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圍城”這個意象貫穿著整部小說。

初讀這部小說,覺得有點無聊,它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方鴻漸只是個小人物,他平凡,平凡得和你我一樣,他的經歷也只是個普通人的生活經歷。

細細咀嚼,才覺得此書意象的雋永,一切平凡生活中的歡笑淚光,都在圍城兩個字中。

錢鍾書名著《圍城》,意象解讀,人生何處不圍城?

婚姻是一座圍城,作者借趙辛楣之口說出。正新婚燕爾的方鴻漸深感認同。此時,他已經感到孫柔嘉不是想象中那個單純柔順的女孩子。

他們的婚姻沒有原則性的問題,卻因為家庭背景、經歷、性格的差異,總是接連不斷的小摩擦。這些小摩擦困擾著方鴻漸,也困擾著孫柔家。她努力著想要維護婚姻感情,卻往往適得其反。婚姻是一座圍城,困擾著方鴻漸,也困擾著孫柔嘉。

唐曉芙是方鴻漸心頭的白月光,想起來總是意難平。那麼,如果他娶了唐曉芙,會幸福嗎?可惜沒有如果,兩人已經因為種種誤會和矛盾錯過了。

婚姻是一座圍城,戀愛的過程何嘗不是。每個戀愛物件身上都有優點和不足,愛我的人我不愛,我愛的人不愛我。經歷了未婚妻去世,蘇小姐、鮑小姐、張小姐,唐小姐最後才遇到孫柔嘉,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無奈和矛盾,這就是一座“圍城”。

錢鍾書名著《圍城》,意象解讀,人生何處不圍城?

如果,方鴻漸真的娶了唐曉芙。他們的婚姻生活也會遇到種種矛盾和摩擦,其實這在作者對他們經歷、性格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到。這是另一座圍城,只是作者珍愛唐曉芙,沒有讓方鴻漸娶她,於是她成了白月光。任何美滿生活的背後,都會有外人看不到的矛盾,因此公主和王子結婚了,童話故事也就結束了。

生活是一座圍城。留洋歸來,衣錦還鄉,滿載著家族期許的方鴻漸不得不在前丈人的幫助下,在一所小銀行工作。後來滿懷希望的遠赴三閭大學任教,在看慣了一場場勾心鬥角之後,失望而歸。那些人們還留在三閭大學這座圍城裡繼續生活著。

錢鍾書名著《圍城》,意象解讀,人生何處不圍城?

圍城,他就在那裡,不因為人們的悲觀或是樂觀而改變。圍城是什麼?可以說它是人生的矛盾與困境,可又不僅僅如此,圍城的意象更深厚而雋永。它是一座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說盡了世事的紛紛擾擾。

紛擾的世事,都由一件件生活小事串聯而成,初讀覺得太普通,甚至瑣碎,不明白為何作者描述如此詳盡。細細品味後方知,這就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生活不就是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嗎?飲食男女,都是如此。任何宏大的背景,偉大的事件,都由一件件小事組成。這就是錢鍾書,他落筆小,而且立意深刻,讀來很是親切。

它是一座城,城裡的人看不到城外,城外的人看不到城裡。每個人被困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好似井底之蛙。這座城,是習慣,是觀念,是思維模式,是自我的認知,又是客觀環境。

錢鍾書名著《圍城》,意象解讀,人生何處不圍城?

方鴻漸他們,在去三閭大學的途中,是這群知識分子離底層人們距離最近的時候。用他們的眼看那些農民,那些勞工,那郵局的女職員,那妓女。雖然看到了一個個生活細節,可終究是霧裡看花。

那位打瞌睡的郵局女職員,身穿淡紫色旗袍,她也不曾想過,有那麼兩個知識分子,議論過她,可以是個美人。那些農民,勞工,看著方鴻漸一行人,對他們的認識,又離他們本身,如此遙遠。每個人都奔赴自己的目標,匆匆交匯,對他人留下那麼細緻的印象,已屬於難得。

那麼,和方鴻漸同一階層的人們,也是各有各的心思,理念,目標。他們彼此聯絡,又彼此隔閡。

錢鍾書名著《圍城》,意象解讀,人生何處不圍城?

衝不出去的是“自己”這座城。能衝出去的,不過是“別人”的城,那不過是又進入另一座圍城。好似方鴻漸從家鄉來到三閭大學,又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一層又一層,週而復始。

圍城又是人們心中的期許與掙扎,追求與幻滅。期許,城裡的人期許城外,城外的人期許城裡。掙扎,小人物的掙扎總是被環境消磨。追求,並不曾看清事物本來的面目。幻滅,也許一開始就註定了。

圍城就是生活本來的面貌,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圍城?作者用方鴻漸式的幽默。精緻的淘氣,暗含諷刺的調侃,歡笑中閃著淚光。因為這些淘氣與調侃,好似給平淡的生活,撒上了油鹽醬醋。

錢鍾書名著《圍城》,意象解讀,人生何處不圍城?

圍城(精)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