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創造人生的更多可能

楊絳曾說: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 階下有人在仰望你, 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 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 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我們終其一生,不管遇到怎樣的人,怎樣的事,都是在跟自己較勁,你怎樣看待自己,就會怎樣解決問題,就會成就怎樣的人生。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創造人生的更多可能

01你的自卑與懦弱,原生家庭不背鍋

在時代飛速發展的現今,人類卻變得越來越膽小,“心理創傷”和“原生家庭”兩個詞語,幾乎可以為我們的錯誤買單。

不管是工作不順心,還是婚姻不美滿,都可以說一句“這是以前的某人帶給我的心理創傷”或者“父母不幸的婚姻給我造成的影響”。

雖說“心理創傷”和“原生家庭”確實存在,也會給人帶來一些改變,但是它們卻沒有完全地充斥於我們的生活。導致我們工作不順心、婚姻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只有我們自己。

當你一直藏在“心理創傷”和“原生家庭”的保護殼裡,就永遠無法正視真實的自己,永遠止步不前。你拒絕面對真實的自己,就無法發現自己的錯誤,就永遠沒有改正的機會,生活就會是一潭死水。

唯有把頭從保護殼裡伸出來,才會發現生活原來沒有那麼難,一切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你的世界才會更清明。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創造人生的更多可能

02決定自身的不是過去,而是你賦予過去太多意義

我們會有這樣一種固板思維,比如留守家庭的孩子一定調皮掏蛋、學業不成,;比如離異家庭的孩子一定離經叛道、一事無成……

在遇到這種現象的時候,身在局中的人會埋怨父母,沒有給他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給他做好表率,局外人也會贊同這種說法。

但是,也有很多留守兒童考上名牌大學,也有很多離異家庭的孩子順順利利的長大,擁有幸福的婚姻。所以,生活不是一概而論的,只要自己能夠正確地面對過去,“心理創傷”就不會給我們帶來大的影響。

哲學家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創傷”時曾說:

“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當我們不再把“心理創傷”看得無比重要,那麼它就可有可無,只要我們足夠強大,就能夠跳出父母的包圍圈,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創造人生的更多可能

03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作者講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位年輕男子,常年躲在家中閉門不出,他非常想要改變現狀,但是隻要去到人多的地方,就會出現心悸、發抖的症狀。

出現這種情況,一些心理學的專業人士普遍認定為這是“心理創傷”。他們無法幫患者改變,能夠維持現狀,就已經足夠了。

但是在阿德勒看來,這位年輕人選擇閉門不出,只是因為不願意面對平庸的自己,更沒有“被討厭的勇氣”。

因為他一直呆在家裡,就能夠獲得父母全部的關注和照顧,一旦走到人群中,便會變成微不足道的一員,甚至會將缺點暴露於人前,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平庸和自卑,更是害怕會被他人討厭,導致他越來越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他出現的心悸和發抖的症狀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這是他為了逃避現實和生活,自己給自己造成的壓力。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創造人生的更多可能

結語

有人說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說自卑是人類與世界互動的必然結果,那麼勇氣就是人們在追尋意義人生中的必然能力。它就藏在每個生命體的某個角落,期待著特別的機遇。

不管是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還是缺乏被討厭的勇氣,都是一種自卑的行為。

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名人,在某些方面大多數都會有自卑的心理,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只要我們勇於發現問題,並正視問題,就會創造出人生的更多可能。

電影《中國合夥人》裡面的一句臺詞:如果皺紋終將刻在我們的額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它刻在我們心上。

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我們怎樣看待過去,只要自己不把過去當回事,它就不能掌控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