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錢越多的人,往往越沒有“道德”?原因很簡單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為什麼錢越多的人,越沒有“道德”?那麼一個人的富裕程度與他的道德水平高低有關係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因為人不光有理性認知,還有感性認知。

我們經常看到富人在網上開撕,繼而牽扯出一大堆毀三觀的爛事兒,比如前段時間的吳亦凡“選妃”、王力宏“出軌”、鄭爽“代孕”……這些事情看多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越有錢的人越不道德。

為什麼錢越多的人,往往越沒有“道德”?原因很簡單

那“越有錢的人,就越不道德”這句話到底合不合理?合理的話,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個人認為,存在其合理性,也存在不合理性,就看你如何去看待。

為什麼合理?

首先,因為富人擁有更多的財富、更高的社會地位,相比普通人,更容易面臨道德的拷問。

有一句古話說得好:“飽暖思淫慾”,當一個人不再面臨生活的奔波,不再為金錢、社會地位而煩惱時,就會萌生出各種各樣的其他需求,而這些需求,很可能在“道德”的允許的範圍之外。

為什麼錢越多的人,往往越沒有“道德”?原因很簡單

其次,大多數富人經營了多家公司,面對的規則要比普通人多得多,在眾多規則下,為了獲利,就容易去走一些法律的漏洞,比如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薇婭偷逃稅款被罰13。4億”。

記得有人說過:“富人在原始的積累過程中,就是以暴露本性的醜惡來掠奪資源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也曾說到:“ 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為什麼錢越多的人,往往越沒有“道德”?原因很簡單

所以,相比普通人,富人為了持續獲利,掌握財富,就更容易忽視道德,觸犯法律,暴露人性的險惡。

從這一角度來看,“越有錢的人,就越不道德”,這句話看似也是合理的。

為什麼又不合理?

首先,道德的高低,是由人的主觀意識決定的。

就好比,你去吃火鍋,火鍋店裡白菜可能要賣12元一份。但是,在市場上,一斤才賣四五塊錢,你就覺得商家賣那麼貴,賺了不少錢,這就是不道德。

而站在商家的角度,雖然賣12元,但是,要除去人工、店面、水電等成本,這樣一算下來,可能還會虧本。商家覺得,你沒搞清事實就亂開口,你才是沒道德。

為什麼錢越多的人,往往越沒有“道德”?原因很簡單

所以,道德的判斷標準,根據不同人的立場而有所不同,從這個角度來看,跟有沒有錢並沒有太大的直接聯絡。

其次,有錢人中,有道德敗壞的,也有道德高尚的。而沒錢的人裡,同樣也既有道德高尚的,也有道德敗壞的。在窮人和富人中,這兩者所佔的比例應該趨於相同。

那為什麼沒出現“越沒錢的人,就越沒道德”,而偏偏出現了“錢越多的人,就越沒道德”這句話呢?

因為古往今來,大多數人都有一種仇富心理,富人中一旦出現一個道德敗壞的人,往往更能抓人眼球,引起廣泛討論。

為什麼錢越多的人,往往越沒有“道德”?原因很簡單

而當一個窮人中,出現一個道德敗壞的人時,有些人甚至會覺得情有可原,覺得他們連溫飽都不能解決,做出一些敗壞道德的事情,也似乎合乎情理。

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並不是“越有錢的人越沒道德”,而是弱化了“窮人同樣也有沒道德的人”這一事實。

仇富心理(Hatred of the rich):

指當一些人打破中國人幾千年的“等貴賤,均貧富”歷史夙願,張揚炫富於世時,人們對富貴階層,特別是一夜暴富者所表現出的懷疑、遷怒、嫉妒、蔑視、不屑、憤懣、仇恨等複雜的心理狀態

為什麼錢越多的人,往往越沒有“道德”?原因很簡單

最後,大多數人都認為:富人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因此,更容易受到大眾的監督。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做到遵紀守法,真實繳納每月所得稅款,是應盡的公民義務。但是對於富人而言,除了做到遵紀守法,繳納所得稅款,可能還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比如慈善捐款、賑災捐款等。

所以,這就是,一個富人捐款10萬,卻受到大眾譴責:“賺那麼多錢,卻捐那麼少,太沒道德了!”而一個普通人捐款10萬,就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讚揚的原因。

為什麼錢越多的人,往往越沒有“道德”?原因很簡單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難道真的能說富人就沒道德嗎?從這一角度來看,“越有錢的人,越沒有道德”這一句話似乎也不太合理。

雖然,的確有很多人有錢了,就喪失了道德,比如前面提到的吳亦凡、王力宏、薇婭。

但是,也有人即便有錢了,依舊生活樸素,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周潤發、古天樂。

為什麼錢越多的人,往往越沒有“道德”?原因很簡單

“錢越多的人,越沒有道德”,這句話就像“雙刃劍”一樣,存在兩面性,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就看大家如何去看待它。

- The End -

作者| 湯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