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美麗的不同

眼中有光,臉上有笑,心中有愛,腳下有力,當有人用詩一般的語言向你描述他心目中理想孩子的形象時,你羨慕嫉妒恨的哈喇子是不是已經流到衣襟上了?當自己的孩子張口閉口“還行吧”“差不多”“無所謂”,沒有一頂點活力和熱情,你是不是有一種撞牆發瘋的衝動?

美國瑪德琳萊文在《給孩子軟實力》中指出,不要期望孩子表達熱情的方式跟你一樣。作者家裡和很多人家裡的情況並無二致,吃飯時候的餐桌上是聊天的場所,一家人聚在一起分享一天的見聞和感受,就各自熱衷的話題進行溝通交流,美味與激情齊飛,親情和融洽相合。這樣難得的美好時光刻在記憶深處,不可磨滅,歷久彌新。

每一個孩子都是美麗的不同

作者的小兒子表達熱情的方式,不是和許多人一樣採用談話的方式,而是用一切可見的東西來顯示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家裡有上百個糖果包裝和數不清的樂高積木,他可以隨手拈來,快速地搭出橋樑、支點,還有那些看似不平衡卻奇妙地保持完好造型的東西。作者溫馨提示,如果父母特別喜歡語言表達,就要關注一下孩子除了語言表達之外,是否有其他表達熱情的方式,就像她的小兒子一樣專注於某件事或對某些事物很好奇。

有的孩子有熱情而且善於用語言表達出來,有的孩子有熱情但是不善於用語言表達出來,他用別的方式顯示自己的興趣所在,搞清楚這件事情很重要,否則,為人父母會誤判孩子對生活缺乏熱情,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給原本有代溝的兩代人又徒增了罅隙和隔膜,無異於雪上加霜,使親子關係跌入冰點。

有一名德育專家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美麗的不同”,“不同”是客觀的,也是“美麗”的,我們教師要用愛來悅納這樣的“不同”。教師的使命就是要用愛,用善,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讓每一個“不同”的孩子都“美麗”起來。這告訴我們,不管是教師,還是父母,要用多把尺子而不是一把尺子去評價不同的孩子,要量出不同孩子身上不同的美麗來,聚焦於孩子身上的優點去放大它,不要一味盯著他的缺點。

每一個孩子都是美麗的不同

即使是兄弟姐妹,由於其性格特點、行為品性的千差萬別,導致他們之間表達熱情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有著雲泥之別。元元善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愛好,熱情,激動,興奮,驚喜,“真好吃啊!”“真好玩啊!”“我還想做……”聽著她的話,你會感受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幸福。一起床就跳下去,光著身子滿屋子找媽媽,大老遠看見姐姐就邊吶喊著邊奔跑著撲到懷裡,甚至帶她爬山下山,她都是嘴裡“啊~啊~啊~”呼嘯著快步跑,喜怒形於色,一點兒也不藏著掖著。

與此正相反,朵朵就內斂大於外向,內秀大於外露,偶爾用語言表達,更多的是用行動,比如長時間一動不動地坐在書桌前刻苦攻讀,做完手帳後偶爾向我們炫耀一下勞動成果,在此之前絕不會表態她要做成什麼,或者要達到怎樣的目標。

孩子之間是有差異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唯一的、獨特的存在,“大一統”的辦法在教育孩子身上不管用。因材施教,量身定製,個性化成長,這是教育的終極秘密。

每一個孩子都是美麗的不同

那種拿鋼的標準要求鐵,或者用西紅柿的樣子去套土豆,都是極為愚蠢的做法。然而,現實生活中多的是一根筋、自以為是、專橫霸道的父母,少有根據孩子性格特點、品性修為等採取專屬於“這一個”而不是所有人的教育方案。教育偷不得半點懶,省半點事,否則,都會反應到孩子的成長上的瑕疵和缺憾。聚焦和研究“這一個”孩子,有針對性地施教,也許直到孩子長大,我們也達不到理想父母的境界,也追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但是有理念努力去做而做不好,總比沒有理念、原地踏步、沒有改進要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