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自我負責才是你在關係中最應該做的事,奉獻不是

心理學:自我負責才是你在關係中最應該做的事,奉獻不是

作者:劉英雅

【專職寶媽、全職主婦在家裡得不到認可,得不到丈夫和公婆的認可,陷入關係的糾結中,並因此內心也陷入糾結。】

事實上,當把關係當作關注和奉獻的中心時,你會沒有安全感,會平添許多的壓力,而關係也會因此平添壓力。

壓力意味著那些所謂的關注和奉獻不是屬於關係的,壓力也意味著這種操作並不是自我所需要的。

任何一段成人的關係都不需被當作關注的中心。如果被當作關注的中心,那這個關係是會有問題的。

任何時候,把關係當作關注和奉獻的中心,關係不能自在,你也不能自在,當然,關係中的那個物件也不能夠自在。

心理學:自我負責才是你在關係中最應該做的事,奉獻不是

事實上,成熟、健康的人,自己才是中心,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有自己的追求、目標、願景,為自己的感受、需求服務、負責。

就算當了寶媽、寶爸,成年人也依然是要以自己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不是以奉獻、犧牲的姿態出現在孩子生命中。

當好寶媽、寶爸只是你的一個功能,一個角色。當然,往內心生命深處說,那也是你的自我的需求。

但無論怎樣,只有以自己為中心,把自己當作一個完整的人,才可能成功地擔當這個角色。

其它的社會角色也一樣。必需先是你自己,然後才有你的關係。

如果你沒有自己,事實上你不會有真正的關係。

心理學:自我負責才是你在關係中最應該做的事,奉獻不是

如果你沒有自己,你說你為關係努力,事實上,你是需要關係來成就你,是為此而努力。如此,對關係和關係物件的攻擊性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了。

這種攻擊性就像這位寶媽,這位寶媽訴說是在關係裡得不到認可。事實上這是一種攻擊性,對關係的攻擊性。她期待關係如其所願。雖然從另一個角度,表面上看她是柔弱的、脆弱的。

當一個人不能夠自我負責時,不能為自己的自我負責時,不能為自我的需求負責時,可以拿什麼為關係負責?事實上,往往是在期待關係能夠為自己負責 。

是要求關係能夠為自己的自我負責,是負責,不是支援。支援是有力量的自我才能做到的,支援也是有力量的自我才能夠接受的。不能自我負責的往往是需要被負責。

心理學:自我負責才是你在關係中最應該做的事,奉獻不是

當然,在關係中也不存在奉獻。就算你覺得這是奉獻,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奉獻。真正有意義的是支援,不是奉獻。

當你將自己定位為奉獻時,已經是種牽強的付出。

覺得為關係奉獻的人,覺得為關係付出的人,事實上往往是匱乏的,因為匱乏而走向反向,即需要關係為自己付出而變成為關係付出。

而這份奉獻,這份付出,事實上是失去平衡的關係行為。太以關係為中心了。此時,關係會本能地要拉開距離。因為,壓力有些大。關係出現不和諧、不珍惜等等,這是在拉開距離的一種表現。

當足夠成熟時,不會把關係作為自己關注和奉獻的中心,不會把他人的期待和需求作為自己關注的中心,而會把自我的目標和期待作為自己關注的中心。

因為你能夠自我負責,也樂於自我負責。此時才會學會尊重關係。抱怨、苦逼會比較少。

自我負責是你在關係中最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奉獻。

當能夠自我負責時,關係自然存在一種吸引力。因為當能夠自我負責時,兩個人之間會有個最舒適的距離。而這個距離會提供一種讓彼此都舒適的張力。這種張力是兩個人恰恰好的吸引力。

心理學:自我負責才是你在關係中最應該做的事,奉獻不是

我是心理顧問劉英雅,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家庭人生,讓親密關係成為自我成長的課堂。歡迎關注。

劉英雅:心理學專業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婚戀兩性情感家庭研究者,身心靈成長研究者。

十幾年的心理學工作,專注於家庭婚戀情感、個人身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