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了,幸福永遠不會來敲門

如果你還在等幸福來敲門,那有很大機率是等不到了。

為什麼。

如果你在等幸福,那麼在你心裡,一定預設自己是不幸福的,起碼當下目前是這樣。

一個認為自己不幸福的人,即使升職加薪,當上CEO,贏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他依然不會覺得幸福。

沒成功的時候渴望成功,成功以後又覺得空虛。不幸福的人心中有個黑洞,任何滋味來不及品嚐就被吞噬一空。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他想起床了。

你永遠得不到真的幸福,只要你認為自己不幸福。

既然搞清楚了病症,當然就要對症下藥了,這裡有陳海賢老師出的藥方——《幸福課》。

別等了,幸福永遠不會來敲門

陳海賢,浙江大學心理學博士,知名心理諮詢師,家庭治療師,擁有13年心理諮詢經驗。

讀到這些時,我是將信將疑的。

不是對這些名頭不信任,而是這些榮譽,和幸福有什麼關係?

無論是心理諮詢師,還是家庭治療師,接觸的都是不幸福的人群。

真正幸福的人,應該不會去找心理諮詢師聊天的。

難道說,只要不覺得自己難過,就意味著幸福了?

帶著問題,我繼續往下讀。好在徐老師也沒讓我困惑多久。

他開宗明義,自己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幸福,然而還是能給一些好的建議。

如果把追求幸福比喻為登山,登頂只是瞬間的事,而攀爬的過程卻艱辛而漫長。我正爬我的山,你也有你的山要爬。有時候,你爬的那座山,我恰好也爬過。有時候,你爬的那座山,我雖沒爬過,但我從我所在的地方望過去,能夠看到你攀爬的山上哪裡有路、哪裡有坑。我想指給你看。

這段話很真誠。

他沒有說自己有多厲害,也沒有說這本書包治百病。

他誠懇的指出,追求幸福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修行,這個過程是艱辛漫長的,而且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路,他也許走過,也許沒走過。

他一一指出他所能看到的路,發現的坑,這也是他在這本書裡做到的。

對我來說,做到這些就足夠了。誰能保證誰幸福呢?

幸福終究是自己的。

幸福是什麼?

其實我們對生活都有自己的想法,夫妻應該恩愛,事業應該成功,小孩應該聰明懂事,老人應該健康豁達。

但是生活有自己原本的樣子,可能你連物件都沒有,或者另一半不是這差點,就是那差點,事業一直不溫不火,小孩不爭氣,老人總有自己的想法……

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兩者差距越大,越覺得不幸福。兩者越貼近,越覺得幸福。如果現實能超過理想,那麼得到的幸福也是巨大的。

所以,幸福就是久別經年後的家庭團圓。

就是醒來後愛人就在身旁。

幸福是放手不在留戀。

也是一動不動地感受著微風中的平靜。

那麼只要想象和現實有差距,就沒有可能幸福了麼?

並不是。還得看人。

什麼樣的人不幸福呢?

這個話題明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