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人品好的人,上門做客時,懂得這3條規矩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人們的觀念建構當中,“主”與“客”之間的區分是一組常見的對立關係,

同時也是常常會發生關係轉換的一種社會身份——不存在所有人永遠都是“主人”的情況,同樣,人人也有可能成為“客人”。

所以圍繞著這樣一種相對長久的關係,人類社會當中有著一套完整的邏輯。

同樣,在中國,人們一方面十分重視“主人翁意識”,常常會發揮“東道主精神”,言之必有“地主之誼”。

真正人品好的人,上門做客時,懂得這3條規矩

與此同時,

“來的都是客”以及“貴賓”這樣的觀念也成為了支配這套關係的一種依據,似乎外來的客人天生就帶有一種主人所不具備的氣質。

這一點在《五雜俎》當中的一則寓言故事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前往一鄉紳家中拜謁的五華縣丞發現對方在堂中小憩,便出於尊重主人的價值觀,不忍心叨擾,也在一旁睡了;鄉紳醒來之後,發現縣丞到了,卻睡著了,便出於尊重來賓的價值觀念,也不願打擾,加之尚有睏意,便又繼續睡了。

之後縣丞醒來,發現天色已晚,鄉紳還在睡眠當中,便悄悄起身離開,兀自回家去了。

真正人品好的人,上門做客時,懂得這3條規矩

這則故事看似有些荒誕,實則反映出了主客觀念在傳統文化當中的一種存在方式:二者的地位都很高。

那麼在現代社會當中,是否還存在著一些能夠值得人們去學習的“待客之道”以及“做客之道”呢?當然是有的。

尤其是當你作為客人與他人進行社交時,好的行為會讓你在這個“社恐”年代當中,給他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1.準備階段

很多人也許會覺得,既然去別人家裡做客,那麼是不是隻要按時過去,不要遲到,同時記得給主家帶上一些禮物就可以了。

真正人品好的人,上門做客時,懂得這3條規矩

誠然,這樣的覺悟也算是比較不錯的“做客之道”了,但是想要成為一個十分出色的客人,這還遠遠不夠。

所謂“做客”,往往也是源於主人的邀請,

一般存在一個“邀請-接受-招待”的過程,所以作為客人,在正式到達對方家中之前,也要適當的做一些準備工作。大致來看,這種準備分為現實層面與思想層面。

現實層面的準備更多是關於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相關事宜,比如根據兩人的關係、對方的喜好以及自己的身份準備相應的禮物;準備好恰當的著裝、外貌等儀表相關事宜,讓對方能夠感受到你對此次相逢的重視,這才不失為一種尊重。

真正人品好的人,上門做客時,懂得這3條規矩

其次就是在精神層面上,要做好身為客人的準備。

比如挑選合適的拜訪時間:如果相約午飯時間相逢,那麼不宜到場太晚,會給人一種“坐享其成”的感覺。

在到達之後的禮儀:進屋之後更換自己的鞋子、表達問候、贈送禮品等等,而不是一進門就坐下等著主人準備午飯;

如果情況允許,其實也可以適當表達自己想要進行幫廚的請求,會讓主人感到一些溫馨。

2.相處階段

說完了準備階段,就應該看一看到達主人處以後,應該有一些怎樣的注意事項了。

真正人品好的人,上門做客時,懂得這3條規矩

在到達主人家之後,一般對方都會招待自己坐下,然後去忙著收拾或者是準備餐食,那麼在這個時候,作為一個客人,不宜在此時東張西望、動來動去。

俗話說“君子慎獨”,即便是對方家中有十分好看的擺設、自己很心儀的物品,最好也不要立馬拿起來把玩,最好還是在獲得主家同意之後再進行觀察。

當餐食準備完畢,開始用餐時,在餐桌上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就是餐桌禮儀,在用餐時不宜發出太大聲音,無論是餐具碰撞還是吧唧嘴發出聲音,最好都要避免。

在進餐過程當中,一般減少自己的言論,防止言語不清、說話時帶出食物等尷尬的情況。

真正人品好的人,上門做客時,懂得這3條規矩

如果雙方氣氛比較輕鬆,可以聊天時,最好也要注意彼此的話題範圍、自己的表達方式以及說話的聲音大小等,畢竟在餐桌上,還是應該儘量保持安靜。

還有一點,就是既然作為客人,那麼就應該尊重主人,當然包括對方的勞動成果。

有時主家由於太忙,或者說是一時疏忽,餐桌上出現了你不喜歡吃的食物,或者是飯菜不太合口味,此時最好也保持沉默

,因為此時過於挑剔會引起主家的反感,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十分多事的人。

3.結束階段

在即將結束兩人的會面,離開主人家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你的“做客之旅”即將走向終結。

真正人品好的人,上門做客時,懂得這3條規矩

借用英國著名社會人類學家維克托·特納的“結構與反結構”理論來理解,此時你們之間的身份即將由短暫的“主人-來賓”變為原本的社會關係,無論是好友、上下級還是經人介紹認識的,此時都將回到原先的社會關係,不再是主人與客人。

當然,只要還在主家家中,這種關係就依然還存在,仍然應該保持一定的禮儀,而不是馬上放鬆。

一些常見的行為比如主動幫助主家收拾餐桌、清理垃圾、打掃衛生都是十分常見的,不必贅述。當然,如果主家表示不必幫忙,那也應當尊重對方的看法。

其餘的就是飯後飲茶閒聊,依然還是要保持原先的一種客位倫理,不提讓對方難堪的話題、不對今日的飯菜評頭論足,儘量延續美好的相處狀態。

真正人品好的人,上門做客時,懂得這3條規矩

最終,在離開主人家裡時,也應該輕手輕腳,不發出過大的聲響;在口頭上最好進行一些讚賞與感激,確保此次相聚對於你們之間關係的促進作用;離開時儘量和主家的所有家庭成員都進行正式告別,而不是草草了事。

總而言之,當你作為一個客人,去別人家中做客時,可以從三個不同的階段去進行準備,最重要的就是擺正自己的“客人”身份,儘量保持謙恭,直至此次做客之旅結束。

當然,當你作為主家時,也可以參照客人的標準來調整自己的行為。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