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據《鰲頭村志》記載:早在1942年,窯灣由過去的蹺戲逐步演變為曲劇。掌班郭仁娃,主要演出的演員郭新山、張景元、郝二闊等30餘人。戲班的戲裝道具都是村民自發捐糧捐物,然後變賣成錢買來的。時逢大災之年,郭仁娃率領戲班到湖北老河口專業演出,劇目有《雷公子投案》,可連續唱8場。還有《天河記》《大鬧蘇家樓》《打蟎船》《天齊廟趕回》等15個劇目。深受當地百姓歡迎和喜愛,曾為主要演員佩紅戴花誇耀遊街。老河口市位於湖北西北部,漢水中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大壩下游,東依中原,西依武當,北枕秦巴,南眺荊襄;地處襄渝要道,秦楚通衢,扼鄂、豫、川、陝四省要衝。《雷公子投親》敘述的是明代雷保童受繼母陷害,九死一生,到賈府當了書童,賈府小姐桂梅、桂蓮,分別贈其金環、玉鐲。後來雷保童得中狀元,娶二女為妻。

郭進拴|曲劇探源

汝州的郭成章、韓宗皋、李升堂等,都編寫過曲劇劇本。

郭成章生於1901年,汝州市夏店鄉毛寨村人,自小苦讀詩書,詩詞格律,音韻轍口,皆為通達。他五六歲就熟讀四書五經,七八歲便能出口成章,10歲生日那天,方圓幾十裡內的文人騷客紛紛登門會詩,郭成章應對自如,語驚四座,村子裡車水馬龍,熱鬧了好幾天。

  但他酷愛曲子戲,無意於仕途功名,不到20歲,就為戲班子寫了好幾齣戲,《天河記》、《大鬧蘇家樓》、《丁郎認父》、《劉全進瓜》等都出自他的筆下。《天河記》是根據牛郎織女的故事寫成,劇情曲折動人,每演至動情處,臺上臺下哭聲一片,姑娘、媳婦們看罷戲回家,常常走一路哭一路。這齣戲在洛陽演出時,女觀眾看罷戲,圍著後臺不走,非要看演員卸妝後的模樣。文革期間,全國都唱京劇樣板戲,毛寨村裡的男女老少卻把《天河記》當成“樣板戲”偷偷地唱,足見此戲感人。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成章是著名劇作家,他編寫的唱詞通俗,琅琅上口,可讓演唱者隨心駕馭,順順當當。他從《聊齋》中挑選情節,改編為《鬼狐傳》、《蓮香》、《桂蓮》,又從《今古傳奇》和民間故事中汲取營養,改編成《風雪配》、《六月雪》。他還與楊萬春合作,改編了《嫦娥奔月》、《春秋配》、《狐狸仙鬧書館》等劇目。

  《風雪配》如今已是經典劇目,但最初洛陽舞臺上沒有,此劇目先在郭成章的家鄉試演,然後在平頂山一帶巡演,後來才由劉保才攜至洛陽。《天仙配》是從寶豐傳到洛陽的,後來其他劇本也陸續傳到洛陽。郭成章創作的《陳三兩爬堂》,先由嵩縣曲子班演出,在南陽、老河口、襄陽、樊城演紅後,經改編由張新芳主演拍成了電影。

郭進拴|曲劇探源

  但“文革”開始後,郭成章被打入“四類分子”之列,成為“專政物件”,從此,他只能在一孔破窯洞裡了卻殘年。更讓他抱憾的是,有的戲拍成電影后,劇本編劇竟不寫他的名字,直到1980年他被“摘帽”後,人家才承認他是原著作者。如今,早已作古的郭成章,若知道《梨園春》中的打擂人都愛唱他的《風雪配》選段,一定會含笑九泉了。這位死在破窯洞裡的曲劇巨擘,曾為曲劇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曲劇往事》理應給他一席之地!

筆者追尋曲劇的源頭,發現高蹺歌舞不但是曲劇的胚胎,還是汝州民歌的群口表達方式,並且汝州高蹺歌舞本身也是獨具地方風格的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它不能隨著曲劇的繁榮和發展而消亡。我們不應當人云亦云地說高蹺歌舞簡單和單調,不如曲劇好,高蹺歌舞這一活的化石本身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在曲劇沒有產生時,它曾經是汝州大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追尋高蹺歌舞的源頭,發現其源頭是汝州民歌。然而汝州民歌同樣是汝州民間文學寶庫中亟待開發的閃光的明珠。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汝州民歌探源,筆者發現了我們汝州大地上厚重的文化底蘊,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找到了出處,《詩經》中的《汝墳》就是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汝州民歌。詩中寫道:遵彼汝墳,伐其條墳。未見君子,督如調飢。遵彼汝墳,伐其條 。既見君子,不我遐異。魴魚 尾。王石如 ,教母孔邇。話中的“汝”,即指汝河。本首詩表達的是汝河堤岸採伐小樹木的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詩經》中的詩歌是當時勞動人民唱出來的,是在先秦之前已經成書,合計叄佰零伍篇,作為一部經典對我國的歷史文化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是寶貴的文化財富。以其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思想性為我們描繪出一幅生動的社會畫卷,是我國文學藝術的重要源頭。

郭進拴|曲劇探源

汝州民歌和我國文學藝術的源頭相伴而生,汝州本土文化是中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漢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文化的重要源頭。曲劇追源給很多問題找到了答案。曲劇追源使我發現曲劇、高蹺歌舞、汝州民歌構成我們汝州多姿多彩的文化。它們交相輝映、相映成趣,各具特色,是我們汝州先民留下的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曲劇追源加深了我們對汝州本土文化的認識,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既然我們的先民們留給我們的是燦爛和輝煌。我們這一代人起碼應當盡我們的力量保留住一份完整的記憶才能對得起先人,後對得起來者,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正處於農耕文明向現代文明的過渡階段,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保護和搶救將會被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曲劇追源使我們發現我們汝州的本土文化獨一無二的特點和個性,這些原始的藝術和現代人的欣賞習性相結合,必將產生一些新的更為精美的藝術,給更多的人帶去開心和快樂。傳承是基礎,創新是美德,我們應當在傳承中去創新,在創新中去傳承,這是一個需要新的藝術出現的時候,也是需要產生新的藝術的地方,只有出現新的藝術輝煌才與我們汝州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上的文化地位相適應。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我們應當繼承汝州的傳統文化;創新汝州民歌理論;挖掘民間文學寶庫;發展汝州高蹺歌舞。

當你在音樂的海洋裡遊渡,欣賞那美妙絕倫的曲劇音律的時候,你可知道,曲劇的音律為何這樣美,它的源頭在哪裡呢?熟悉曲劇的人都知道現在流行的曲劇音律是由曲劇老調演化而來的,曲劇老調的音律是由汝州民歌的音律演化而來的。具體的說曲劇老調的音律就是汝州民歌的原生唱法,小曲和民歌是汝州民歌的兩種叫法,是曲劇的原始狀態。當民歌發展到高蹺歌舞的民歌群口表達形式時就開始叫小曲了。而小曲的叫法是要和高臺戲有所區別。我們把汝州民歌的源頭追到了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而汝州民歌的音律要比汝州民歌有更為久遠的歷史。汝州民歌音律的源頭是以最古老的汝州地方方言為基礎,伴隨著汝州地方方言的產生而萌芽、成長、完善。既然是民歌,它的原始狀態應當是有說唱的發展過程。

郭進拴|曲劇探源

既然說可以傳遞資訊,又是怎樣發展到唱呢?又是哪種因素促成了這種發展的過程呢?它可能是產生在山高溝深的地方,從這邊大喊一聲,那邊就聽到了,而走到跟前說話就太費時間和體力了。而這大聲的呼喊應當是汝州民歌的原始狀態,也是早期先民們生產活動的本能需求。曲劇的音律之美不是某個人妙手偶得的結果,而是汝州地方方言經過千百年錘鍊而產生的語言的精華。並不是某個人看到女人哭墳而產生曲調,而是某個人聽到漢江上船上的號子而產生漢江調。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也是以汝州地方方言之精華為母體融合了其它子體因素的結果,。我們在說曲劇音律之美的時候要由衷地讚歎我們優美的汝州地方方言。華夏的文化發源在河南,早在一百萬年前汝州寄料的張灣就留下了最早先民們的足跡。在紙坊的中山寨的地下文化層內三千包括了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的歷史階段。我們中國的文明是從商朝開始的,因為商朝才有了甲骨文的記載,而夏朝才有了完備的歷史,這就是說,夏朝的時候,華夏的文明還處於搖籃的中心位置,因為夏朝就建都在汝州。

郭進拴|曲劇探源

汝州是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帶,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兒子昌意的封地,中心在汝州市紙坊鄉閆村和中山寨一帶。黃帝死後,昌意的兒子繼承了天子的位置,就是顓頊帝。閆村文化遺址出土的鸛魚石斧圖彩陶畫、中山寨文化遺址出土的八眼定音器就代表當時世界繪畫和音樂文化的最高水平。

商代汝州是霍國,是商王的兒子的封地,霍都在今汝河南樊古城一帶。周武王滅朝歌時,霍侯曾帶大軍支援商王,將渡黃河聞商王自殺,就揮師在汝河佈防,與武王派來的軍隊對陣。由於滅霍國的軍隊不能取勝,周武王就帶著滅朝歌的大軍支援,包圍了霍地。霍侯為保全百姓,只好投降,汝州歸周天子直接管轄,直到八百年後秦代周。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秦實行郡縣制,汝州為梁縣,管轄今汝州全部,汝陽、寶豐、郟縣大部分地區。

東漢定都洛陽,汝州為洛陽的東南門戶,歸京師洛陽直接管轄。漢在汝州設關駐重兵把守,崆峒山周圍300裡內為漢室花苑和獵場。

隋在汝州梁縣城設州,汝州升格為地方的一級政府,經唐、宋、金,汝州一直是郡或州的建制,管轄六至八縣。特別是宋代,汝州為宋都城開封的輔州,相當於今天的天津、上海級別的直轄市。元朝建都北京,實行了行省制,省下設府,府下是州縣,汝州的地位一降再降,成為河南省南陽府管轄下的一個州,雖然只管了兩個縣,但級別是縣級。明初承元制,明成化年間升格為直隸州,級別與南陽府平級,歸省政府直管。汝州再度成為地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郭進拴|曲劇探源

戲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等因素綜合而成。它歷史悠久。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經過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形成了完整的文化體系。汝州是中國音樂和戲曲的故鄉,戲曲文化自然是汝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是先人在同自然做鬥爭中產生的,或仿鳥獸的聲音吸引獵物,或仿自然的聲音減輕疲勞。中山寨的先民製造八眼骨笛來定音,說明8000年前的汝州人已發明並使用了許多樂器,需要定音器這種音樂工具。

戲曲是一種蘊含極為豐富的文化現象,它的起源可能是巫師作法。汝州洪山廟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多個面具圖案,說明巫師在仰韶文化時期已在廣泛活動。中國最早的戲曲叫《洗耳記》,述說的是汝州洗耳河畔兩個賢人許由、巢父的故事。周代的《詩》就取自民間的歌謠,《詩》中的“周南”就是指汝州的廣大地區。唐代汝州人用瓷器製造的花鼓在全國聞名,成為汝州的名優樂器。唐政府曾在洛陽進行全國性的戲曲比賽,汝州獲得第一名。唐代汝州詩人劉希夷是個彈琵琶的高手,彈著琵琶詠詩,很是浪漫。唐朝汝州人王虔休是個文武雙全的人,不僅會領兵打仗,還精通音律。曾與太常寺樂工(皇家樂隊隊員)劉王介共同創作《繼天誕聖樂》一曲獻於德宗,以慶賀德宗的誕辰。德宗用此曲作舞,於二月一日“中和節”大宴群臣演出,稱為《中和樂舞》。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源遠流長,家喻戶曉的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白蛇傳》、《梁祝》、《孟姜女》《牛郎織女》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蛇傳》和《梁祝》的發生地就有“汝州說”,這是學術界公認的。而大峪的白蛇洞、青蛇洞的確存在。當地群眾對“白蛇傳”傳說源於汝州深信不疑。梁祝曲劇名叫《蘭橋會》。蘭橋在寄料鄉境,上世紀八十年代寄料鄉建的蘭橋商場就是借用“蘭橋”的名氣。寧波博物館黨支部書記董貽安在一篇文章中說:“梁祝”申遺是寧波率先提出來的。在申報“梁祝”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過程中,寧波搶先提出方案,主動牽手杭州、紹興、江蘇宜興、山東荷澤、河南汝州等地,聯合“申遺”,不但搶得了主動權,也贏得“梁祝”更多的商機。據我瞭解,汝州好象沒有參與此事,但寧波在申遺過程中是承認“汝州說”的。

汝州的地形特別,是兩山夾一川,地理格局濃縮了全國的地貌特點:山、溝、水、澤,黃土、沙漠。在洪荒前汝州是封閉的,文化也是封閉的。這就造成了汝州文化地域性很強的特點,成為諸多文化的發祥地。在整個中華文明體系中具有發端和母體的地位。閻村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畫,洪山廟文化遺址陶棺上許多符號,道家文化發祥地崆峒山文化,中山寨裴李崗文化及出土的定音器、石盤磨,都說明了這一點。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大禹治水使汝河谷地成為東西大通道,不同的文化在人流物流的作用下進行著交流和相容:春秋戰國時期,汝河流域是各諸侯國爭奪的中心帶;在朝秦暮楚的戰爭中,汝文化最先相容了南北的文化;在歷史發展中,汝河谷地是歷代諸侯爭奪和統治的中心地帶;汝州文化透過經濟、戰爭、宗教、人口遷徙等眾多渠道,吸納了周邊多種文化中的精華,實現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全面融合與不斷昇華;明清時期,汝州文化特別繁榮,戲曲文化自然到了近代,僅城鄉的劇團就包括了豫劇、越調、梆子等諸多劇種,因此汝州有“戲窩子”的美譽,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會說話的孩子,都能哼唱幾句。

汝州戲曲文化的原創性和包容性,形成了汝州戲曲文化的地方特色。出現的全才演員,一個人扮幾個角色,哼多個唱腔,唱幾種調子,拿今天的話叫模仿秀,很受群眾歡迎。

郭進拴|曲劇探源

明清時期中國不安定的地方是北方、南方和東南沿海,中原地區相對安穩,經濟發展很快。這個時期有一條縱慣全國的大商道從汝州境內穿越。這條商道起自西北青海經山西、陝西,過洛陽、龍門、彭婆,從汝西北入境到臨汝鎮,經崆峒山、溫泉,過汝河,從石臺、楊樓向東南,經蟒川、半扎、寶豐大營到南陽社旗,向南到沿海。這條商道曲曲折折穿越汝州近三分之一的村落,並有許多商道從這條主商道分支向四鄉輻射,形成次商道,影響了汝州近一半村民的生活。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無數秦、晉商人在這些商道上尋找商機,影響和改變著村民的思想。從汝州明、清地方誌上可以看出,明代汝州中大街東西十里店鋪林立,在州城週週還形成了南關寨、西關寨、東關寨三個衛星城,三個寨中心的中街道也是店鋪林立。在汝州城周圍四鄉的主幹道上,形成了許多叫街、店、鋪的村落,商業非常發達。這些村落大都有大戶或村民共同供養戲班子,村裡建有戲臺。汝州的古剎大會就興起於這個時期,大的村落幾乎每年都有一個古剎會。農閒時期請戲演唱,四鄉的親友來作客看戲,商人趁古剎會的人流做生意。紙坊鄉留王店村現在還保留明萬曆年間的戲樓,從戲樓所在地的城隍廟的碑記看出,這個城隍廟就是為起會而蓋的,戲樓就蓋在廟門上。

民國初期,資本主義國家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的政治經濟到得了相對快速的發展。汝州雖然改州為縣,但對周邊縣市的影響力沒有減弱。汝州所轄的四縣仍把臨汝縣叫州,到臨汝叫去州里,登封則一直把汝州叫南州。這個時期汝州的戲曲文化也達到了一個新的繁盛期,也就在這個時期汝州藝人朱萬明等將流行的高蹺曲,從平地搬上了舞臺,產生了河南的第二大戲種曲劇。

郭進拴|曲劇探源

我們追尋曲劇的源頭並不能侷限於曲劇八十年,它和汝州悠久的本土文化一脈相承,由民歌到曲劇互為關聯,而長期以來的孕育一直處於呼之欲出而來出的狀態。呼之欲出而來出在說曲裡已經說過,在這裡就不必多言。據介紹,早在民國15年(1926年)農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鄭鐵爐的朱萬明(領社兼拉曲胡、唱老婆)、大張村關雲龍(領社兼打板)所率領的劇社同樂社(由高蹺曲玩友業餘性質的演員)以及許雷(醜)、盧天德(唱和尚、綽號老面堆)、王立(唱相公,人稱木匠立)、李福生和李西魁(唱鬍子)、陳玉寶和劉保才(唱大妮)、陳天喜和李連成(唱二妮)、陳白娃(人稱陳雪老,拉曲胡)、王少陽(三絃)和王少煥(小生)、韓銀福(四弦)、畢懷(男旦)等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縣潁陽鄉三里李窪村演出,因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蹺演出,李窪村的李祖白(保長,喜歡戲)提出一定要他們去掉高蹺站在臺子上唱曲子。由觀看演出的農民將運載莊稼的牛車搭成高臺,而去掉高蹺柺子登到臺上演唱,演唱了《周老漢送女》、《蘭橋會》等劇目,得到了意外的成功!有人帶了頭,效果又很好,因此,其他高蹺班也都相繼在各地搬上舞臺。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高臺曲和高蹺曲同時並存交相演出。時間久了,臺子曲慢慢取代了高蹺曲。河南曲劇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雜牌小調與民間歌舞踩高蹺相結合,於1926年經臨汝縣農民“同樂社”搬上舞臺,發展成為戲曲劇種,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基本內容包括唱唸做打,綜合了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等方式,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閃耀著它獨特的藝術光輝。河南曲劇扮演劇中人物角色行當與其他戲曲劇種大致相同,主要有生、旦、淨、醜。行當從內容上說,它是戲曲人物藝術化、規範化的形象型別。從形式上看,又是有著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類系統。這種表演體制是曲劇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創造上的集中反映。每個行當,都是一個形象系統,同時也是一個相應的表演程式系統。

據瞭解,河南曲劇演唱藝術,在長期發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與專業技巧。曲劇的唱腔調門大約可分為四類:一、正統曲牌。二、俗曲小令。三、民歌小調。四、純粹板腔。唱腔的調高大多定“1=C”調。河南曲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一把曲胡,一副手板,一個八角鼓,一面雲鑼,一掛三絃,一把四弦,後來又增加了二胡、軟弓京胡、笙、捫子、箏和琵琶。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1958年出生於河南省汝州市臨汝鎮鰲頭村。現為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平頂山分會會長,平頂山學院客座教授。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01年加入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已出版《湛河大決戰》《磊裕烽火》《洪流滾滾》《美女山,美人河》《六十歲說》《童趣兒》《人間真情》《命運》《我的鰲頭》《村魂》《觀音菩薩傳》《風雨龍潭情》《壯歌風雲路》《月是故鄉明》《歲月芬芳》《新城美韻》《鄉情老更深》等六十餘部。多篇作品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文藝報》發表並獲獎。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

郭進拴|曲劇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