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密意:認同你的認同

修行密意:認同你的認同

曾經在《乾坤兩卦的密宗:元神和識神》一文中聊過一個公案:

空智問達摩:“你也是悟了的,人死以後會如何?”

達摩:“不知道。”

空智:“還有你不知道的。”

達摩:“因為我還沒有死。”

之前對此則公案的理解,我傾向於達摩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說自己沒有經歷過或者不懂的事就不去妄加揣度再妄下結論。今天系統又給我推了一次這則公案,仔細又看了一遍,竟然不知不覺又看出了新角度:人只有認同了自己的角色,才能做好這個角色下要做的事。

這和不瞭解就妄議是“一體兩面”。

舉個例子,一個人必須透過學習駕駛來完成自己司機的身份認同之後,他才可能把車開起來。也就是說,他的心裡必須真的覺得“我是個司機”。那如果不呢?這就註定會成為一個“錯誤”,以這個“錯誤”為開端,狗血劇情上演。

修行密意:認同你的認同

再比如,在要孩子這件事上,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必須首先認同自己即將成為父親或者母親的身份,否則孩子是生不出來的,或者生出來就扔給各類保姆,自己仍然以當下的孩童身份認證繼續潤著。也就說,男人女人心中都要清楚,我即將成為父親或母親,我的新身份有新身份的責任。鋪天蓋地的育兒經證實了有鋪天蓋地的男人或女人當不好父母,其實也就一條而已,他們並未認同自己的身份,所做所想都是在要求孩子,更有甚者把育兒說成投資,自己直接就給孩子物化了。

而正如上文所言:身份意味著責任。負責任是挑自己的毛病,育兒經的方向已經徹底錯亂,巨嬰們總是希望依靠某種外力來達成心中所想,就好像巫婆扔來一根掃把,騎上就能飛。其實是巨嬰們自己飛了,還沉浸在孩童的心靈層次中。

不要小看這一關,大多數人會永遠卡在這出不來。小時候看起來挺可愛的,老了還這樣就著實可惡了,得處處由著,甚至哄著來。

所以在婚戀階段,為什麼“老實人談不成戀愛”這個問題就清楚了,這是老實人的身份認同問題。老實人必須認同戀愛中的角色身份,但這個角色就有些特殊了,因為男女之事自帶邪氣,而這正是老實人難以認同甚至在平時是鄙視的。於是就不能進入狀態,還像個孩童一樣天真爛漫,往下還怎麼進行呢。而渣男在這個問題上卻是內化了先天優勢的。

但如果認同太過無法切換,那同樣是問題,從角色裡出不來就只能變成角色的奴隸,渣男就真的成渣男了。從角色之渣,變成體性之渣。

修行密意:認同你的認同

所謂“三歲孩童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為何會“行不得”,就是不認同——你都不是它,如何去做它。到了這,就不難看出如今市面上爭論王陽明“知行合一”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有多扯。今人所理解的“知”和古人不同,古人的“知”是真知,是孔子“是知也”的知;而今人之知也無非就是“聽說過”,不會也不可能再深入。從王陽明開的方子可以看到,明朝的時候這種輕浮散漫之氣也早已在當時瀰漫著了。

知行孰難之爭的底色就是認同,甚至是對“知行合一”本身的認同。試想,若真認同了“知行合一”,那就照做便是,哪裡還會再去胡思亂想孰難孰易?一個東西一旦被討論,就代表人們對其失去敬畏,已經被褻瀆,聖潔不在了。爭,就是撕裂。既然要討論知行孰難孰易,是否本身就已經背離了“知行合一”。合一,即是一體。知行是一體,知是行的知,行是知的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分開看的,按照佛教的視角即是斷滅見,是生滅法。

說到佛教,包括學習道家和儒家,都必須首先認同自身是一個修行者,而不是碰到問題再從這些經典中找應對辦法。與修習我們習以為常的西學不同,儒釋道的學習並非是知識的堆積,卻是種“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就像我們時長能看到有些心靈姐姐說的:人生要做減法。所以,當你碰到問題的時候大機率是已經被人“減”了,再去翻做減法的書,自然而然會覺得撲面而來一股空氣。這就是不認同,不認同說啥也沒用。但如果,你是一個平時就很注重心氣的修行者,一個戾氣的掃除者,一個輕浮的終結者,一個話少的深邃者,那你就會時刻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不會上醉眼迷離的障眼法的當。戾氣者,必受煽動;輕浮者,必受蠱惑。

修行密意:認同你的認同

空智向達摩的這一問便是輕浮,這麼問話不難讓人感覺空智並非是為了得到問題的答案,而是自覺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再用“開悟”堵死達摩,想讓達摩難堪。對這個問題,如果智慧不夠大機率會被空智帶進溝裡。同理,一般人面對刁難,明知道對方是故意的,多數情況下,自己卻無計可施。一旦被激怒,戾氣就很容易上身。所以,別看空智穿著袈裟剃著光頭,他只是把刁難人的工具換成了論道,類似現在很多的“成功人士”無非是個偉大的小丑一樣,空智也只是個學佛的小丑。佛法的道理他跟師弟們講得頭頭是道無一錯處,那又如何呢。

而面對刁難,普通人的出路又在哪裡?

“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

(此處已新增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至拙和至誠,關鍵在“至”。不深入、不徹底,那就連放縱也放不開,是也不是?空智的問題也在自我設限,而達摩一句話就突破了這個限制,一種被擊穿的感覺陡然上了空智的身。那如果這種“擊穿感”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自身呢?所謂“桶底脫落”,已不再如心理學姐姐的那個清空裝滿水的杯子的比喻,沒有底,杯子內就不會有積壓,也就不需要再勞神把水倒掉了。

修行密意:認同你的認同

有底和無底,這已然不是方法的問題,一切法便侷限在有底之下,故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便出自有底,有底則必有“擊穿”之患。

修行密意也在於修行之二字本意,修正其行。修正便要有據可循,卻又依何據?

心即天,心即理。認同天,認同理,即是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