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進校園“圈粉”青少年,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校園戲曲美育工作作為美育工作的重要物件,直接擔負著民族文化傳承與振興的重任,“為誰培養人”和“培養什麼樣的人”是校園美育需應對的問題。戲曲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範,將中華美育精神與核心價值觀高度融合,對培養人的審美力、陶冶心性、培植情操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人們瞭解和領悟中國文化傳統與精神命脈,在當下展開校園戲曲美育工作的重要載體。

戲曲進校園“圈粉”青少年,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戲曲以美的民族藝術形式育人

戲曲在中華文化母體中孕育生成,包含傳統的詩歌、音樂、舞蹈、美術、說唱、雜技等元素,集聚著中國古代文化精神,集中展現了民族藝術之美,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質。戲曲既是鮮明民族情感表意的象徵符號體系,也是與民族文化生活緊密關聯、彰顯民族審美意識和精神的智慧結晶。

戲曲進校園“圈粉”青少年,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在中華文化土壤中誕生出關漢卿、王實甫、湯顯祖、李漁、孔尚任、洪昇等一批優秀劇作家,孕育出《竇娥冤》《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經典名劇,這些劇作悅人耳目、詞采高絕、觸動人心,以曲牌體音樂的烘托,配以虛擬性和程式化的舞臺表演,成為古典審美的典範。戲曲是具有生命力和傳承性的藝術,處於不斷變革和更新的運動之中,善於吐舊納新、推陳出新,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戲曲從戲劇觀念、舞臺表意、藝術形象、觀劇環境等方面走向了革新的道路,審美取向由“古”向“今”,藝術形態由“曲”向“劇”。

戲曲進校園“圈粉”青少年,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秦腔《竇娥冤》

在時代變革中,戲曲始終與民族文化生活緊密關聯,是獨具審美個性和廣泛群眾基礎的活態藝術,直至今日仍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美育作用。當代戲曲形態是古典與現代融合,形式多樣,在與時俱進的演化中創造出新的藝術生命。可以說戲曲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向學生集中展現戲曲藝術的博大精深,對培育學生的審美意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戲曲以美的民族文化育人

中華文化傳承的鮮明特性是穩定性和傳承性,以及廣納中外文化為己所用的融涵力。戲曲作為中國傳統哲學與美學觀念的藝術化表達,滲透著民族思想文化的魂魄。儒家、道家和佛家形成於以血緣宗法為紐帶的傳統農耕社會,在中華文化體系中有著深厚的社會根基,其求真、至善與向美的思想和觀念早已化入國人的世俗生活中。

儒家學說直接影響了傳統社會中的秩序和規則,反映在戲曲中“生旦淨醜”行當的劃分之中。行當是傳統社會秩序的象徵化表達,把人物性別、年齡、性格、外貌、身份乃至聲音的運用都加以型別化、程式化,形成“聚類成性”的寫意表現。戲曲程式符號體系的背後實質是“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根深蒂固地存在於國人的觀念中。

戲曲進校園“圈粉”青少年,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道家文化“虛實相生”的思想,直接影響了戲曲寫意創作方式和美學旨趣。“虛擬化表演”是透過歌舞化的程式動作與生活拉開距離,戲曲表演將生活素材透過行當功法轉化為虛擬動作,以高於生活的藝術視角進行演繹。這種程式化的“以形傳神”的表演手法,超脫了“象”的制約,實現了“物物而不物於物”的自由表達,使方寸舞臺成為演員自由展現人生世相的無限空間。

佛教文學影響了民間敘事詩歌的發展,孕育出敦煌“變文”,其流播中原之後,發展出寺院的“講唱文學”,很多民間故事如王昭君、大舜行孝、西天取經等故事也被吸納其中。後續又延伸出的諸宮調、寶卷、鼓詞等都與“變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為成熟戲曲的面世打下了基礎。此外,衝州撞府、撂地為場的民間戲曲演出與廟會活動聯絡緊密,促成了民間戲曲的繁榮和發展。

戲曲校園美育不僅僅是將美的藝術形式帶給學生,而且連同優秀的民族思想文化一同帶到了學生面前,能夠給予學生全方位的審美教育,對培育學生的民族思想品格的作用自不待言。

戲曲以美的民族精神育人

戲曲在長期歷史發展程序中,在民間文化的浸潤中成長,從未中斷與人民的精神聯絡,保留著鮮明的民間文化特徵。戲曲娛樂活動從未僅滿足於世人耳目止步於皮相之樂,而是在敦風易俗的教化中,傳承著民族精神,使之成為戲曲代際傳承而不滅的根。戲曲中所反映的民族精神,鮮明地體現於兩個方面,一是千百年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面對災難和危機的樂觀精神,二是民族面對危機和侵害所展現出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節。

戲曲進校園“圈粉”青少年,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是深植於民族血液之中的素質、品質和具有傳襲力量的審美傳統。不同於西方悲劇中鮮明地強調個體與命運衝突的悲劇性,中國式悲劇的處理把這種悲劇性寓於大團圓結局中,團圓代表著真善美理想的實現,以一種幻想的方式延宕心理情緒,從而達到理想的結局。團圓之趣寓含悲劇性的情節取向,遍佈於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戲曲作品中。死後化蝶雙飛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月宮重圓的唐明皇與楊貴妃、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在這些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作品中,無不彰顯著國人的樂觀精神。

當然,中國老百姓也不是一味地活在麻木的團圓之趣中,面對社會不公正時,也會用復仇或捨生取義的方式換取正義。竇娥、李慧娘等人的鬼魂復仇,程嬰、公孫杵臼、莫成等人的捨生取義,包拯、海瑞等清官的懲治權豪勢要為民申冤的正義之舉,彰顯著國人對正義的期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戲曲進校園“圈粉”青少年,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讚美英雄和謳歌愛國精神亦是民族審美傳統和精神財富。戲曲中表現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劇目深受百姓喜愛。岳飛、楊繼業、佘太君、穆桂英、梁紅玉等人物形象和劇目深得民心。一些除暴安良、伸張正義、具有反抗黑暗精神的豪傑英雄,同樣也是老百姓謳歌的英雄人物。元雜劇中的綠林好漢,以水滸人物為原型的“水滸戲”,構成了龐大的懲惡揚善的英雄譜系,寄託著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總而言之,對戲曲校園美育建設而言,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碰撞的環境下,建構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美育教育正規化是值得探索的方向,豐富多彩的民族戲曲文化恰是應當充分利用的寶貴資源。在校園中傳承和弘揚優秀戲曲文化,拓展校園美育的形式與內涵,對培養新時代學生素養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