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70年代 | 八十年代以物換物的往事

“以物換物”是70後童年的獨家記憶,用麥子換油條、用豆子換豆腐、用舊衣服換洗臉盆……如今的00後也許不能理解,為什麼要交換呢?直接買不好嗎?那就得從那時的計劃經濟說起了,物質的匱乏和供應的限制,使許多生活用品價高數量少,以物換物,各取所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時興起來的。

那時候的“以物易物”因為不用花錢而盛行。各家不穿的舊衣服、吃不了的糧食蔬菜還有節省下來的布票肉票,都可以拿去換成嶄新的生活用品。每到週末,有人就推著小車來到街頭,將車上的塑膠製品、搪瓷製品、土產雜貨擺滿一地,分成幾堆兒,寫上“五件舊衣服換塑膠洗菜盆;十件舊衣服換一個鋁盆;二十件換……”人們按照想換的物品遞交衣服數量。有時候收貨的人看衣服太薄或是號碼太小,就兩件並做一件算,這時候雙方就你來我往打起了嘴仗,互不相讓,有厲害的大姨臨了還順手“饒上個衣架”啥的,我則在一旁做看客“拾樂子”玩,只為回家“學舌”時有素材。如今想想,人多的地方總少不了生活的情趣。

生於70年代 | 八十年代以物換物的往事

那時候賣“滷水豆腐”是推著小車走街串巷大聲吆喝著賣,一木板豆腐被屜布覆蓋住,熱氣從布縫隙裡四面八方升騰起來,將豆香味兒帶到了空氣中。豆腐可以用錢買也可以用黃豆換,一斤黃豆大概能換一斤半斤豆腐,“豆腐燉大白菜”是寒冬裡最暖心暖胃的一道菜。

最讓我匪夷所思的是用頭髮換針線、火柴。那時候漂亮姑娘的標配就是兩條又粗又長的大辮子,在身後甩來甩去的,為背影增添幾分風情。“待到長髮及腰”就可以剪下來換東西了,走街串巷收辮子的人根據髮質、粗細、長短論價,換得的物品也不同。我曾好奇辮子的去處,大人說是用作藥材,我總疑心是挪到“禿子”的頭上了。

奶奶每天算計著過日子,把糧票省下來換成雞蛋。記得拿全國糧票或地方糧票換雞蛋是有講究的,全國糧票通用,五斤全國糧票能換一斤雞蛋,換成地方糧票要七斤才行,畢竟流通的地域不一樣,這是我後來才想明白的。

印象中常有個大娘,頭上包一塊藍花布,手挽著一個竹籃子,籃子上蓋著同樣花色的藍布,神秘兮兮地跨進院子裡,七柺八轉地就來到奶奶身邊,壓低聲音問一句:“要雞蛋嗎?”奶奶給她一個眼神後,起身去拿糧票和鋁盆,左顧右盼地撿完雞蛋後再悄悄地去到下一家,在我眼裡“藍花頭巾”就是“雞大嬸”的接頭暗號,之所以這樣小心翼翼,是怕被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究其原因是城裡人吃商品糧,農村人吃返銷糧,農村人沒有糧票,可外出吃飯需要用糧票,所以才有了“雞蛋換糧票”的方式,大家各取所需嘛!

生於70年代 | 八十年代以物換物的往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郭達演過一個小品叫《換大米》,講述了一個農民為了生計將種植的大米運到城裡換物品的奇遇。那大米能換什麼呢?可以換黃豆、換麵粉、換玉米、還能換糧票。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逐漸取消了糧票和糧證,這種兌換方式也跟著慢慢消失了。

生於70年代 | 八十年代以物換物的往事

總聽人說懷念以前的日子,其實不是說懷念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而是忘不了困苦中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忘不了那股為過上好日子的奔勁兒,其實,以物換物也是歲月與心靈的交換。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