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那些大眾服裝品牌的模特,都是笑容燦爛。

而那些高階品牌的模特,看起來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臭臉呢?

答案或許是:

因為服裝,及其品牌,不僅是裝飾,更是社會地位的象徵。

很多富人買奢侈品,買的不只是體驗,更是一種可以睥睨眾生的優越感。

所以,代表他們品牌形象的模特,就要有一種「別來沾邊」的表情,來表現這種優越感。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這是電影《悲情三角》中一開場提出的問題。

這部由瑞典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執導的作品,摘得了今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

這也是年僅48歲的奧斯特倫德,繼《方形》之後,第二次獲得金棕櫚。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在電影開場,主持人採訪了一堆男模,讓他們分別模仿兩種品牌的服裝模特。

在兩種表情之中,無縫切換。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看起來是關於時尚界的一個玩笑,但無意中卻道出了不同階層之間的隔閡與緊張關係。

而這,也正是《悲情三角》這部電影的主題。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國內很多觀眾,都拿它類比黃渤導演的《一出好戲》。

在劇情上,兩部電影確實有相似之處。

同樣是遊輪遇難,流落荒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突變,重生出新的社會結構。

但在很多方面,《悲情三角》卻又與《一出好戲》有很大差別,或者可以說做得更好。

電影分為三幕。

第一幕「卡爾與亞雅」。

卡爾是一個男模。

為了一個機會,還在到處面試。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模特行業,是為數不多性別地位扭轉的領域。

一般男模的收入,不到女模的三分之一。

業內地位,和女模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而卡爾的女朋友亞雅,則是一個成功的女模,還是ins網紅。

每次走秀,都有不少粉絲捧場。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收入和社會地位的差距,讓卡爾和亞雅的關係,處於一種緊張的不平衡。

一次吃飯,卡爾和亞雅,因為誰該買單,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在卡爾看來:

希望兩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

而且既然你比我賺得多,為什麼每次都讓我來買單?

我們不能把男人應該為女人買單這種刻板印象,套在我們的關係之上。

因為在我們的收入,並不是男高女低的狀況了。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但亞雅則認為:

男女朋友之間談論錢,本來就是一件「不性感」的事。

而且,作為一個女人,我需要知道,如果有一天我懷孕了,不能工作了,甚至退出模特行業了,你會願意為我花錢,願意養我嗎?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當然,作為觀眾,我們沒必要在兩人中站邊,評出個誰對誰錯。

但從這場爭吵中,我們卻能看出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

如今,女性的社會地位,已經和男性越來越接近平等。

甚至在某些領域,女性的地位還超過了男性。

在這種接近平等,又還沒有完全實現平等的情況下,就產生了許多新的矛盾。

例如,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反對「女權」,甚至開始「爭取男權」。

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女性認為,目前的狀況還遠遠不夠。

所以,在這二者之間,就產生了關於什麼是真正的平等的激烈爭論。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導演很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爭論,把它具象為男女主人公的爭吵。

但他不滿足於此,還打算進一步撕開衝突的外衣,深入裡層。

第二幕:「遊艇」。

亞雅因為是網紅,免費獲得了兩張豪華遊艇的門票。

但到了船上他們卻發現,自己幾乎是最窮的遊客了。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能享受這種豪華旅行的,幾乎都是富豪。

這些富豪的生活,更是讓他們開了眼界。

這個俄羅斯肥料大王,公開帶著兩個女人旅行。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一個是正牌老婆,一個是暴富之後找的小三。

對此,兩個女人,都不敢說什麼。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兩個做軍火生意的老人,驕傲地說著,自己生產的手榴彈和地雷,維護著世界的民主。

他們浮在雲端的生活,彬彬有禮,井然有序,讓他們看不到,他們的產品爆炸的地方,有多少人無辜地死去。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還有這個俄羅斯富婆,為了實現人人平等,讓服務員們也能放下工作,享受生活。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她要求船上所有工作人員放下手中的事,一起來玩滑梯。

這種豪華遊艇上的服務人員,有一條規矩,就是不管客人提什麼要求,都不能回答「不」。

於是,全船工作人員,為了讓富婆開心,不得不放下手頭的活,換上泳衣。

在富婆面前,表演玩滑梯,還要露出笑臉,顯得很開心、很感激。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但對他們來說,這絲毫不會減少他們的其他工作。

相反,這樣的休閒對他們來說,本身也變成了一項工作。

而這一切,不過是為了配合一位富婆,展示她的愛心和仁慈。

富豪們在遊艇上,展現著自己的優越和優雅的姿態。

但很快,一場意外就讓他們的裝模作樣,徹底失去意義。

在一場暴風雨中,遊艇上的「船長晚宴」開餐了。

誰都看得出來,風浪已經太大,船被吹得七扭八歪,人都走不直,根本不適合舉行晚宴了。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但管理者們沒有取消晚宴,富豪們也都努力表現著自己的優雅。

直到第一個人因為暈船,忍不住吐了出來。

這些富豪,還在極力維持自己的形象:

吐了滿地,還不忘來一口香檳漱漱口。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終於,這種嘔吐像瘟疫一樣,傳染給了每一個人,大家都吐得天翻地覆。

剛才優雅地要用香檳漱口的富婆,隨著船身的劇烈搖擺,狼狽地在自己的嘔吐物中「蛙泳」。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這是全片最諷刺,也最混亂,最好笑的一個場景。

但導演想諷刺的,不只是富豪。

在這場混亂的意外中,還有一個重要角色,那就是船上的工作人員。

這艘豪華遊艇上,有3種不同層級的職員。

最高層級的是船長,但他整天不現身,呆在自己的房間裡,爛醉如泥。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中間層級是管理層,他們專業、熱情,服務周到,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從富豪手中,拿到高額的小費。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還有最底層的,則是清潔工人、服務生,和在廚房、機房裡忙活的工人們。

他們幹著最髒最累的活,住著最差的房間,卻拿著最少的錢。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當這場全船遊客開始嘔吐的災難發生時,我們看到了幾個不同階層的人,是如何應對的:

最高層的船長,毫不理會現實狀況。

仍然喝著酒,和俄羅斯富商爭論著意識形態的分歧,發表自己關於政治的高論。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中層管理者們,只會按照既定的流程處理問題,絲毫拿不出應對眼前糟糕局面的辦法,只能維持著表面的秩序。

這邊客人都吐得不可開交了,他們還在一道道地上菜,細緻地介紹每道菜的特色。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那邊,有客人都要心臟驟停了,他們還在機械地問候著:

感謝您今晚的到來,您對今天的晚餐還滿意嗎?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而那些最基層的清潔工、服務員呢?

他們彷彿只是執行命令的工具,戴起耳機,兩耳不聞窗外事。

只管執行清潔地板,維持表面整潔的命令,也不管窗外巨浪滔天,都已經快把船掀翻了。

多麼荒唐、可笑的一幕,看的時候,我忍不住爆笑。

但再仔細想想,卻感覺後背發涼:

這難道拍的只是這場船上的災難而已嗎?

當一場意外來襲,這艘船上的每個人,似乎都沒有做好準備,都出於各自的偏見或利益,自行其是。

於是,原本可以控制的災難,終於演變成了無法收拾的局面。

最後,隨著一群海盜的到來,這場災難來到了高潮。

那對做軍火生意的富豪,被他們自己生產的手榴彈炸飛。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而整艘遊艇,也被海盜炸翻。

眾人落水,只剩幾個倖存者,漂流到了一個孤島上。

這就是本片的第三幕:「島嶼」。

在小島上,開始他們還維持著船上的秩序。

中層管理,井井有條地組織著大家分配物資。

順便安排底層的亞裔清潔工去抓魚。

而富豪們,則癱在一邊吃零食,鼓掌叫好。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但很快,這樣的秩序就被打破了。

這幾個人中,唯一一個會抓魚,會生火,掌握孤島生存技能的亞裔女工,如今成為了最有用的人。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她想要成為新的領導者。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她用分配食物的權力,讓每個人都對她服服帖帖。

而同樣身為女性的其他人,則和她一起擁有了進入能遮風避雨的救生艇睡覺的權利。

就這樣,一個亞裔女工,在一個小島上,建立起了小型的「母系社會」。

那些沒有任何生產能力的富豪男性,對這樣的安排,也不得不服氣,成為了小島上的底層。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和第一幕呼應的是,在這裡,終於實現了男女社會地位的徹底翻轉。

諷刺的是,反轉過後,在主流社會不受待見的男模卡爾,地位反而提升了。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新的女性統治者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開始思考個人需求問題。

她看上了細皮嫩肉的卡爾,用一碗魚的報償,讓他每晚陪自己到救生艇裡睡覺。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而亞雅,因為自己的男友被霸佔,也越來越不滿。

兩個女人之間的矛盾,似乎一觸即發。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最後,眾人奇蹟般地發現了逃出去的機會。

只是最終,他們能不能出去,又是不是所有人都想出去。

我就不更多劇透了。

但是,如果說第二幕的劇情,讓我們想到了最近幾年來的風暴。

這第三幕的劇情,又讓人不由得想到了風暴之後更多的事情。

也讓我想起,電影《芙蓉鎮》中,好吃懶做的王秋赦,在所謂「十年艱辛探索」時期,抓住機會,成了非正常社會中,手握權力的人。

但等到「十年」結束,他卻瘋了。

因為他不希望,也不願相信,這場讓自己翻身做主人的「運動」,就這麼結束了。

於是,他每天拿著個鑼,在小城裡走著,敲著,喊著:

運動了!該運動了!

它憑啥拿下戛納最高獎?

每一次社會的劇烈變動,都會帶來權力結構的改變。

有些人在變動中嚐到了甜頭,自然不希望這樣的變動結束。

但這樣的變動,真的是對大多數人更好的嗎?

需要我們每個人仔細思考。

再回到本片中的第二幕的場景,是什麼讓這場災難,最終走向了往不可挽回的地步?

是所有人都發現了事情不對勁,但所有人都在假裝一切正常。

所以,避免事情滑向悲劇的方式,或許並沒有那麼複雜,只要勇敢地說出眼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