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文|令狐伯光

如果有關注電視劇發展的話,大概會發現這兩年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韓劇在國內網路仍然很火,特別是現實主義作品。以前在世界上(特別是亞洲和東南亞)很火的韓國偶像劇卻不太行了。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比如什麼《什麼都不想做》《愛情的理解》《你陷入的世界》《青春選擇題》

《彈子球遊戲》

等等。

我記憶中上次在國內還火爆的韓國偶像劇還是上次。實際上是玄彬和孫藝珍主演的《愛的迫降》,那還是2019年的電視劇了,這兩三年也不是沒有韓國偶像劇,但是很少有以前那種爆紅的偶像劇。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比如金多美主演的《梨泰院》《那年,我們的夏天》,再到《財閥家的小兒子》。

這些劇從題材上面看是有些接近的,但和以前那種火遍亞洲和東南亞的偶像劇還是有明顯的不同。特別是像上面列舉的要麼關注現實和生活的劇集,要麼就是尺度大,設定稀奇古怪的劇集。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國內觀眾一向鄙視的國產偶像劇,反而在世界上(特別是亞洲和東南亞)開始火爆了起來。比如《蒼蘭訣》《星漢燦爛》《開端》等,至於像

《千金丫環》《別跟姐姐撒野》《致命主婦》等劇,國內觀眾可能看都沒看過。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國內火爆的國產劇當然不排除偶像劇,但討論度更高的往往還是現實題材的作品,比如《人世間》《警察榮譽》等等。而且往往因為懸浮,不接地氣等原因被批評。

最終就造成一種國內觀眾誇獎韓劇,結果海外觀眾開始追捧國產劇的狀態。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當然,嚴格說來韓劇在全世界,特別是東南亞仍然非常的火爆。但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韓劇越來越像日劇和美劇,曾經擅長的偶像劇就不行了。而國產劇這兩個方面非常欠缺,但是偶像劇卻開始文化輸出,為什麼會這樣呢?

早期抄日劇和港臺劇,現在抄英美劇?韓劇的背後是部“抄襲史”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每個國家都會因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發蔚縣狀態,有其主流電視劇型別,為啥現在韓國偶像劇不行了?原因是2020年之前韓國的那套“浪漫愛情”式的悲喜劇,其實是從日劇吸收而來的,最先是日劇開創了純愛電影流派。

港臺地區有一部分吧,但更多的是偏古代和各種奇幻設定的題材,偶像劇這套就日本為主。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但因韓國這個國家從建構到發展模式上的畸形,造成了現實中底層人沒有出路,這種改變命運實現階層躍遷的心理便反映到影視作品中,於是就出現了

完全脫離現實的、或灰姑娘式的財閥愛上我、或神怪超能式的超能者愛上我

等作品。

不得不說韓劇在營造氛圍上真的厲害,它能將完全虛幻不現實的東西給你刻畫得好像真實一樣,無數女性就陷入在五彩的肥皂泡裡,以至於現實與虛幻不分。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這個韓國偶像劇的巔峰嘛,我認為則是2015年前後幾年,也就是2010年《花樣男子》等開始,到《來自星星的你》《鬼怪》的巔峰,在2018年過後差不多就不大行了。

比較起來日劇雖然也有純愛流,但相對而言是建立在客觀現實基礎上的,是現實中有可能發生的,更真切得多。且純愛流也只是日劇的一個流派而已,比韓劇要豐富得多。這個例子就不舉了,因為真的很多。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這些年嘛,我們能明顯感覺到韓國偶像劇衰落了,原因大概也是亞洲偶像劇大本營日本偶像漫畫不行了,古代偶像劇韓國就一直在抄國產劇,從早期港臺抄到現在內地,例子也太多了。這些年的韓劇也開始升級了,這個升級又在兩個方面吧。

一是開始就講過的關於現實生活,還有都市職場,再到都市化男性關係的一些細膩的作品,這個層面確實像日劇,但原因也是現實裡韓國成為發達國家,城市化,商業化和工業化進一步深入。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比如《脆弱的英雄》《酒鬼都市女人們第二季》《小小姐們》《黑話律師》等等。這一點國內觀眾還挺羨慕韓劇的,這個題材國產劇倒不是不能拍,但是在職場專業性,現實生活層面一向因為懸浮,不接地氣等等。

二是明顯學習英美劇題材的作品,2019年的韓國喪屍劇《王國》是其標杆,在網飛成功過後,成為這類韓劇的風向標,大多數題材都是換著花樣的抄英美劇。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比如喪屍拍了一堆,後來驅魔拍了一堆,警匪,懸疑和復仇題材,反正各種尺度大,血腥和讓人爽的題材都是這條路子,最終才有了去年《魷魚遊戲》在世界大火的情況 。

2022年差不多都要過完了,韓劇題材上面同樣這個路子。不過直到現在都沒有出在世界上都火爆的爆款作品吧!

觀眾瞧不起,海外卻越來越火?國產偶像劇為何能“文化輸出”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中國的電視劇,以前作為一種文藝作品,它延續的其實是批判現實主義的敘事,現實主義才是我們這個國家的主流型別。只是前些年把握影視創作的是金融資本,而預設收看作品的物件是中產階級,於是現實主義一路走低幾近消失。為中產階級營造的肥皂泡逐漸盛行,這種土壤天生就適合韓劇生長,於是就有了這些年的流量、小鮮肉這一套。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不過,這幾年時代變了,當市場的土壤發生了改變,它會倒逼影視作品跟著改變,不該就被淘汰。新一代的年輕人追求的主流價值開始迴歸,於是主旋律迴歸本屬於它的舞臺中心。從

《大江大河》《覺醒年代》《山海情》《掃黑風暴》《功勳》《對手》

,到今年的

《人世間》《警察榮譽》等等

,每一部精彩的現實主義作品都無不引起巨大社會反響。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但是目前我們還集中在年代劇和生活劇上,都市職場劇,年輕男女情感劇等等。

雖然有了《親愛的小孩》《三悅有了新工作》《搖滾狂花》等等作品,但總體方面還不行,還是觀眾痛罵的懸浮,不接地氣的那種情況。而且,這種電視劇在文化輸出上是比較弱勢的,因為這和國力還有意識形態有關。目前中國相比西方還是弱勢的,所以就沒有辦法。另外兩種可以對外輸出的電視劇。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一種是黃暴汙等尺度大的作品,上面說過我們這邊限制多,拍出來也懸浮不接地氣,這兩個層面的電視劇一直不大行,不提也罷了。

另一種便是偶像劇了,包括現代甜寵,古裝偶像劇等,偶像劇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一大利器,逐漸取代了曾經韓國偶像劇的地位,特別是古偶上面。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古偶劇火反而是因為要求低,首先對男女角色有比現代劇更好的造型服飾加成,有的人穿古裝服飾可修飾體型,穿現代服飾就會把身高身材暴露無遺。古偶劇可以化濃妝打高光高濾鏡,現代劇你能調那麼高的濾鏡嗎?

另外古偶劇(非歷史劇)對演技要求較低,咧嘴瞪眼的演技也能應付過去,但現代劇裡面的劇情角色人物都是出現於人們生活的,現代人的生活中要是出現一個齣戲的成天噘嘴瞪眼的人,那是根本無法接受。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前兩年楊穎因為一個坐在車後座上的瞪眼笑被封為最佳恐怖片女主,這還只是一個不恰當的微笑造成的。別的演技不夠造成的翻車就不提了。

所以現代劇的演技要求要高於古偶,也就是說雖然投入了拍攝,但是對演員加成卻不大,拍了也不容易火,反而容易口碑翻車。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古偶對於編劇、導演的要求低於現代劇,在劇情中隨便胡亂描繪社會規則都無所謂,只要設定一個架空朝代,誰能知道你這個朝代的法律、人們的日常行事規則,也就減少了發現劇情漏洞、規則漏洞的機率。

可能有人要說流量明星的問題,

古偶本身就是培養流量明星的,唱跳男團/古偶/耽美/選秀就是幾大流量培養利器。流量演員大多數都是靠古偶火的,例子不舉了太多了,現在選秀和耽美沒了,各個想推新流量的公司都在專注古偶。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既然如此那為何國產偶像劇能在國外火呢?

最簡單的道理就像“流量明星”和當初在東南亞爆紅的《陳情令》一樣,全世界的觀眾都很膚淺,對於他國的歷史文化,社會現實等沉重作品是缺乏興趣的,除非你整個國家在現實層面不同,讓他國需要了解你的現實層面了。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否則這個對外輸出的作品,永遠都是黃暴汙,文化獵奇和各種輕鬆愉快的娛樂產品。國產偶像劇這方面做得還不錯,數量繁多好看的年輕演員,稀奇古怪的設定和題材。再到這些年中國影視工業的突破進步很明顯,好看的服化道和美輪美奐的畫面等等。

我們倒不能說是絕殺,但它們確實搶過了韓國偶像劇在海外這個生態位,尤其是亞洲和東南亞國家。

一個輸出偶像劇,一個輸出黃暴汙?韓劇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如果要比較當前國產劇和韓劇的優缺點的話,大概是隨著兩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在2020年後各自來到了新時代,韓國文藝作品也開始關注現實社會問題,還有一向敢拍帶來的尺度突破。

韓國職場和現實題材電視劇拍得更好一些,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審美和文化風格,相當成熟。大概是繼日劇,以前的港劇後,亞洲第三個現代化,商業化的都市生活展現。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但這個輸出天然不行,因為你肯定幹不過幾百年積累的西方現代化。這方面日劇是亞洲是最成熟的,但你看文化輸出是不是也不行,遠遠不如偶像劇火。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當前韓國文化輸出最猛烈的是黃暴汙和大尺度的作品

,但這些基本上是雜糅英美劇,應該是因為文化隔閡的問題,在文化審美和文化風格上還是有水土不服的味道,沒有當初韓國偶像劇那樣成熟。

這些年,韓國拍了那麼多喪屍,驅魔和奇幻題材,但最成功的也就《王國》《魷魚遊戲》(《殭屍校園》和《甜蜜家園》只能說還行),驅魔題材則一個都沒有,未來還能持續多久則要看。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看《魷魚遊戲2》是創巔峰還是滑鐵盧,我的感覺是已經到了巔峰)。

國產劇最大的優點是還是有自己的生態位,早期偶像劇還抄臺灣偶像劇和韓國偶像劇,這幾年你就很少看到有抄了,頂多在工業化的文化審美上有點爭議(比如以倭代華問題),文化內容,文化風格都是依託於網路小說,這些是自己的東西。

沒想到,國產劇用偶像劇,將韓劇的文化輸出“釘在恥辱柱上”

未來幾年,如果國產偶像劇還能進一步發展,比如一年拍出5部左右不同題材的《蒼蘭訣》,像今年暑期檔那樣並且擴大,國產偶像劇將會完全搶佔曾經韓國偶像劇,還有日本偶像劇的生態位,成為最大的文化輸出。

至於國內觀眾更關心的現實主義題材,黃暴汙和大尺度作品,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