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天?何為地?何為宇宙?

老祖宗告訴我們:

“天”就是無所不覆;

“地”就是無所不載;

“宇宙”便是四方上下+古往今來;

“宇宙”可分開理解成“宇”和“宙”,

所謂“宇”就是四方上下(左右前後中上下或者東西南北中上下),

所謂“宙”便是古往今來。

這漫漫人生路,期間歷經了六年學前、六年小學、三年中學、三年高中、四年大學,接著畢業工作,跌跌撞撞的也走了三十幾載,彷彿有一種力量,一直催促我們片刻不停的向前奔跑,至今回過頭看看我們走的這段人生路,才發現我們來的匆匆,學的也匆匆。明明接受了至少16年的全日制教育,卻在這段時間,因放緩“”腳步”,讀了咱們華夏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智慧寶典,才豁然開悟。身在這個物慾橫流、神經繃緊、不斷向西方看齊“求新”的時代,我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都忽略了我們民族最偉大的傳承。

或許有許多人和我一樣,我們每天抬頭看到的“天”,腳踏的“地”,以及看不到的“天”之外的“宇宙”,哪怕只是從字面上的理解來看,這些到底是什麼?何為天?何為地?何為宇宙?這些其實老祖宗早就告訴了我們,只是被我們自己暫時“弄丟“”了:

一、“天”是“高明”,無所不覆。我們要秉持的是其“智慧”,能從“天”所代表的化身中活用經由學習而來的知識。

二、“地”是“博厚”,無所不載。人居天地之中,為天地所生,也是天地的一分子,最好效法天地的變化,啟發自己的智慧。

三、“宇宙”是“時與位”,無四方上下不做“宇”,無古往今來不成“宙”。或許是要告訴我們,待人處事要從時間維度和空間(即所謂立場、地位、身份等)維度等多方面思考。

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讀的這十幾年書,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我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所讀的書,幾乎沒有我們民族的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的直接課程,幾乎大多都是西方文化的直接影子,不得不感到惋惜。但從另一方面想,其實更多的應該也是無奈之舉。(或許文盲不掃,目不識丁傳承無人可接,談何傳承?)

從這些年我們國家制訂和執行的各種政策,無不包含著我們民族文化底蘊的智慧,這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同樣也希望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能把我們優良傳統的文化智慧早日提上課堂,讓更多的華夏子孫從小能更直接了當的明白我們民族的智慧底蘊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