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唐朝科舉趣事|考官貢士“二李相爭”,使得貢舉劃歸禮部,隨成定製

文:枯木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自隋唐創設科舉制度後,最初主持部門是吏部,並且主考官為考公員外郎(從六品下),後來在唐朝開元年間把進士科轉到禮部主持,主考官升為侍郎(正四品下),隨之被後代延續,直到清末。那麼,為何主管部門會發生改變?這和科舉史上一次著名的爭執有關,從而對科舉制度影響深遠,這就是不見正史記載的

“二李相爭”

一、唐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官職制度簡介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在講這次爭執以前,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古代中央官職制度。雖然每個朝代不盡相同,不過大致上可分為兩個時期,以隋朝為界限。隋朝以前大致延續西周時期的

“三公九卿制”

,“三公”為司馬、司徒、司空,“九卿”是三公下面的九個中央機構: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當然每個朝代官職名稱和職能都有變化,並且各部門權力也各不同,然而整體還是“三公九卿”的基本形制。

到了隋朝,隋文帝創設

“三省六部制”

,從而奠定了後續朝代的中央官職制度形制,雖有變化,不過基本結構不變,我們就以唐朝為例說明。唐朝官職制度非常成熟,中央權力部門的結構為“三省六部二十四司”,所謂“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三省同為國家最高的政務機構,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而尚書省則負責執行。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尚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長官為尚書令,正二品

,掌總領百官,儀形端揆,是名義上的宰相。然而由於唐太宗曾經擔任過尚書令,因而後來無人敢擔任,因而尚書令為虛設,一般由左右僕射(左右丞相)負責,不過開元后基本成為虛職(榮譽銜)。

尚書省下設六部,部門長官為尚書一人,正三品,副職為侍郎,正四品下

(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唐朝實行群相制,只要凡本官加銜“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就是宰相,因而尚書省下屬六部長官副官都有可能是宰相。

於“六部二十四司”

,是指尚書省下轄的六部:吏部、戶部(度支)、禮部、兵部、刑部(都官)和工部,每個部下設四個司,因而為“二十四司”。《唐六典》中詳細介紹了每個部的許可權、人員組成以及品秩,我們簡單概括一下:

【吏部】

掌官吏選授、勳封、考課之政,下統吏部、司封、司勳、

考功

四司。

【戶部】

掌天下戶口井田徭賦職貢之政令,所屬有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

【禮部】

掌天下禮儀、祠祭、燕饗、貢舉之政令,所屬有禮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

【兵部】

掌天下軍衛武官選授之政令,所屬有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四司。

【刑部】

掌天下刑法及徒隸句覆、關禁之政令,其屬有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

【工部】

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澤之政令,所屬有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

二、考功員外郎主管科舉的來歷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在吏部下面四個司中,有一個

考功司

是專門負責掌管內外文武官吏之考課

。考功司長官為

考功郎中

,最初設立於三國時期,曹魏曾置尚書考功郎,掌尚書考功曹,以考課官吏。其資歷淺者為郎中,深者可轉侍郎,皆稱郎。晉及南朝不置,北魏復置,北齊沿置,到了隋文帝時期,改置考功侍郎,煬帝改為考功郎,

唐朝改為考功郎中,品秩為從五品上

隋文帝時期,在考功司郎中下面設定一個副職,即考功員外郎,隋煬帝改為承務郎,

到了唐朝又改回來為考功員外郎,品秩為從六品上

。而設定考功員外郎的目的,主要就是因為隋朝設立科舉制度,而這個員外郎因事設職,主要職責是負責掌管天下貢舉之職,因而從隋代開始就是考功員外郎負責科舉,唐朝也延續隋朝制度,然而到了開元年間卻發生變故,從此使得科舉主管部門發生改變。

三、主考官和舉子“二李之爭”,相互攻訐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唐朝為了盡最大可能為朝廷收攬人才,除了延續隋朝科舉選士,還允許官員舉薦和士子自薦,可以說初衷非常好。然而如同每個朝代的制度一樣,應該說制定之初都是從最好的設想出發,然而執行過程中就會發生扭曲,科舉制度亦然。隨著舉子投謁和權貴舉薦的泛濫,使得不少人鑽空子,有的人才因為得不到推薦而名落孫山,有的才識淺薄卻得以中舉,因而弊端不少。

於是有不少主考官想法改變,這就引發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爭執,發生在唐玄宗

開元二十四年

(736年)。當時負責科舉的

考功員外郎是李昂

。李昂有詩詞傳世,然而在兩唐書中沒有傳記,不過在元代辛文房的

《唐才子傳·卷一·李昂傳》

有記載:

“昂,開元二年王丘下狀元及第。天寶間仕為禮部侍郎,知貢舉,獎拔寒素甚多。工詩,有《戚夫人楚舞歌》一篇,播傳人口,真佳作也。”

也就是說李昂,曾經是

開元二年(714年)狀元及第

,而當時選取李昂的考功員外郎是

王丘

,王丘是盛唐比較有名的主考官,在《舊唐書》、《新唐書》都有傳記,

“志行修潔,尤善詞賦”

,主持科舉公允,能夠選拔真正人才,官至禮部尚書。因而李昂能夠在王丘任上被選為狀元,應該說是名副其實,並且從李昂詩詞來看,有不少佳句妙對,並且《唐才子傳》有傳記,因而應該確實是才華橫溢。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然而,李昂遇上了一個比較刁蠻的舉子,名叫

李權

。這位舉子後來如何,沒有記載,不過筆者查詢資料,有個同時期同名之人,是李唐宗室,唐淮安王李神通曾孫,李孟單之子,擅長書法,工八分書,很有可能是同一人。

在唐末五代王定保所編撰的

《唐摭言·卷一·進士歸禮部》

中,詳細記載了兩人爭執的過程。說當時考功員外郎李昂性格急躁,不能容物,針對當時託情人多,左右考官的現實,便想進行革新。於是在考前召集貢士,和他們約定:

“文之美惡悉之矣,考校取捨存乎至公,如有請託於時,求聲於人者,當首落之。”

意思是我會憑公心選才,誰託請立刻讓他落第。

然而李昂的外舅(即岳父)和李權是鄰居,並且關係交好,因此便舉薦李權給李昂。李昂大怒,便又召集貢士,當面數落李權。李權辯解說:

“人或猥,竊聞於左右,非敢求也。”

意思是再不濟也是有才華的,並非求人舉薦。李昂對眾人說:

“觀眾君子之文,信美矣;然人云:‘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詞或不典,將與眾評之若何?”

意思是大家的文辭都不錯,不過有缺點我就會指出來,絕不掩飾,另外如果有人的詩詞不妥,或者出典,那麼讓大家評論看誰是誰非。

眾舉子出來後,李權認為是針對自己:

“向之言,其意屬吾也。吾誠不第決矣,又何藉焉!”

看來自己是中不了舉了,還怕什麼?!便私下尋找李昂的詩詞文章,從中找出瑕疵,準備當眾給李昂難看。果不然,過了幾天李昂又召集舉子們討論,就把李權當成典型,將其章句之中的瑕疵找出來斥責李權。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李權越眾而出,說:

“來而不往非禮也,我的錯誤之處大家都知道了。您的詞章蜚聲朝野,鄙人不才,想和您切磋切磋如何?”

李昂說有何不可?李權便說:

“‘耳臨清渭洗,心向白雲間’是您的大作吧?”

李昂問有什麼問題,李勸說,這句詩的典故,出自唐堯禪衰老之時,禪讓給許由帝位,結果許由不貪名利,認為唐堯的話是惡語,便到穎水邊掏水洗耳,後隱居深山之中。而

“今天子春秋鼎盛,不揖讓於足下,而洗耳,何哉?”

意思是當今天子正當盛年,不禪讓給你帝位,你卻去洗耳,什麼原因呢?

要知道當時唐玄宗就是透過父親唐睿宗禪讓的,並且開元盛世以來,天下無事,皇權威嚴,法令嚴峻,百官都不敢談論天子。而李權這一指責非常惡毒,用心險惡,雖然牽強附會,如果是在明清時期,估計李權全家會被族滅。即便是比較開明的唐朝,如此血口噴人也讓李昂大吃一驚!嚇得幾乎跌倒,於是沒有辯解,把李權告到宰相那裡,

“謂權風狂不遜,遂下權吏”

,於是把李權給抓了起來。

然而在廷議的時候,李權狂妄自然是有錯,不過李昂也沒吃好果子。主要是因為李昂雖然嘴上說不予許託請,可是隻要有人託請就會聽從,唐摭言原文:

“初,昂強復,不受囑請,及有請求者,莫不先從”

(這和岳父託請都不聽似乎自相矛盾)。因而皇帝認為主要是因為考功員外郎位卑言輕,容易受到別人冒犯,另外遇上託請也無法拒絕,便下詔將科舉從吏部轉到禮部,並且讓禮部侍郎專門負責。可以說是兩人爭執的結果都是大棒。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這在兩唐書都有記載,

《舊唐書·本紀·卷八·玄宗上》

“(開元二十四年)三月乙未,始移考功貢舉遣禮部侍郎掌之”

《新唐書·志·卷三十四·選舉志上》“二十四年,考功員外郎李昂為舉人詆訶,帝以員外郎望輕,遂移貢舉於禮部,以侍郎主之,禮部選士自此始”

。唐代五品官員以上進入高官序列,可以配銀魚袋服緋,也就是可以穿硃紅色朝服;五品以下沒有魚袋,服色只能是綠色(六七品)和青色(八九品)。

禮部侍郎是禮部副長官,品秩正四品下,遠比考功員外郎從六品下要高得多

,威望高,權勢大,不太擔心以權壓人,可以針對他人舉薦進行認真甄選,因而可以相對公允。另外原因就是,布衣士子們也不敢和朝廷高官進行當面爭執,使得主考官建立了相當的權威。從此,禮部侍郎負責主持科舉,成為定製,一直延續到清末。

另外,禮部侍郎是正式官職,只有在主持科舉的時候,稱為

“知貢舉”

,倘若禮部侍郎缺,以別官主管,則稱為

“權知貢舉”

,宋朝實行糊名制,不過為了避免託請,往往到了科舉之時,除了知貢舉或權知貢舉外,還會派其他官員

“同知貢舉”

,其中一員須差臺諫官,主持當屆考試,決定合格舉人名次,以防事先請託。明清延續該制度,多為禮部侍郎加銜

欽差大臣

主持。

四、結語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唐朝開元年間的“二李之爭”導致科舉從吏部轉到禮部,表面是權威問題。

然而以筆者分析,應該是吏部當時權力太大。吏部

最初既管百官考核升遷,又管官員選拔和進入,可以說是完全把持了官員從進入到去世封諡一切事物,因而吏部成為六部第一大部。

禮部

,表面排第三,負責各種禮儀宴會,國子監教學,以及迎接外賓的職責,其實是六個部裡面權力最小的。因而筆者猜測,當時出於分權的考慮,把第一大部吏部的掌管官員進入這一權力移交給禮部。這樣,禮部權力擴充,可以掌管官員進入朝廷的門戶,吏部負責考核,這樣禮部和吏部分庭抗禮,更好地平衡六部許可權,使得相互之間能夠牽制,從而更利於中央管理。

於是,藉著“二李之爭”的紛爭,朝廷在廷議的時候,利用考功員外郎品秩低,沒有權威的藉口,趁機把科舉大權轉到禮部侍郎負責。可是要知道吏部也有侍郎啊,而且比其他部品秩還高一級,為正四品上。

因而,真正原因在於分權,而不是權威不足。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

2021/4/28榆木齋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主要參考資料:

《唐六典》(唐)李林甫等編修

《唐摭言·卷一·進士歸禮部》(唐末)王定保撰述

《舊唐書·本紀·卷八·玄宗上》(後晉)劉昫趙瑩等主持編修

《舊唐書·卷一百·列傳第五十·王丘傳》(後晉)劉昫趙瑩等主持編修

《新唐書·列傳·第五十四·王丘傳》(北宋)宋祁、歐陽修等合撰

《新唐書·志·選舉志》(北宋)宋祁、歐陽修等合撰

《唐才子傳·卷一·李昂傳》(元)辛文房編撰

唐朝科舉趣事|科舉為何從吏部轉到禮部?“二李之爭”是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