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中國航海日:告別觀天象測方位,共迎智慧航海未來

央廣網北京7月10日訊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道,每年的7月11日是中國的“航海日”,今年將是第十七個中國航海日。

以“開啟航海新徵程、共創航運新未來”為主題的主活動透過“線上模式”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其它地方也組織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如:上海舉行“海巡01”輪等3艘船舶免費開放參觀活動,天津航標處開展航標開放日活動等等。

航海文化豐富多彩,人類的航行活動古已有之。在古代,人們航海時如何判斷方向?遇到風暴怎麼辦?到了近現代,人類的航海技術實現了怎樣的飛躍?智慧航海技術的前景如何?無人航行船會對航海職業產生威脅嗎?

古時航海員如何判斷方向?

人類的海上航行活動歷史悠久,雖然目前我們尚且無法準確得知人類的第一次海上航行活動始於何時,但根據資料記載可知,人類航海活動的開展不會遲於新石器時代晚期,且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航海活動以及最先掌握航海技術的國家。

如何確定船舶位置和航行方向是古代航海過程中的重點。在航海裝置落後的古代,船員一般透過海面或是陸地上具有代表性的標識,以及天上的星辰來判斷自己的位置和航行的方向,我國智慧的古人很早就能夠透過觀測天體以辨別方向。

元明時期,我國航海員使用牽星板觀測星體以確定地理緯度,同時輔以方位星的方位角和地平高度來確定船舶夜間航行的位置。同時,船上還配備了專門觀測天象的陰陽官。18世紀三四十年代,六分儀和天文鐘問世。六分儀和天文鐘相互配合,分別推測船舶所處位置的緯度和經度,從而完成海上定位。

古代海員如何抵禦海上災害?近代航海技術實現了哪些飛躍性發展?

“行船走馬三分險”,人類航海初期,由於技術和裝置條件的限制,人們的海上航行需要面臨諸多風險,其中當屬風暴災害威脅最大。古時船舶噸位較小,抗風能力弱,船體多為木製,在強風暴情況下,船舶將會劇烈搖晃,木船很有可能在風暴中傾覆或粉碎,致使海員喪失生命。因此,在當時,若海員發現海面情況有變多會及時停船,船頭或船尾的海員則瞭望海面以檢查周圍情況,透過敲鑼提醒警示其他船員。

而到了近代,伴隨著軍工技術發展,航海技術也在不斷進步。

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寶晨表示,近代航海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衛星技術的發展助力船舶的海上定位和航線設計。其次,無線電通訊技術便捷了船舶和船舶、船舶和陸地之間的聯絡與溝通。再次,船舶的能源驅動技術逐漸朝著綠色節能方向發展,船舶的能源驅動方式由傳統的燃油驅動走向電池驅動,甚至是氫能驅動。最後,智慧船舶技術不斷髮展,遠端駕駛、無人駕駛技術日趨成熟。

航海技術智慧化發展的前景如何?無人航船會取代人力航船嗎?

智慧船舶是航海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智慧船舶技術的誕生為航運業轉型提供了重要機會,將為航運業帶來一場深刻變革。

智慧船舶技術未來將被運用在船舶的遠端控制、無人駕駛,航線的自動設計,船舶的自動靠離泊等方面。張寶晨認為,根據國內外的技術發展情況來看,無人航行船舶或遠端駕駛船舶在2025年左右投入商業營運是必然趨勢。但張寶晨同時表示,智慧航運時代的到來並不意味著無人駕駛航船將完全取代有人駕駛航船。從安全和治理方面考慮,在未來,人力駕駛航船與無人駕駛航船將並存。

在智慧船舶技術發展的趨勢下,未來的航海專業人員需要更加重視陸地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時智慧船舶技術還將推動航海體驗師這個新職業的誕生,航海體驗師需要對海上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體驗,為船舶的發展、設計、建造提供實踐性的技術支撐。

世界強國無不是向海而興,因海而強,我們也更需要提高航海意識,弘揚我國的航海文化。

監製:郭靜

記者:楊揚

編輯:劉鶴佳 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