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的“世外桃源”!管家屋子打造農村環境整治新樣板

漫步在管家屋子村,紅瓦白牆,道路潔淨,茂盛的植被綠意盎然,村口的黨建文化廣場引人注目,路旁的景觀湖公園美不勝收……

管家屋子,位於藍村東南3公里,緊鄰藍村火車站,共有123戶,村民不到500人。村南是膠濟客運專線,村北是膠濟線,村子被兩條鐵路線環繞包圍,猶如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每天晚上,“橋上跑火車,橋下把舞跳”成為了管家屋子村獨特的風景線。青島市“一村一品”示範村、藍村鎮生態文明建設先進村莊、基層黨建社會穩定先進村莊……近些年,管家屋子村包攬了大大小小的各種獎項,成功探索出了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的新樣板。

城市裡的“世外桃源”!管家屋子打造農村環境整治新樣板

說到村莊的人居環境為什麼能一直保持這麼好,村黨支部書記管益泉自豪地說到:“這個衛生吧,說到底還是咱群眾自身的習慣問題,我們村現在人人都很自覺,都不大用管。”是的,良好的人居環境離不開每個村民的好習慣,但習慣的背後,卻是管益泉和每一位村民實實在在的努力和付出。

黨員引領,做好先鋒模範。“我是從2004年幹書記的,第一年就開始搞環境整治,剛開始群眾也不願意幹,我就帶著村兩委成員幹,清理六大堆啥的,整天除了吃飯不幹別的,就這樣一直幹了三年,幹出點模樣來了,07年就有人來我們村參觀了。”回顧這段歷史,管益泉如數家珍。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給村民作出了積極表率,也激發了廣大村民們自覺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熱情。

城市裡的“世外桃源”!管家屋子打造農村環境整治新樣板

建章立制,環境常抓不懈。據瞭解,在整治初期,村裡劃分了3個環境衛生整治小組,包片村莊街巷衛生,村兩委班子成員擔任小組組長,組員由黨員和村民代表各3名組成,建立起“村莊、網格、街巷、居戶”四級環境衛生責任常態化管理體系。每月底組織一次村裡環境衛生評比,將各戶按每月底的衛生評比成績分為三個檔次,一檔平分獎金1000元,二檔平分獎金500元,最後一檔則要進行“上門”批評教育和處罰。“那時候我們是真獎也是真罰,誰家的環境衛生搞不好,那就得受處罰,讓大傢伙都看看,他們自己面子上也掛不住,以後也就自覺起來了。”就這樣,家家戶戶逐漸形成了比學趕超的競爭意識,也養成了認真搞好環境衛生的好習慣。“雖然現在環境衛生整治的很好,但我們現在依然堅持每禮拜一小檢,每月一大檢,每條衚衕都檢查,形成一種制度,不能破壞來之不易的成果。”管書記嚴肅認真的說到,“不過現在吧,由於大家都保持的很好,所以我們現在,就算是有一點小問題,只要能馬上整好,也不會真罰了。”從管書記的話中不難得出,處罰不是真正目的,群眾的自覺才是長效之道。

城市裡的“世外桃源”!管家屋子打造農村環境整治新樣板

聚焦痛點,改造基礎設施。加強生態環境性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農村環境的長效保障,以前,農村汙水和垃圾絕大多數未經處理就隨意排放和堆放,對農村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甚至影響了農村飲水安全,可以說,基礎設施改造是提升人居環境的一道“必答題”。這其中,農廁改造是一個大難題,管益泉說:“我們2016年開始廁所改造,當時我們村兩委成員挨家挨戶的入戶宣傳和動員,給他們講解上級的補貼優惠政策,打消他們的顧慮。”如今,村裡家家戶戶都能用上純白的蹲便器,上廁所再也不用“犯愁”了。“2019年村裡就實現了雨汙分流,汙水全部走地下管網,最後集中到村北的‘大三格’統一處理。”管益泉介紹到,“2019年,在鎮政府幫助下,我們又搞了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先後共投入了1000多萬元,硬化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粉刷房屋外立面、建景觀湖和文化廣場,村子馬上更好看了。”基礎設施的改造提升,提高了村民們的生活水平,也為管家屋子村的人居環境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和保障。

變廢為寶,用好“垃圾”資源。管家屋子村在環境整治工作中,十分重視對空閒地、露天垃圾場等場所的改造。村委會北邊偌大的景觀湖公園映入眼簾,夏季的柔風掠過,清澈的湖水微波盪漾,一群小魚兒游來游去,湖面泛起一絲絲漣漪。誰曾想,這樣一個景色宜人的景觀湖以前竟是一個堆滿垃圾的臭水溝。“哎呀哩,以前這裡可是真臭,垃圾都往這裡倒,現在變化很大,夏天在這裡乘涼,還沒有蚊子,真好。”村民王秀芳笑著說。除了景觀湖公園,村裡還在以前村委會西邊的空地建起了封閉式柴草堆放場,供村民集中堆放;把以前的垃圾場改造成了黨建文化廣場,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地方,夏季的晚上,伴隨著音樂,村民們歡快的跳著舞,身後的火車疾馳而過,成為管家屋子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城市裡的“世外桃源”!管家屋子打造農村環境整治新樣板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切入點。廣大農民是村莊的主人,改善鄉村人居環境,農民既是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建設者、管護者,家園變美了,心情才能舒暢,勞動創業的幹勁兒也能更足,日子自然越過越紅火。希望管家屋子村的舉措能給我們啟示,把我們的鄉村,真正建設成現代版的“世外桃源”。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曉帆 通訊員 秦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