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扁擔與詩朗誦

作者:陳黨耀

扁擔與詩朗誦,風馬牛不相及。各位聽我慢慢道來。

不管城裡還是農村,做過體力勞動的人都知道,工具趁手最要緊,有一件好家(滬語讀ga)生,勞動時吃力程度肯定低些。在農村,一根扁擔的好糗(qiu),決定了體能消耗的高低。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結下扁擔不解緣

我1972年底到奉賢星火農場六連務農,第一天揹著被頭鋪蓋與幾個新兵到食堂一角臨時安頓下來,幾天後被分配在七人一間的集體寢室,那裡除了雜亂無章的蚊帳衣物、雙層鐵床外,最醒目的就是立在牆角的一根根扁擔。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隨即,我與扁擔結下了不解之緣。挑稻挑麥挑油菜、挑豬榭挑大糞,最艱苦的要算開河圍墾挑河泥,沒幾天肩膀全磨破了,血粘著襯衣鑽心痛。(現在敲下這行字絕非矯情)大概自第二年起,我的雙肩慢慢就老菜皮了,還隆起了肉墊,那肉疙瘩狀若荷包蛋,左肩的稍厚些,這兩塊僵肉直到回上海幾年後才慢慢消褪。

我所在的星火農場六連連長老謝是土生土長的奉賢老農,俗語俚語一套一套的,什麼“三日扁擔百日肩”“看人挑擔不吃力,自上肩胛嘴巴歪”,什麼“早起跑到日頭晏(晚),方知百步無輕擔”“上磨肩胛,下磨腳底”……面對懶散的調皮鬼,老謝還自創順口溜揶揄“早飯吃過渾身難過,中飯吃過半日混過,夜飯吃過生龍活虎。”當時哪有微信啊網路的,卻也只有半天功夫就傳遍全連隊。

渾身難過大都是指農場一年四季離不開扁擔,風裡來雨裡去。歷經歲月磨練,農友都能切身感受挑擔的酸甜苦辣來。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看人挑擔不吃力

老職工的扁擔大都是竹製的,也有柳桉、刺槐木等,這些油光鋥亮黃中帶黑的扁擔結實而柔韌,有的還刀刻或用油漆塗著“某某排某某人”,兩頭似圓箭鏃能勾住糞桶或籮筐的繩子。尤其是女生的竹扁擔堅韌而富有彈性,既禁得起份量又不太費力,挑起來晃悠悠的。看她們一手扶扁擔,另一手前後擺動快步向前,前後籮筐上下一顛一顛,好似舞蹈《擔鮮藕》,很有鏡頭感。而擔子上了我的肩,立刻齜牙咧嘴了。

挑擔雖是力氣活,但多挑找到了竅門就省力。老職工們挑擔姿態自如,步伐穩健,大步走,大甩手,表情自如。扁擔上掛的繩子長短也恰當,長則登高爬坡不便,短又不能將擔子悠悠盪起來。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最初我怕的就是挑擔。一擔上肩,蹙眉苦臉,硬著頭皮,咬緊牙關,早挑到夜,骨頭散架,收工回來,一挪一蹺,肩上火辣,腳底磨泡。老職工對我說,看看你用的啥扁擔,石骨鐵硬,還不會換肩。是啊,我的扁擔厚得簡直是槓棒啦,挑起來直挺挺的,付出的能量起碼比彎扁擔多出一小半,而且我還死盯著左肩挑,右肩扁擔根本放不上去。幾天下來,肩膀痛得夜裡睡不好覺。後來經過數月磨鍊,漸漸地我也不懼挑擔子了,百十來斤也不在話下。

我學會挑擔換肩也是逼出來的。那時看老職工邊走邊換肩,左手輕扶扁擔前端,左肩輕輕向後一甩,扁擔順勢移位,右手配合撥順扁擔,扁擔就自然地從左肩移到右肩,然後繼續前行。如此反覆,走上一里路也不用停歇!這些動作要在邊挑邊走中完成,說易做難。起初換肩,經常一不小心扁擔從肩膀上滑下來。一季農忙結束,我終於學會了換肩,練就了一付“鐵肩膀”(這名詞是從當年農場廣播站學來的)。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農場最忙的要數“三搶”“三秋”了,白天黑夜連著幹,經常離不開扁擔。記憶猶新的是挑麥子,一擔麥沉甸甸的,少說有百把斤。從大田挑到打穀場,近的上百米,遠的一二里地。重也罷了,這麥芒還刺人,手臂腳髁被刺得奇癢,眼睛也睜不開,還得硬撐往前走。

每年五月和八月,一年兩度的插秧開始了。此時女知青辛勞無比,終日奔波於稻田中拔秧插秧,而男知青則大多運送秧苗。稻田裡波光粼粼,綠意盎然,田埂上荷擔嗨嗨,氣喘如牛,場面頗有質地感。

魯迅先生對詩歌起源有過精闢的見解:古代人幹體力活時,為統一行動,會發出“杭育杭育”節奏聲,這首先發聲的就是第一個文學家,而將此寫下來的就是第一個作家,他們可以稱為“杭育杭育派”。多麼富有詩意的“杭育杭育”啊,魯迅真是看人挑擔不吃力,挑擔人是否看魯迅作品也很有文學感?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始知百步無輕擔

俗話說“百步無輕擔”,再說你想輕擔也不好意思呀,人家女生都屁股一扭一扭地順勢勇往直前。

不過十七八歲的新兵哪能和老職工比啊,沒走幾步我就想“撂挑子”,可是沒門,前後十幾擔夾擊著我,這就是老職工開工前講的,幫儂套上“牛軛頭”(犁地時套在牛頚肩上的木架子),逼得我沒了脾氣。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第一次挑長路是來到農場三年後的事了。那時我被臨時抽調到連部當一天挑夫,十幾個人到十幾裡外的錢橋人民公社去挑魚苗。如今只記得帶隊的副連長姓沈,也是當地貧下中農出身,外號“老隔泥”。一路上大家挑著空桶不知不覺就到了農村生產隊魚塘邊。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看見別人都裝滿一桶帶水魚苗,我也不甘示弱。“老隔泥”看看我的身板講,路長了,少裝點吧,於是在其默許下我也就大半桶。果然,沒走多遠就覺得腳下越來越沉重,肩膀也開始疼起來,我把擔子從右肩換到左肩,再從左肩換到右肩,腳步也越走越慢,漸漸地落到最後。“老隔泥”講“一里輕,二里重,三里四里挑不動”。我強打精神,使勁挺起腰桿,儘量跟上大家,直到看見六連魚塘才如釋重負。這是我少有的幾次“馬拉松”式挑擔,挑一擔痛三天,這記“軛頭”套得結棍。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前年又到黃山旅遊,看到一群挑夫“杭育杭育”地挑著擔子,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逐級而上,手裡還另持一根木棍,用於休息時支撐擔子,以保持落擔起擔時的體能,這一下子勾起了我不可名狀的思緒。問之,答曰挑一擔約150斤上下,費時大半天,報酬200元。這就很好理解為什麼山上的食品等比山下要貴好多好多了。(當年我圍墾開河挑一整天最低報酬0。6元)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人無壓力輕飄飄

力氣是逼出來的。剛到農場我體重不滿90斤,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沒有多少知識的知識青年。五六年後我已是130斤有一點知識的莊稼漢了。

第一次挑大糞,我肩胛痛得也不顧糞臭了。老職工從糞船裡舀起幾勺糞裝滿兩桶,我扁擔一橫就上肩,踏著跳板沿斜坡上岸。扁擔直直地壓在我的肩上像座小山,我舉步艱難,歪歪扭扭,好容易到達目的地,糞灑一路,也濺到身上臉上。還是老職工有經驗,他順手摘下幾片大樹葉蓋在上面,糞水就穩穩當當了。

第三年我終於有了一根得心應手的木扁擔,兩頭翹,韌性強,挑上一百多斤也不會斷。那年冬季,這根扁擔陪伴我來到了圍墾工地,成了我的吃飯家生。但是好家生容易被人盯牢,沒幾天早晨起來就不見蹤影了。我只能再去“順”別人的戇扁擔,惡性迴圈啊。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後來,連隊決定工具集中管理,還專門造了一排簡易房作倉庫,調派一對也是知青的雙胞胎姐弟管工具。由此利弊各顯,集體寢室是乾淨了,但“自有自便當”的好處沒了;有好工具的人覺得就此被“共產”了。

早晨,幾路排長各自扯著喉嚨大聲吼:“樓上的女生、樓下的男生聽好了,今朝拿籮筐扁擔……”酷暑的午後,這種催命的集結號絕對是侵擾美夢“不得到遼西”的噪音。於是,從寢室到倉庫一溜人馬如過江之鯽,紛紛拿著塑膠圓牌子排隊借工具。去得晚的只能將就用戇扁擔了。幸好倉庫隔壁有間木工間,有人請小木匠把厚扁擔刨得薄一點。當然,小木匠們也是領受領導旨意的,能夠恰當地拿捏好厚薄這個度。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辯證地說,挑擔的苦與樂是相輔相成的。夏收秋收季節,從莊稼地裡挑著一擔糧食,一路晃悠悠,雖然汗流浹背,卻心懷一種旁人無法體會的豐收的成就感——儘管工資少得不夠溫飽,卻能盡情釋放體內可憐的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用扁擔這一最原始的工具將一垛垛東西從這一端挑到那一端。

人們常說“生活的重擔壓在肩上”。如今,我回城近四十年了,可挑擔的經歷一直難以忘懷。我常想,人生猶如挑擔,養家餬口,輕擔重擔都要挑起來。也許正因為挑擔的人比不挑擔的人走得快,所以生活也好,工作也罷,適當有點壓力比輕飄飄要好,壓力可變動力。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免不了身受壓力,沒有壓力的人生很難說是完整的。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百事可為挑重擔

借用一句老話“吃得菜根,百事可為”,也可作“挑得重擔,百事可為”。多年風裡雨裡泥裡水裡,有了這等艱難磨練,其他工作在我眼裡就不算啥苦差事了。

大約文革結束後,星火農場有家場辦工廠解散,其中兩個男生被遣散到我所在的六連三排。一個叫王建敏的白面書生和我一樣也是72屆,雖然他已是名副其實的老職工,但挑擔絕對是新手,來了不久就上圍墾工地。剛開始挑擔,王建敏吃力而笨拙的樣子——雙手抱著像槓棒般的扁擔,生怕扁擔從肩上滑下來,遠看像朝天的加農炮炮筒,連走路都彳亍前行,更不要說挑擔換肩了。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細細想來,當年最苦最累的活兒莫過於挑河泥了。天寒地凍,上萬名男女知青綿延數公里。老職工用河鍬挖河泥裝進籮筐,我和王建敏及一眾女生挑著籮筐沿著河坡奮力向上。高高的坡頂北風怒號,沿斜坡開出的爛泥臺階寬不盈尺,幾步一踏便塌陷,肩負重擔步步趔趄滑上去,奮力排除地心引力。起初有人滑倒在地還能引來一陣苦笑,後來摔跤的多了,大家便習以為常,就像看正常走路一般。

臨近中午,汗水流光力氣用盡,直覺得心慌氣短抬腳無力,恨不得一屁股倒在腳下的沙泥裡不再起來。我親耳聽見兩個新來的女生竊竊私語:“儂看,我肩胛上的棉毛衫搭牢了”,“我也搭牢了”。不用猜,搭牢棉毛衫的不是汗,應該是血。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而此時的王建敏更是與眾不同,他已經成了“夜壺臉”(大花臉),全身上下也掛滿了泥漿。大概是他太想捉牢扁擔而扁擔太不聽其使喚了,經常脫手滑入泥淖中,同事取笑他握的不是扁擔而是泥鰍。看到老職工挑了一天大都山青水綠,他是既惱又恨。出征前的豪情滿懷蕩然無存,對我有關“扁擔優劣論”的提醒置若罔聞而悔之晚矣。

當然,不太會挑擔一點不妨礙他在連隊文藝匯演上的激情澎湃,也不妨礙他日後成為一個名記者。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艱難困苦玉汝成

逢年過節前,六連總要召開全連大會,支部書記傳達批林批孔、揭批四人幫等檔案精神,連長老謝佈置今冬明春農業生產,然後由各排文藝節目匯演。自打王建敏來了之後,他的詩朗誦就成為保留節目。如今,他朗誦的內容我全都忘了,但其朗誦的風格難以磨滅。

王建敏一上臺,無論朗誦什麼,一開場總是聲情並茂地吼上一聲“啊……”,中間換行也插上幾個“啊”,朗誦結束再來一聲中氣十足回味悠長得“啊”。期間誇張地抑揚頓挫令人捧腹,以至於以後每次文藝匯演,只要報幕:下一個節目——詩朗誦,底下就“啊”聲一片,鬨堂大笑。

好脾氣的王建敏不氣也不惱,索性笑眯眯地上臺,近乎小丑式地不慌不忙地“啊……”了起來,一直朗誦到氣勢磅礴的結尾,完全沒有圍墾工地上挑擔時的窘相和惱羞成怒。臺下有的女生聽得笑出了眼淚,這種熱烈氣氛一掃知青們平日勞累的頹唐相。

匯演後好幾天,王建敏在食堂打飯到老虎灶泡水,一路上不斷碰到以“啊……”打招呼的農友。有人建議他抒發一下關於開河挑擔的情懷,他不置可否,也許扁擔正是他心靈深處的痛並難以開掘詩境吧。

「知青往事」扁擔與詩朗誦

右後站立著為王建敏

作者:陳黨耀,出生於上海的50後,17歲到奉賢星火農場當了九年知青。文革後考入復旦大學分校,畢業後分配到寶鋼。1997年獲聘新聞系列高階職稱,退休後喜讀書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