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了辮子和自己的過去決裂

剪了辮子和自己的過去決裂

“上船前,找了一家理髮店剪去辮子。理髮匠舉起利剪,抓住我的辮子時,我簡直有上斷頭臺的感覺,全身汗毛直豎。咔嚓兩聲,辮子剪斷了,我的腦袋也像是隨著剪聲落了地。理髮匠用紙把辮子包好還給我。上船後,我把這包辮子丟入大海,讓它隨波逐流而去。”(63頁)

這是蔣夢麟在杭州參加浙江省官費留美考試失敗,向父親拿到幾千塊錢預備到加利福尼亞州深造,上船前發生的一件極具象徵意義的事件。

剪掉辮子的蔣夢麟,表明了自己決心與舊傳統舊思想的決裂。不過,在接觸“新學”之前,蔣夢麟也是一個深受傳統知識、思想和信仰深刻影響青年。蔣夢麟的轉變是從“父親把我送到離村約四十里的紹興府”的“中西學堂”接觸了“新知識”後開始的。

“雖然先生解釋得很粗淺,我總算開始接觸西方知識了。在這之前,我對西洋的認識只是限於進口的洋貨。現在我那充滿了神仙狐鬼的腦子,卻開始與思想上的舶來品接觸了。”“···過去我們所崇拜的神佛,像是烈日照射下的雪人,一個接一個融化。這是我瞭解一點科學的開端,也是我思想中怪力亂神信仰的結束,我在鄉村裡曾經養成研究自然的習慣,我喜歡觀察,喜歡說理,雖然有時自己根本不知道其中的深意。這種習慣在中西學堂裡得到繼續發展的機會。我還是像過去一樣強於理解而不善記憶,凡是合理的新觀念我都樂於接受,對記憶中的舊觀念則棄如敝履。”(37-38頁)

任何人在知識、思想、信仰世界的轉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個人的轉變自然需要自己在黑暗中的不斷地摸索前行。這也告訴我們在現實中改變一個人是不容易的,我們千萬不要希望 一凡簡簡單單地甚至苦口婆心地說教會對一個人帶來多大的改變。只有自己明白向哪個方向前進的人,才會知道自己各種作為的意義和價值。

“我自從進了紹興的中西學堂以後,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看到東邊有一點閃霎的亮光,我就摸到東邊;東邊亮光一閃而逝以後,我又連忙轉身撲向西邊。現在進了浙江高等學堂,眼前豁然開朗,對一切都可以看得比較真切了。我開始讀英文原版的世界史。開始似乎很難了解外國人民的所作所為,正如一個人試圖瞭解群眾行動時一樣困難。後來我才慢慢了解西方文化的發展。”(45頁)

蔣夢麟十九歲的時候,參加了郡試,考中了秀才。他的父親非常高興,大擺喜宴。好幾百親戚,包括婦孺老少,齊來道賀。

老父親希望兒子將來有一天能在朝中做到宰相,但是他自己“簡直有點迷惘”,有兩條道路需要他作出抉擇:是走傳統讀書人的老路子,“由秀才而舉人,由舉人而進士,光大門楣,榮及鄉里”?還是接近西學,做一個新世界中的“新人”?

“兩個互相矛盾的勢力正在拉著,一個把我往舊世界拖,一個把我往新世界拖。我不知道怎麼辦。”

“滿腦子矛盾的思想,簡直使尚未成熟的心靈無法忍受,新與舊的衝突,立憲與革命的衝突,常常鬧得頭腦天旋地轉,······ ”(53頁)

經過了一番掙扎,蔣夢麟已經看得很清楚:不論立憲維新還是革命,在中國西化的潮流已經無法抗拒。最終,

他決定這個更理想、更西化的學校,參加了上海南洋公學的考試,並被錄取為新生,從此走向了個人生命奮鬥的另一個起點。

剪了辮子和自己的過去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