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張圖看廣東人口分佈,大城市多剩女是偽命題

廣東,是中國經濟不平衡發展的縮影。廣東省有全國最發達的都市群,這些地方人均GDP在全國領先;但也有大約一半地市,人均GDP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下。所以,有時看看廣東的現狀,就明白中國經濟的現狀。

今天,《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釋出,揭開了21個地市主要人口狀況。其中兩張圖,特別耐人尋味。

第一張是各地常住人口分佈

從兩張圖看廣東人口分佈,大城市多剩女是偽命題

廣東各市常住人口統計(2010,2020)

在過去十年,廣東全省人口增長率逾20%,遠超同期全國增長率(為5。38%)。但各地的增長很不平衡。人口增長率高於全國同期水平的城市共11個(深圳、珠海、廣州、中山、佛山、東莞、惠州、江門、陽江、清遠、茂名),人口增長率低於全國同期水平的城市有10個(其中正增長4個:肇慶、汕頭、韶關、雲浮;負增長6個:梅州、汕尾、揭陽、河源、潮州、湛江)。

可以看出,

過去十年,廣東人口分佈的特點仍然是從粵東西北向珠三角都市圈聚集。以廣深為核心的珠三角都市圈仍然在迅速發展,廣東需要適應這樣的超大城市發展規律

第二張是廣東常住人口年齡及性別構成

從兩張圖看廣東人口分佈,大城市多剩女是偽命題

廣東各地常住人口年齡和性別結構(2010。2020)

這張圖更有意思。性別失衡、老齡化是當前中國頗受矚目的兩大人口結構變化,我們也就主要看看這兩大結構。

首先,普查的常住人口性別結構與戶籍性別結構似有很大差別。最近兩年有一些基於戶籍人口統計的性別結構資料表明:城市越大,戶籍人口中女性佔比越高(即男女性別比越低)。這甚至成了“大城市多剩女”命題的支援證據。但此次普查的常住人口資料結果似乎與此相反(至少廣東資料如此):

珠三角的男女性別比失衡比粵東西北地區要高得多;城市越大,男女性別比越高(男性越多女性越少)。

在過去的媒體報道中,東莞給人女工多、男性相對少的印象,但此次普查結果表明,東莞常住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0%。戶籍人口性別比和常住人口性別比這種相反的結果,意味著

在常住人口中,可能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獲得大城市的戶籍。而男性,獲得大城市戶籍的比例比女性要低

。這與人們通常的直觀感受有些不一致,其原因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其次,在年齡結構上,珠三角都市區比粵東西北更年輕化,前者少兒人口(0-14歲)和老齡人口(60歲以上)都更低。這個資料與人口流動的經驗觀察一致:

粵東西北的勞動力人口流向了珠三角,但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家鄉的現象比較嚴重

。因為,若生育偏好接近而沒有人口流動,各地的少兒人口應該差別不大;考慮到珠三角老齡人口更少,15-59歲勞動力(涵蓋了育齡人口)更多,少兒比例不應該低於粵東西北;即使考慮生育的經濟機會成本對生育偏好的影響,珠三角的少兒佔比也不應過於低於粵東西北。唯一合理的解釋,本來屬粵東西北的那些勞動力人口不少移民為珠三角的常住人口,但是他們的老人和孩子仍然留守家鄉。

中國的城市程序中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中還會存在。

上述事實,也表明基於戶籍人口研究人口的性別結構和年齡結構與經濟活動的現實已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