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捕捉漫漫長夜裡的一抹亮光

我要捕捉漫漫長夜裡的一抹亮光

我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打適合做歷史學家。但不代表對歷史沒有獨到的觀察與瞭解。

回望漫長的歷史,就會發現,中國歷史上的強人政治選擇正確方向、順應時代潮流推進改革的很少很少。

王莽

很有理想,力度也很大;

王安石

可謂嘔心瀝血;

張居正

雖然貪圖享樂也是很操勞的。但他們不是太超前就是搞反了;或者對時勢估計判斷出了問題。所幸

高拱

敢於抉擇,而且現在看把脈很準(他當時未必意識到,是出於解決問題推出的)方向完全正確,可惜他執政短暫,被金石之交張居正推翻了,兩項實質性措施未能持續下去。張是要“中興”到太祖時代的,他把方向搞反了。

我要捕捉漫漫長夜裡的一抹亮光

所以我付出巨大代價,寫了《大明首相》。

這就說到歷史小說觀了。

我的觀點,寫歷史小說,要害兩條:

必須尊重史實;同時要有新認知。

我反對寫歷史小說胡編亂造。如果胡編亂造,不要以真實歷史人物為主人公。

如果沒有新認知,質言之不能以現代文明觀去觀照歷史,津津樂道聖君賢相,渲染聖君、清官,那這樣的歷史小說越少越好。

我寫《大明首相》,絕非渲染賢相。我要表達的是,我們要呼喚,在重大歷史關頭,當政者負有重大歷史責任,應該以忘我精神敢於擔當作出順應時代潮流的抉擇,其個人不管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值得後人追懷。

我們當無比珍惜在漫漫長夜裡閃爍過的一抹亮光!我要捕捉的就是這一抹亮光。

我要捕捉漫漫長夜裡的一抹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