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真是一件奢侈品。

在第三期的《我是唱作人》舞臺上。

表演前有這麼一段對話。

王源:大家看舞臺上亮嗎?

粉絲:亮!

王源:但我看你們其實很黑。

感同身受真是一件奢侈品。

讓我想起了魯迅在《而已集·小雜感》寫過這麼一段:“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 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

每個人都是孤獨本體,《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這是他創作這首歌的初衷。

歌詞蘊含的全是少年的孤獨和落寞,直白又無助,“這世上除了我,只有千萬個你”“你說天塌下來你會陪我,可你又如何同感我寂寞”。年少成名,一夜間從默默無聞到人盡皆知,從此生活永遠曝光在鎂光燈下。這一路上,總是被給予無限的期望,又有惡人無端的揣測謾罵,除了本人誰又能感同身受呢。我們僅僅知道你的經歷,卻無法輕易說出“我懂你”。

我們的“剛哥”內心是如此柔軟,唱到最後的部分,情緒崩潰到失控,捂臉大哭,粉絲也在下面哭的撕心裂肺。在那一刻,我被觸動了,眼底也是酸酸澀澀的。

演出結束,王源強忍著眼淚說【對不起,謝謝】。

感同身受真是一件奢侈品。

節目播出當晚,也在第一時間再一次為“演出事故”而道歉。

感同身受真是一件奢侈品。

可我看來,那一刻不過是你的真情流露,讓你想起了一個人孤枕流淚的那個夜晚。

那些血與淚,只有你自己知道,我們這些旁觀人看的只是熱鬧。

現代人的崩潰常常是默不作聲的,我們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淚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了,想一個人呆在看不到的角落裡,不說話,不太想活又不敢去死。

默默舔弄傷口,如果遇到關心的人,又不好意思說,怕別人覺得你喪氣又矯情。更何況大多時候,即使說了也沒用,既不會讓心情好,也不會讓情況好轉。

所以我們逐漸隱藏起自己內心的消極和悲觀,傷心和難過,學會了成人的第一課,

逼自己長出一副笑臉來面對這個世界

,告訴大家我很好。

感同身受真是一件奢侈品。

電影《狗十三》裡,李玩十二歲,剛上初中,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家走了,父親再婚跟繼母生了個弟弟。這樣家庭背景下的李玩,自然個性變得有一點頑劣。每一次她不聽話,爸爸都會動手打她。

雖然爸爸打了她後又說“是不是很疼?爸爸知道你難過。爸爸理解你”之類的,但所有的這些安慰和感同身受都只是一時的安撫罷了。

李玩變得越來越孤獨,爸爸為此

給她

買了一隻狗,她很開心,終於不再那麼孤獨了,狗成了她孤獨青春裡最溫暖的依靠。

可是有一天,狗走失了,李玩整個人都崩潰了,又哭又鬧,把一家人折騰得不知如何是好。大人們並不理解,為了一隻狗,至於嗎?於是為了哄她,就找了只很像的狗,騙她說狗找回來了,可李玩知道那並不是自己的狗,繼續哭鬧。大人們不屑一顧,只一味

給她

洗腦:“別不懂事了,這就是那隻狗!”

感同身受,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

感同身受真是一件奢侈品。

如果我們終極所能,也不能對別人真正感同身受,你還可以選擇去學會體諒。

體諒我們各自不同的人生軌跡,體諒我們各自的不容易,做出的不同選擇。我希望我們的情感是獲得式,TA如果能夠理解你,感受你的感受,是加分項;如果TA不理解,也很正常這件事兒。就是TA做到了,你要感謝TA,而不是TA沒做到,就自怨自艾,孤寂難眠。

我想,懷抱善意的你一定可以笑著暖得像太陽,愛上這個溫柔的世界。

基地活動下期預告

音樂沙龍

無門票,無推銷,無捆綁。KTV式聚會沙龍 讓你一展歌喉,暢玩到底。

時間:5月22日 每週三固定 18:00-21:30

地址:思明區龍山文創園龍昌路12號DSL大師樓11層 廈門時尚音樂產業基地。

報名:私信微信ID:ytyc588

感同身受真是一件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