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穿山甲(英文名:Malayan pangolin),又稱鯪鯉。為鱗甲目,鱗鯉科,穿山甲屬地棲性哺乳動物。穿山甲是對穿山甲科穿山甲屬的統稱,共8個物種。本文作者介紹一下穿山甲的有關知識。

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本文作者 李長生

鱗甲目(Pholidota)只有1科1屬,即穿山甲科(Manidae)穿山甲屬(Manis)。屬於該目的動物通稱鯪鯉,俗稱穿山甲。最早在《楚辭·天問》中即有穿山甲的記載:“鯪魚何所”王逸注:“一雲鯪魚,鯪鯉也,有四足,出南方。”北魏人高祐因認出穿山甲而聞名。陶弘景《本草經集註》記載“能陸能水,日中出岸,張開鱗甲如死狀,誘蟻入甲,即閉而入水,開甲蟻皆浮出,圍接而食之。”李時珍認為穿山甲不是以鱗片誘蟻,而是“常吐舌誘蟻食之”。

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穿山甲 來自網路

穿山甲是一類從頭到尾披覆鱗片的食蟻動物,分佈在非洲和亞洲各地。亞洲地區分佈在中國大陸(湖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貴州、四川、雲南、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以及臺灣中低海拔之山麓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區。

全身鱗甲如瓦狀,自額頂部至背、四肢外側、尾背腹面都有。鱗甲從背脊中央向兩側排列,呈縱列狀。鱗片呈黑褐色。鱗有三種形狀:背鱗成闊的菱形,鱗基有縱紋,邊緣光滑。縱紋條數不一,隨鱗片大小而定。腹側、前肢近腹部內側和後肢鱗片成盾狀,中央有龍骨狀突起,鱗基也有縱紋。尾側鱗成摺合狀。鱗片之間雜有硬毛。兩頰、眼、耳以及頸腹部、四肢外側、尾基都生有長的白色和棕黃色稀疏的硬毛。

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穿山甲鱗片 來自網路

穿山甲是特化物種,聽覺、視覺基本退化,嗅覺靈敏。棲息於丘陵山地的樹林、灌叢、草莽等各種環境中但極少在石山禿嶺地帶。掘洞穴居,晝伏夜出,能爬樹游水,遇敵受驚時,將頭裹在腹部,躑成一團。

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穿山甲縮成一團 來自網路

穿山甲以白蟻為主,亦食黑蟻、蟻的幼蟲和其他昆蟲的幼蟲。覓食時,先用前肢的長爪抓住蟻巢,然後用嘴插入蟻洞內,用黏性及善於伸縮的舌頭舔食白蟻或其它蟻類。據科學觀察,在250畝林地中,只要有一隻成年穿山甲,白蟻就不會對森林造成危害,可見穿山甲在保護森林、堤壩,維護生態平衡、人類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穿山甲採食 來自網路

穿山甲穿山甲平時獨居於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對生活。與洞穴生活相適應,穿山甲有愛清潔的習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邊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個5~10釐米深的坑,將糞便排入坑中以後,再用鬆土覆蓋。

穿山甲往往選擇坡度為30~40度的山坡築造洞穴,很少在較為陡峭的地方,也不在平地上。洞穴的結構也很有講究,常常隨著季節和食物的變化而不同,一般有兩種主要形式:一種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風涼爽,地勢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進雨水,洞內隧道較短,大約為30釐米左右,裡面結構比較簡單;另一種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築於背風向陽,地勢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每隔一段距離還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牆,長度可達10餘米,還經過二、三個白蟻的巢,成為其冬季的“糧倉”,洞的盡頭有一個較為寬敞的凹穴,裡面鋪墊著細軟的雜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臥室”,也用作“育嬰室”。

穿山甲的力氣很大,如果在洞口抓住它的尾巴,很難把它從洞里拉出來。擅長挖洞,一天可以挖一條5米深,10餘米長的隧道。每小時可以挖土64立方厘米,所挖出的泥土的重量相當於它的體重。為了適應洞穴裡氧氣不足的環境,穿山甲的耗氧量大大小於其他哺乳動物。

穿山甲發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後即分開,幼仔由雌獸培育。一般在每年的4~9月間交配,冬末或春初產仔,每胎1~2仔。出生後的幼仔體重僅有100克左右,身體是白色的,沒有鱗甲,眼睛也不能睜開。半個月後體重增至250克左右,眼睛可以睜開了,一個月後才慢慢長出淡色柔軟的甲片,以後逐漸變硬,並變為暗褐色。兩個月後,小穿山甲就常常爬伏在雌穿山甲的背上,跟隨母親四處活動覓食,直到半年以後,才開始獨立生活。

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幼年穿山甲 來自網路

中國穿山甲已於1975年列入CITES附錄Ⅱ,1998年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確定為易危級(V),1996年被IUCN列入《瀕危動物紅色名錄》。這些表明穿山甲的野生種群數量已明顯下降,生存早已受到嚴重威脅。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4年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本文作者

歡迎關注本人頭條號:野生動物專家李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