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的《信條》,高估了觀眾,也高估了自己

這年頭,不學一下量子力學都不好意思去看電影。

《信條》作為最近相當火的一部電影,擋住了許許多多影評人的嘴,也擋住了許許多多觀眾的嘴。

諾蘭的《信條》,高估了觀眾,也高估了自己

基本上就是,想評價都不知道怎麼說,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來看看電影中出現的一些名詞:

一種化學元素,具有放射性,它是核燃料必不可少的原料,原子彈中就有鈽作為其核心部分,而這個元素在影片中貫穿始終。

諾蘭的《信條》,高估了觀眾,也高估了自己

軍情六處

雖然我們經常在電影中聽到,但其實可能並不真的瞭解它。這是英國陸軍情報六局的簡稱,英文縮寫MI6,和俄羅斯聯邦安全域性、美國中央情報局、以色列摩薩德並稱“世界四大情報機構”,它被西方情報界譽為世界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

諾蘭的《信條》,高估了觀眾,也高估了自己

寡頭

這是個經濟學名詞,指的是掌握著強大金融資本、實際上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政權的大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這個詞常常出現在形容俄羅斯的資本家身上,影片中也一樣。

它是個物理學概念,也用於熱力學、傳播學,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事物的狀態和程度,任何事物的熵都隨著時間流逝,有科學家認為熵是可逆的。

諾蘭的《信條》,高估了觀眾,也高估了自己

另外,片中還出現了

“量子力學”“逆向子彈”“時間鉗形運動”

……

由此可知,諾蘭已經將這部電影的門檻設得很高了,實際上你刷N遍也不一定能看懂。

看不懂不丟人,本片的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第一次讀到劇本時,把自己鎖在諾蘭的辦公室裡讀了整整五個小時劇本,因為實在是看不懂。

那我們就用片中一句話來作為宗旨探討吧——

不要去理解,而是去感受它。

其實故事還是很簡單的,一個受過特殊訓練的傑出特工被派去完成一個拯救世界的任務,而派他去的人就是未來的他自己。

諾蘭的《信條》,高估了觀眾,也高估了自己

這部影片算是導演諾蘭自己的一個夢想成真的過程,因為這部電影的畫面和情節已經在他腦海中構想了有二十年,為了籌劃這部電影他也花了整整六年。

而且,你在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到一些在其他電影中從未看到過的景象。

比如

用一架真的波音747去撞一座大樓,而這樣做的原因僅僅是為了掩人耳目讓兩個男主角去偷一幅畫。

諾蘭的《信條》,高估了觀眾,也高估了自己

還有影片最後令人眼花繚亂的時間鉗形運動,兩隊人分成紅隊和藍隊,分別代表正向的自己和逆向的自己,在同一個時空中作戰,最後一起撤退,別的電影裡都有時空穿越,也有時間逆行,但沒有把正向逆向放在一起作戰的。

諾蘭的《信條》,高估了觀眾,也高估了自己

影片整個來看是對稱的,所有開頭出現的謎團,到最後都有了明確的解釋。

比如兩個男主角衝進大樓卻遇到兩個突然冒出來的黑衣人,他們打鬥,其中男主角尼爾撕下了其中一個黑衣人的頭套,他愣了一下放走了那人,到了後面我們從黑衣人的視角來看,發現他放走的人正是未來的自己。

比如女主角凱特她提到自己回到丈夫的遊艇上,看到有一個女人一躍而下,跳進了海里,她還以為那是小三,影片最後交待,原來那個跳海的女人也是未來的自己。

諾蘭的《信條》,高估了觀眾,也高估了自己

未來的他們不斷回到過去,改寫未來的命運,但同時又不破壞應該發生的一切,這就是這個故事一直遵守的原則。

但影片也有一些小BUG,比如動作設計僵硬,男主人公在和別人打鬥時,總有一種別人已經做好了被打的準備的感覺。總感覺太過刻意了。

另外,當我看到那一座飛機去裝大樓的時候,不禁想問偷一幅畫真的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嗎?總有點為了宏大而宏大的意思,或許導演也是為了從視覺效果方面考慮,結果反而令人覺得沒有必要。

大樓、大飛機、飆車都可以成為令人刺激興奮的點,但精彩的情節和人物的表演也一樣可以,當一部電影想要表現得重點太多,那就沒有重點,想要展現的巧思太多,就成了故弄玄虛。

觀眾所需要理解的成本也會增加,這成本或許更多的是時間。